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省最优宏观税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阿瑟·拉弗的最优宏观税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GDP增长率、人均GDP、时间等多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对适宜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量化测算,得出了黑龙江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偏低的结论;对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因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优宏观税负规模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扩展Barro模型,得出政府最优宏观税负的测算公式,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最优宏观税负规模为21%。结论是目前预算内的宏观税负规模已基本达到最优值,而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规模已经超过最优水平,因此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普遍性减税和结构优化调整举措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和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经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税负的轻重与政府、企业、居民息息相关。通过对江苏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互动模式的弹性分析,以及其经济增长与税收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江苏经济增长的税收弹性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第三产业增长与税收增长相互作用较为显著;2004-2010年间,税收总量结构与宏观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度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5.
以遥感反演的PM_(2.5)年均浓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2000-2014年中国PM_(2.5)污染的时空演化趋势与特征。采用了基于多尺度嵌套空间统计单元的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并对多尺度嵌套空间统计单元构建的剖分阈值范围进行了扩展。研究表明:第一,2000—2014年,中国PM_(2.5)重度污染区域已形成"两团一带"的稳态空间结构,主要位于华北平原、长三角地区、四川盆地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第二,PM_(2.5)污染程度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区域面积占比为63.3%,但对应的暴露人口比例却高达92.5%;第三,2000-2014年,PM_(2.5)轻度污染的西部地区出现了较强的局部加重趋势,同时湖北、河南、山东、长三角地区北部和京津冀地区等PM_(2.5)重度污染区域也出现了局部增加趋势,并形成了"X"型空间结构,但PM_(2.5)污染较重的四川盆地却呈现出下降的局部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捷  兰文静 《四川统计》2009,(10):60-61
地税系统成立后,四川地方税收收入逐年增长,从1994年62.59亿到2008年的667.39亿元,年均增长达18.42%,收入规模增加十倍,位居全国第八、中西部第一。随着全省地方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地税宏观税负(以下简称:税负)得到持续、稳步提升,2007年达到税负历史高点5.46%(总局口径4.91%),(2008年因受地震灾害影响,四川税负降为5.34%,总局口径降为4.85%),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种植的时空布局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中国21个区域的相关数据,利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区位熵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指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系统刻画了1993-2015年中国马铃薯种植的时空布局演化与分异性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马铃薯种植的时空布局的地理集聚度呈现稳步增强的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域梯度特征;产区间的专业化程度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呈现明显的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影响中国马铃薯种植的时空布局的形成机制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主要有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进步、非农产业水平、政府政策与根植性.  相似文献   

8.
旅游效率提升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综合运用Super SBM DEA模型及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黄河流域2009—2019年旅游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高效率区与较高效率区表现为离散分布特征,且数量提升较为明显,呈现出一定的扩散趋势,而中等效率区、较低效率区和低效率区的数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黄河流域旅游效率区域差异及空间集聚性总体提升,上、中、下游内部差异是导致黄河流域旅游效率区域差异的直接原因。黄河流域旅游效率冷点区和热点区范围有所扩大,次热点区及次冷点区范围均波动缩小,4种区域均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团块化分布态势。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社会经济因素对黄河流域旅游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空差异性。总体而言,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旅游产业结构及政府规制对旅游效率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为推动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亟须制定动态化和差异化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增长转型及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发展观念转变,探索黄河流域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利用Bayesian层次时空模型,以1995-2014年全国省级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老龄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我国高老龄化地区分布已形成X型地理空间分布结构,东部地区为主,西部地区为辅,总体老龄化率呈上升趋势;②四川、重庆、辽宁、安徽、湖北和湖南等6个地区不仅是老龄化热点区域,而且老龄化增速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四川和重庆,老龄化程度和增速都是全国最高;③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加速度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6个高老龄化地区的老龄化率趋于平稳或增速放缓;⑤预测“全面二孩”政策情境下我国2030年老龄化率为13.19%(11.10%,20.94%).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泰尔熵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基于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7个城市的数据,选取专利授权量和户籍人口总量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该城市群创新能力整体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差异在渐渐减小;H-H型和L-L型城市数量逐渐增加,L-H型城市数量逐渐减少,而H-L型城市基本都是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树 《统计教育》2009,(1):31-34,39
在分析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关系基础上,选取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搜集数据,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和税收弹性进行测度,并建立ECM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结果表明我国中口径税负水平偏高,1995以来,小口径长期税收弹性为1.6,中口径长期税收弹性为1.02。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莫兰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省际差距扩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且以同类集聚为主,空间结构上呈明显“中心—外围”特征;经济基础、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政府支持、民生福利和环境治理驱动作用明显,产业结构对江苏省驱动效果显著,市场化对安徽省正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由于被征税的经济主体能够通过改变价格将税负转嫁,经济主体缴纳的实际税收不一定由缴税的经济主体全部承担.资本和劳动是两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无论是向资本和劳动直接征收,还是对商品征收,都会改变资本和劳动的价格,从而使资本和劳动承担部分税负.研究资本和劳动承担的税负对于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要素税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对制定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林春艳  乔文 《统计与决策》2023,(15):120-124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二阶段熵值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静态、动态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四大地区的时空差异演化。研究发现:发展水平在时间维度上呈上升态势,大致经历扩张期、培育期、提升期三个阶段,这与经济发展轨迹一致;空间维度上呈现非均衡性,静态发展水平与动态发展实力均为“东强西弱”,而发展速度为“西快东慢”。区域差异时间维度上总体差异略有下降,空间维度上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15.
疾病制图用于总结风险的空间和时间变异,为医疗资源配置及研究疾病病因提供了空间与时空视角.近年来,利用空间统计方法绘制疾病地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以贝叶斯统计为基础的方法占据了研究的主体.文章旨在比较疾病制图中常用的经验贝叶斯与全贝叶斯方法并对贝叶斯疾病制图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问题,文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据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错位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样本研究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升有降,大多数省份均在上升但增速不高,从空间上看,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地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刻画了物流业FDI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探讨各省份物流业FDI驱动因素的作用力。结果表明:2006—2019年,各省份物流业FDI规模明显提升,空间分布具有鲜明的梯度特征,且差异逐渐扩大;物流业FDI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大部分省份位于High-High集聚区域和Low-Low集聚区域,表现出空间上的马太效应;物流业FDI多维驱动因素表现出明显的时空非平稳性特征,各因素在不同时点和地区对物流业FDI的作用方向和强度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能源消费数据,对中国1978年至2008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总量估算并对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简约式经济--环境回归模型,分析经济结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对碳排放演化的影响.得出结论:中国碳排放演化具有的阶段性特征,碳排放的需求和供给特征与阶段性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中国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推动了碳排放量的急剧上升;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改变并不明显,但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系数的改变对碳排放变化的改变有显著性作用.最后,从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几个方面提出了减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的宏观核算不能适应社会保障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在中国开展社会保障核算既有必要性,也有现实可行性。本文参照SNA的一般原理与国际社会保障核算的经验,基于中国实际,对社会保障核算的核算对象、基本原理以及核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就中国特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即统账结合制度以及单位负责制)下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城市群循环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值;运用Arcgis软件对城市群整体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时空演化分析;从中选出耦合度最高(珠三角城市群)和最低(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最高(珠三角城市群)和最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群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局部时空演化的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路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中国城市群之间的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之间存在差异;中国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发展态势趋向良好,但两极分化严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立法推进、推广示范、企业能源以及因地制宜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各级政府引导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