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中遭遇的波折不应成为游戏人生的理由,如果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健康的负责任的,终将会为它付出代价。我想做一个不婚妈妈我12岁那年,父亲终于结束了野外考察生活回到我和母亲身边,一家终于生活在—起了。这种母亲盼望已久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父母就开始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母亲是琐碎了一些,父亲因为长期在外没有多少言语,  相似文献   

2.
刘娟 《老年世界》2006,(12):20-20
在我2岁的时候,活泼好动的母亲与沉默少言的父亲分手了。2岁的我被父亲送回老家跟随奶奶生活。从此,幼小的我没有母爱,直到我18岁那年,父亲重组家庭后,父亲才来信叫我回城里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我出生、成长在哈尔滨,父亲是名京剧演员,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父亲上班,他们排戏的时候,我就在京剧团的院子里四处闲逛。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老实善良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完全无公害。记忆里,关于他最初的印象是在一个初冬季节,当时我也就三岁左右。我记得我站在床上,父亲边给我穿棉裤,  相似文献   

4.
范玉泉 《老年世界》2010,(13):27-27
1970年母亲去世,我当时16岁,妹妹9岁,二弟7岁,三弟3岁。父亲在察右后旗皮毛厂当工人,那年我正读初中,三弟因太小无人抚养,父亲将他送回到河北姥姥家。父亲回来后就告诉我们,“咱们困难,你就不要念书了,打零工挣点钱吧!”第二年我初中毕业了,不久学校将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皮毛厂父亲手里,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不几天在街道里给我找了点零工做。  相似文献   

5.
罗兆栋 《老年人》2003,(5):28-28
我妻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岳父就把她托付给了我的父亲。岳父是提着脑袋干革命的地下党员,与我父亲是至交。岳父对我父亲说:“我如不幸,伊伊(妻子乳名)就跟你做女儿。”后来,岳父被反动派杀害了,岳母改嫁,伊伊就被接到了我家。我长伊伊一岁,我们兄妹相称,一道上学读书,真的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1953年,我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伊伊看到家里困难,主动辍学,当了小学教师,挣一份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老家,在一所县属中学当老师。那时,我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正忙于筹办婚事。孰料,整风运动开始了,伊伊被抽调到县整风领…  相似文献   

6.
父母离婚那年我有四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流着泪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走,母亲不停地用脚揣父亲。我平静地看着母亲头也不回地跑了,到现在我都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个时候没有追出去。一直到现在,我对母亲唯一的印象就是,她瘦瘦的,头发很长,特别的喜欢穿漂亮衣服,经常打我,特别是打麻将输了钱的时候。在母亲打我的时候父亲经常是用身体挡着将要落在我身上的棍棒,流着泪说,输了就输了,你打孩子干什么?后来父亲开始喝酒了,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一到晚上他就把自己灌得烂醉,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发火的时候都不会骂我,只会流着泪摸着我的头呆呆地看着我。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和村里的一个寡妇结婚了,那不是件光彩的事情,那个寡妇是出了名的"扫把星",还不到三十五岁就嫁了四次,让人害怕的是只要和他结婚的男人不出一年不是生病死就是发生意外死亡,她的第三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是时间最长的,结婚一年零五天就在开山炸石头的时候被炸死了,听说尸体都没有找到,而父亲就是她的第五个男人。  相似文献   

7.
最后三个字     
曾雪 《伴侣(A版)》2007,(10):26-26
<正>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奔到祖母炕前的时候,祖母浑  相似文献   

8.
老来读书     
正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85岁那一年,我离开了办公室,不再参加社会活动,回到家里,以看书、写杂文为消遣。常听老年人说:"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我的想法不同。我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我把81岁作为1岁,从头算起。我92岁的时候,一个小朋友送我贺年片,上面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年轻时,我的健康状况不佳,得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的时候,算命先生说我只能活到35岁,现在早已超过两个  相似文献   

9.
花男人的钱     
我是一个不习惯花男人钱的女人,当然,父亲的钱除外。 一直以为,父亲是我永久的账户。22岁的时候,我平生第一次拿到自己赚的钱,父亲便向我冻结了他的账户。但同时表示,如果我财政吃紧,他可以随时向我解冻。  相似文献   

10.
安子 《女性天地》2005,(8):28-28
我一直以为父亲不爱我。在我九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了,从此父亲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沉默寡言的人,他很少开口说话,对我的教育仅限于拳头。从小我就吃够了父亲的巴掌,挨够了父亲的鞋底,在一次次挨打之后,我在心底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离开父亲。后来,我终于如愿以偿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作为村里二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泪     
父亲90岁高龄了。不知什么时候,他喜欢上了我烙的葱油饼。他说,没想到我烙的饼这么好吃,和他以前烙的饼一个样!现在,他都烙不出以前那个味儿了。父亲嚼着饼,满脸的幸福。听了父亲的话,我很欣慰也有些难过。父亲老了,可在他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奶奶走时,我18岁。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般地跳进水,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着儿子。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水,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要给他下跪磕头。  相似文献   

13.
冰子 《女性天地》2005,(5):31-31
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为人又特实在,很少与儿女交流。在我的成长记忆里,最为深刻的印象是父亲的无情。第一次让我体会到父亲无情,是在我8岁的时候。家乡地处长江上游,沟河交错,水多桥多。从小学会游泳是我们这儿的传统。我生性胆小,好多与我一  相似文献   

14.
李晓 《老年世界》2009,(20):16-16
一个40岁的中年男人,挎着公文包,满脸兴奋地站在乡间田野上。 这个风华正茂的男人就是我在城里机关工作的父亲,背景是1978年岁末的乡村田野上。父亲是奉上级之命回到公社和村里宣传一个振奋人心的会议精神的。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按捺不住喜悦神情传达的文件,正是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5.
爱的交换     
父亲以他的屈辱和艰辛同我的生存和未来做了一个交换。那往事于我是毕生的,而我却未曾对父亲提起过。那是个深秋的季节,满地落叶。那一年我十六岁。父亲刚刚从"牛棚"放出来,而我在一所中学里等待分配。我们这一届在1970年毕业的时候,居然有可能留在城里工作而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这是所有十六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所梦寐  相似文献   

16.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我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相似文献   

17.
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等等,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  相似文献   

18.
感念父亲     
感念父亲,是因为父亲的忠厚、善良、勤劳和慈爱。父亲于我们兄妹,除了有报答不完的养育恩,还因为父亲用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塑造了我们直面人生不屈不挠的心灵。我们的健康成长,每一步都凝结了父亲付出的心血。父亲是个孤儿,从小受尽磨难,41岁与我母亲结婚,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家的份量在他的心里特别重。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从来没有打过我,连骂都很少。他宠爱我们兄妹俩,是想把自己小时候未得到的爱全部加到我们身上。记得我满10岁那年,个子比同龄人都小,第一次出远门上学,父亲很不放心。他帮我收拾行…  相似文献   

19.
爱的交换     
父亲以他的屈辱和艰辛同我的生存和未来做了一个交换。那往事于我是毕生的,而我却未曾对父亲提起过。那是个深秋的季节,满地落叶。那一年我十六岁。父亲刚刚从"牛棚"放出来,而我在一所中学里等待分配。我们这一届在1970年毕业的时候,居然有可能留在城里工作而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这是所有十六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所梦寐以求的。刚刚获得有限自由的父亲更这样期待着,他不愿在好不容易的团聚之后又与家人分离。但事与愿违。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心  相似文献   

20.
再等两天     
17岁那年,我读初中三年级。我的父亲在市场上摆摊儿做小买卖,挣点钱以养家糊口。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里,见屋子里聚了很多人,有亲戚有朋友,大家议论纷纷。而母亲和哥哥却满面愁容。我心里“咯噔”一下子,预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了。一问才知道,原来父亲被抓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