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政务微博影响力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安  贾佳 《科学发展》2011,(9):107-112
当前微博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发挥着设置议题、快速传播、社会动员等社会功能,“微博问政”渐成热点,政府机构和官员也相继开设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手段和官民互动的空间。鉴此通过相关社会调查,整体把握上海政务微博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特点,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上海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政务微博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通过分析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与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务微博的相关建议: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培训机制;提升微博的内容与功能,搭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凸显不同微博的特色,发挥整体联动优势;加强对微博运营商的合作与监管,重视账号安全管理,加强推广宣传,提升政务微博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3.
以邯郸市为例,通过分析得出,政务微博在内容上仍然是以政府宣传为主导,而且存在更新不及时、与网民沟通频率低等问题,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政务微博具有主动性和原创性的特点。[1]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政绩考核机制,把政务微博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部分,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特性来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4.
笔者共向10所样本院校派发100份辅导员教师问卷和500份学生问卷,参与人员填写后共回收91份辅导员教师问卷和473份学生问卷,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如下问题:基于微博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网络覆盖不广、信息内容欠缺全面、教育双方传播接收信息时间点不一致、教育传播形式单一,并在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以确保基于微博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通道的顺畅和稳定为基础、以构建基于微博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结构为重点、以创新基于微博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形式为手段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形式逐渐成为社会媒体传播信息的主流形式,尤其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中,变得日益不可或缺。但是,这样的传播形式下各有利弊。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媒体传播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莉明  黄莹 《城市观察》2021,74(4):18-31,80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Python网络爬虫抓取了新浪微博平台上大湾区11个城市的政务微博账号于2017年至2020年所发布的、提及粤港澳大湾区的2101条微博,结合扎根理论,运用NVivo 11软件进行分析,提炼出政务微博建构湾区形象所使用的三大框架:硬实力、软实力、城际协同与紧密合作.这三个框架共同建构出粤港澳大湾区硬实力雄厚、交流合作频繁、城际协同发展的区域共同体形象.然而这些框架也存在比较局限、各自为政、表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导致湾区形象模糊空洞、不生动、缺乏整合性.通过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政务新媒体平台如何落实国家政策的宣传、做好区域形象传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彦 《现代交际》2014,(10):79-80
政务微博是政府践行信息公开和开展微博问政的又一个信息平台,是运用网络技术处理政务的活动,是网络问政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政务微博发展呈现出"虚热"和"作秀"现象以及发展不平衡、专业化运营能力薄弱、内容失范,缺乏互动和反馈、信息发布技巧欠缺等问题,需要推进基础建设、加强制度保证、转变运作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改进技巧、加强专业运营能力、融合媒体资源,强化媒体联动来实现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微博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领域,出现了诚信危机.虚假信息的传播势必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通过结合微博传播的新特性,提出了面对诚信危机,以制度建设为主,诚信教育为辅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这一年“政务微博”发展迅猛,根据腾讯微博官方统计,目前共有万余个政务机构以及公务员开通微博,遍布34个省级行政区划。其中,副厅及以上级别的机构和官员微博达266个,而在新浪微博,年初已通过实名认证的官员微博就已达1300个。无可质疑,我们正步入“微官”时代,官员们与普通网民一起,通过撬动微博这个微小杠杆,以无可阻挡之势改变了2011年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年底,北京市住建委微信公众号"安居北京"一则招聘事业编工作人员的微信广为天下所知,两天加粉一万.小编幽默风趣接地气的神回复迅速蹿红,成为政务新媒体中的火爆网红.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推送的北京老字号美食承载文化和智慧的微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阅读量超过150万.这些只是政务新媒体发展新历程中的几朵浪花,这些漂亮的小浪花,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政务新媒体的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码相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娱乐工具。相机除了能够记录人们生活点点滴滴之外,还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基层群众摄影活动开展的好,对于社会先进文化建设起到巨大作用,随着微博、博客、空间等网络传播工具的应用,摄影对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广传播作用也日渐重要,组织到位的话,基层群众摄影活动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文章分析了摄影艺术在人民群众文化活动中普及的意义,并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在群众中普及摄影艺术,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了新媒体中的领军者,在现在信息化社会的地位举足轻重,政务微博更是微博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类别。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微博几乎是人人拥有的社交软件,微博的兴起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众所周知,微博拥有非常强大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社交服务软件,更是营销、传播信息等载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清楚如何运用微博来实现更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就微博热潮盛行的原因展开分析,就微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作用展开分析,就如何运用微博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成为当代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微博作为流行于年轻人的一种社交平台,借助传播的快速性、互动的便捷性以及广泛的开放性,受到了大学生的喜欢和支持.从微博发布的用户报告来看,其月活用户已经超过5亿,日活用户超过2亿,用户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90后与00后用户所占比重超过80%.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微博主要使用群体,如何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微博的功能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征,并且深入探讨了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提出了如何合理应用微博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微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辅导员微博的特点、辅导员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翻译属于跨文化的一种交流活动,它不仅能够实现对不同语言的转换,也能够实现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交换,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播。了解地域文化是跨境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规范旅游资料的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目前相关翻译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实际效果,影响着旅游景点形象的建设。文中将对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跨文化传播下旅游资料翻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微博客开始风靡于中国网络,并随着微博客的流行,手机微博也逐渐形成一股新的势力,迅速渗透到大众的具体生活中.本文首先从传播语言、传播工具、裂变式传播方式和草根化传播者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微博的特别,然后阐述了微博在新闻传播领域、文学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要平视、要简洁、要便民、要效率、要互动。"在"微聚政能量"政务微博交流座谈会上,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波一连说了办好政务微博的5个关键词。"二两小面,辣到通透!如此美味,何愁光盘?"这是著名作家苏芩于2014年5月24日在重庆发的一条微博。迄今为止,这条微博已经被阅读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务云的发展,在电子环境下形成的电子文件越来越多,我国数字档案馆在建设中也需要改变思路,依赖政务云的建设,发展数字档案馆。本文研究了国外政务云的应用模式和我国政务云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云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政务云平台从建设路径、信息安全以及资源来源等方面进行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微博是web2.0时代又一创造性产物,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实地调研了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探究了微博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能够合理使用微博,在微博文化的影响下,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少数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关注度有待提升。针对现状,高校需要正确积极引导大学生微博文化的发展,塑造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