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健惠  阮加 《统计与决策》2023,(19):158-163
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密切相关。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ΔCoVaR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当影子银行规模超过拐点时,对系统性风险具有集聚传染效应;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U”型影响主要通过期限错配和稳定程度两种路径传导,而通过信贷水平和非利息收入两种传导途径则呈“倒U”型关系;商业银行个体微观特征和外部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产业链效应;反弹效应;投入产出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相似文献   

3.
刘洪铎等 《统计研究》2021,38(12):61-76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如何纾解疫情不利冲击以推动国际贸易步入复苏的快车道,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亟需共同应对的重大议题。本文基于跨国月度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冲击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在一般均衡条件下探析其贸易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跨国进、出口贸易活动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进、出口方双边层面的关税等价转换结果来看,疫情所引致的进、出口贸易遏制效应分别相当于加征0.175%~5.913%、0.186%~6.275%幅度的关税;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主要通过加剧供需端冲击、引发贸易壁垒、催生不确定性风险等渠道对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基于一般均衡贸易影响(General Equilibrium Trade Impact,简称“GETI”)框架的反事实分析显示,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在跨国范围内能够带来0.3%~3.48%不等的贸易福利改善效应,中等收入经济体从中获得的贸易收益略大于高收入经济体。本文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流行病学、国际经济学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内涵,同时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卫生治理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Markov链模型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测度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并深入解析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时空分异特征方面,中国各省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东西部地区风险较高,中部地区风险较低;风险分布演进方面,高水平、中低水平、低水平3个风险类型的省域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分布格局趋于均衡,略向低风险水平倾斜;时空格局演化方面,整体上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在不同省域间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局部格局上"高-高"溢出效应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和西部边境省域。  相似文献   

5.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农户生计造成了全面且持久的冲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进程。以新冠肺炎疫情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典型案例,从随机突变论的全新视角,构建疫情前后的农户生计水平演变动力学模型,基于疫情核心区湖北省的465户农村居民调研数据,采用非线性实证分析方法,探寻农户生计脆弱性引致因素及恢复路径。研究发现: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诱发农户生计水平的突变,其程度由生计风险决定,且事件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存在差异。疫情冲击下,农户自然资本具有显著的抗风险能力,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损失甚微,而金融与社会资本却遭遇重创。疫后农户生计水平的不同源于生计策略差异,务工主导型农户生计脆弱性较高,而农工互补型农户适应力最强。现行的惠农政策对复工复产虽然有效,但农户生计水平恢复具有时滞性。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以农户生计策略为导向,制定并完善农户生计风险应急机制,探索差异化、特色化支农助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户多元化增收渠道,提高农户生计韧性和稳定性,实现生计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以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酒店、零售、餐饮、景区等服务业冲击较为明显。旅游业是典型的环境敏感性产业,面对疫情,应利用好旅游业恢复力快和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优势,为稳定国民经济作出贡献。心中有数:客观理性看待疫情对旅游业影响旅游依赖型地区遇到较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新闻发布厅     
《人民周刊》2020,(6):18-19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经受住疫情冲击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未变。3月16日,国新办举行2019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介绍,1—2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当务之急。构建了一个包括金融中介部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利用1995Q1—2021Q4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者价格指数对相关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以全要素生产率冲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以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作为外部冲击,探讨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分析了基础泰勒规则和宏观审慎货币政策规则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1)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积累与上升,影响金融稳定;(2)以信贷市场流动性和银行杠杆率为信号源的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在应对货币政策冲击时表现较好,能够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政策目标;(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带来产出、投资等的减少,加剧经济系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可以降低货币政策不确定所诱发的波动。  相似文献   

9.
<正>制造业为什么需要数字化转型在老龄化的人口结构背景下,年轻人对制造业缺乏足够的热情,特别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贸易的逆全球化思潮,因此,与其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顺应数字化变革的趋势,不如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相似文献   

10.
林玉婷等 《统计研究》2021,38(12):42-60
本文采用最新一代的SRISK方法测度了G20国家605家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并设计提出了基于高维的时变参数外溢网状矩阵,识别了全球系统性风险的传染路径和传染源。研究发现,各国系统性风险呈现明显增强态势,在危机时刻具有较强同步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系统性风险同步激增。而欧美等发达金融市场更容易成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风险源,其中,美国溢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风险的主要输出方;反之,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成熟度与放开程度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因此,更多地扮演着风险吸收方角色。基于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本流动骤停强化了系统性风险跨国别传染的溢出效应和吸收效应;国际资本流动的套利和套汇动机则是影响全球系统性风险传染的两个重要渠道,特别是,债券市场暴涨所引发的套利行为对吸收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而汇率升值超调引发的套汇行为则会增强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和吸收效应。此外,套价动机并未对系统性风险传染产生影响,一个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各国的股票市场相对债券市场较为封闭,这势必隔断了套价行为对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最后,基于全球研究结论提出中国防范外部系统性风险冲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静  乔虹 《统计与决策》2022,(24):68-72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爆发,会引起粮食价格剧烈波动,造成粮食行业的严重损失。文章基于2015—2021年我国大豆、玉米、小麦和粳稻等主要粮食价格的日度数据,综合运用极端风险、网络分析等非线性理论和技术,考察了公共危机事件下我国粮食价格极端波动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EES指标能较好地刻画粮食价格的极端风险;粮食价格极端波动的传染具有跨域性和网络性特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我国粳米、稻谷、大豆等粮食产业链中下游现货市场具有较强的边际极端波动溢出效应;疫情全面蔓延后,国际原油市场是极端波动外溢增量最大的市场;而我国粮食产业链中下游——豆油、粳米和大豆等现货市场成为疫情全面暴发后极端风险的主要输入地。  相似文献   

12.
新华 《人民周刊》2020,(7):12-12
国旗半垂,举国同悲。4月4日,庚子年清明节,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首都北京参加悼念。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  相似文献   

13.
2月7日,全省工会权益保障系统防控新冠肺炎工作部署网络会议召开,会议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防控新冠肺炎工作要求,部署全省工会权益保障系统防控新冠肺炎工作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总工会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宋希斌,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嘉彬在第一时间分别做出批示,要求要把慰问资金和物品通过组织渠道发放到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广大职工手中。  相似文献   

14.
张萃  符航 《统计研究》2021,38(8):111-120
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前沿新论题。本文从一个较新的网络拓扑视角,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构建了一个由病毒感染人群流动形成的城市间疫情关联网络,并探讨了城市在疫情关联网络中的位置对其疫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之间的传染病疫情呈现出紧密的网络关联性;疫情的风险程度与城市在疫情关联网络中的位置密切相关,处在网络重要位置的城市与其他城市关联度较高,从而面临更大的疫情风险,这一点在针对城市群和交通枢纽聚集性感染风险研究中尤为突出。拓展分析表明,城市网络中心度具有疫情扩散风险放大效应,关闭离汉通道措施有助于降低城市在疫情关联网络中的核心位置对本城市疫情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系统性风险最终表现为宏观经济各个领域的金融压力,测度金融风险、疏解金融压力、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是深化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CRITIC和标准差倒数权重法构建银行、债券、股票、外汇、地产和衍生品六大体系的金融压力子指数,在此基础上合成静态和动态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并比较两指数的差异,最后考察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PPI、CPI、PMI的关系。研究表明:1.动态指数测度的结果与现实更吻合,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更密切。2.高压期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CPI、PPI、PMI均具有正向冲击,PMI在金融压力冲击下存在"蝶式"效应。3.中国金融压力总指数的权重在不同压力期呈现不同特征,高压期银行和地产体系的权重上升,低压期股票体系和衍生品体系权重上升。因此,决策层在高压期应当重点调控银行和地产体系的压力,防范"灰犀牛"风险;低压期应关注股票和衍生品市场的冲击,防范"黑天鹅"事件。  相似文献   

16.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好于预期. 经济增长逐季回升.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受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  相似文献   

17.
运用金融压力来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决策层的重视.本文从经济主体非理性行为范式出发,通过探讨金融压力的度量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以此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及其宏观经济效应.首先,运用复合式系统压力指标方法,通过设置时变权重从纵向和横向维度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展开测度,试图反映经济主体心理与行为偏差引致的风险溢出和传染效应,进而体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特征;然后,将金融压力进一步视为经济主体情绪过程的反映,并借鉴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情绪加速器机制”探讨和解释不同压力状态下金融压力影响宏观经济的非线性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stic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显示,各个金融子系统本身的压力状况及其关联程度,共同推动了金融压力总体状况在高低状态之间的转换;而且,“高压力”状态与“低压力”状态相比,金融压力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效应会更为显著,这意味着,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较高状态时,风险的积聚和释放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阮敬 《中国统计》2020,(4):11-12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并积极开展有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阻断了病毒的传播.降低了疾病传染率和病死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由于新冠病毒传播性强、传播路径较广,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难免会受到疫情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演变为心理冲击,进一步影响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民周刊》2020,(5):12-12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0日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疫境求生     
贾翔 《四川省情》2022,(6):30-33
<正>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持续冲击,中小微企业承载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近日,记者走进部分企业和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当前中小微企业面对的主要困难、自救措施、发展诉求,以及当前纾困政策执行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并请专家学者对助企纾困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