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尚文化的核心在于体验,而不是物化符号本身,时尚所具有的"尚新"本质,使其本身就具有对抗技术复制性和同质化的酵素。作为人类追求美的群体性再现,时尚传播客观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产品丰富的结果。它传播的效度和意义,取决于施动者(actor)对时尚意义的内化程度和客观条件的发达程度。时尚传播本身是不应该被批判的,其能否发挥正能量,根本上在于施动者对时尚意义的定义和解读。诚然,在与资本和大众传媒结合之后,时尚传播带来了诸如社会区隔、消费主义、文化霸权等外部性问题;但是,其在促进社会整合、物质创新、生活改善以及构成特殊的都市体验等方面仍然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时尚传播与国家软实力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各国和地区提高文化软实力开辟了新的空间。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宏大厚重的主题,或可借助时尚之力轻巧快速地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凝聚认同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出现了大量民谣,并在当时社会广为传播。原因是,儒家思想提供的民本理念赋予了民谣独特的存在价值;儒生风尚为民谣传播构建了一种文化氛围;乡间闾里的人群聚居为民谣提供了传播环境;统治危机造成的社会恐慌为民谣传播提供了一种心理动因;尤其重要的是,民谣在东汉时期被纳入行政考核体系,成为郡国长官考绩凭据的重要参考。这种"举谣言"制在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史上着实是一创举,也凸显了民谣在两汉时期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雅莉 《东岳论丛》2023,(3):174-183+192
“快时尚”传播中的时尚价值生产助力了感性/风格向时尚物和符号的转换,并通过提供丰富的诠释和表征促进了时尚正当性的共识建构。一方面,“快时尚”影像、话语和仪式通过不断地推进时尚“编年结构”并生产更新时尚的“具身化”外观和空间体验场景,持续地促进了受众对“时尚变化”这一元价值的共有理解和信念;另一方面,时尚媒体通过交错互构的影像、话语和仪式频繁地强调理想的体貌外观在实现社会象征意义转换方面的魔力,进而提升了“体貌自我”在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在时尚价值的生产过程中,时尚传播者通过生产时尚物/符号与有机身体的联想空间,强化了个体对时尚物/符号超出经济功能之外的社会性需求;同时通过将时尚价值与传统规范“互文”,得以在迎合普遍文化准则顺势而为的同时,又通过为传统演进提供文化刺激而汲取动能。  相似文献   

4.
手机由于其移动性、时效性、自由性以及互动性而深受民众的喜爱,并已经成为信息舆论的重要来源.但目前手机传播存在如下问题:成为各种违法信息和垃圾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政府的参与和管理没有完全到位;其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更加难以控制;传播主体呈多元化,管理难度高;手机传播必须与网络传播问题同时治理.治理的措施包括:政府应积极参与手机媒体的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以求更好的效果;通过舆论和社会道德力量让人产生羞耻感、荣辱观,从而不介入不良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5.
梅琼林  李毅 《学术论坛》2005,(2):152-156
时尚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可通过价值观的倡导、个人榜样的感召、社会热点的助力这三种形式来实现。广告传播中利用时尚效应应注意借势与造势、从众行为中的求异心理、品牌理念的更新发展、广告与时尚的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郭奇 《中州学刊》2008,(2):255-258
农民工是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社会阶层,他们游走于城乡之间,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边缘人"群体.由于这种边缘的社会地位,在城市文明的传播中,农民工有着双重的传播角色,通过不同的传播行为影响了传统束缚下的农村社会,对农村信息平台的构建有着先导和示范作用.但同时,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传媒环境的制约,其传播行为又有一定的混杂性和低层次性.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民工的传播作用,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信息平台,这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引领构建作用以及政府机构的协调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7.
整合营销传播及其管理要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营销传播管理是新经济条件下的营销传播管理模式.本文从当代营销最根本的问题入手,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源头出发,解析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核心内涵及其管理的基础流程框架.整合营销传播将顾客和企业放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平等的、顺畅的双向传播沟通,建立并维系彼此之间的互信关系,从而使彼此的价值最终得以实现,整合营销传播的所有策略及其创新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8.
从《申报》等一批商业报纸自身零散的广告自律活动开始 ,到今天广告管理体系的形成 ,百余年来 ,中国的广告管理随着中国广告业的兴衰荣败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 ,有旧中国对广告业的疏于管理 ,放任自流 ;有建国后我们对广告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也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管理的快速成熟。本文将以 194 9年和 1978年为界 ,把百年广告传播管理史分成三个阶段。这一百年间 ,中国历经桑沧巨变 ,不同时期 ,广告管理因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属性和功能。本文希图在不同时期的纷纭变换中以系统论的视角对广告管理作…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理解政治传播的一个重要视角。抒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近代以来情感的政治化更为明显,情感既是政党或政府宣传与治理的技术和工具,也是民众进行社会抗争的资源和策略。情感的政治化过程,体现了如下逻辑:倾向于将社会问题情感化,个人情感集体化,其中隐含着"我们—他们"的二元对立色彩,情感被政治立场裹挟;情感政治化的表面是情感话语表达,背后则是意识形态运作。被政治化的情感,在进行政治动员、获取社会支持方面效能显著,但若利用过度,则会造成公众情感透支和社会治理的非理性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与人民根据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伟大战略抉择.加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是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格局中所扮演角色的追问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同时会加速解构西方传统霸权崛起理论在国际社会的习惯性影响,开辟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平发展的成就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构成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国际传播的有利条件.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必须继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着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睦邻友好关系,打造中国和平发展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中国电影传播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道新 《人文杂志》2007,(1):99-105
在当前的学术语境中,传播史已经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深广性。电影传播史也正在进一步整合电影学和传播学的成果,从以好莱坞为中心的学术传统走向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中国电影传播史(1905-2005)研究中国电影诞生以来迄今100年的传播历史。从历时性分析,中国电影传播经过了1905-1949年间以上海影院为中心的区域传播阶段、1949-1979年间以城乡放映为中心的国内传播阶段以及1979-2004年间以影院放映/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网络视频/各类影展为中心的整合传播阶段;三大历史阶段里的中国电影在传播制度、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各有具体的特征并承载不同的历史使命。从共时性分析,100年来的中国电影传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2.
既往的成本管理研究,揭示其演变机理的研究较少:一是将成本管理演变的动因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忽略了演变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演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主导作用;二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缺乏动态性.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成本管理演化的双动因驱动论,即外生动因——环境的变化和内生动因——成本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两大因素共同驱动成本管理的持续性演化过程.研究启示:培养和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识别和分析的能力;重视企业学习能力的培育;鼓励创新的企业成本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虚假新闻传播的社会动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婷 《河南社会科学》2014,(11):102-105
网络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有着复杂的社会动因,防范虚假新闻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制度设计,增强媒体自律;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引导网民理性参与;强化外部监督,形成监管合力;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做好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14.
西藏宗教是一种多功能的宗教.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转型,藏传佛教的传播表现出了功能的双重性.具体体现在五方面:宗教传播密切了人与神的关系,虚拟的精神世界却麻醉了、泯灭了、失却了民众对现实世界的生活激情;宗教传播有助于社会整合、社会控制,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有碍社会的变革;西藏宗教传播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但却造成了发展的同质化、单一化;西藏宗教的传播增加了民族的认同感,但同时造成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即冲突叉一致的矛盾状态:西藏宗教传播有助于社会稳定、和谐、统一,但也会引发社会动荡、冲突、分裂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人们只要稍微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将近七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而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很快就在中国传播开来.这是什么缘故?其中有何规律性和阶段性?笔者试就此问题谈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接收到各种各样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大学生思想和认识的改变。实际上,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不同的传播主体会依据自身的传播目的选择合适的媒介将信息进行编码传递给大学生,同时许多干扰因素会影响整个传播过程进而影响传播的效果。要做好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需要对各传播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本文运用传播模式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通过分析传播的基本要素和模式,提出一个适用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传播模式,并针对该模式中各传播要素的不足,给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传播规模、呈现特点,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899—1916年:自发传播期;1917—1929年:自觉传播期;1930—1948年:系统传播期;1949—1978年:整体传播期;1978—2013年:开放传播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契合性;二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关联性;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实需要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存在着三个明显的问题:一是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二是传播内容的混杂性;三是传播选择的片面性。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产生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影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文学理论的范畴体系;影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式与社会发展不再相适应,单一式的“灌输”模式严重制约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设置传播内容;培育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研究实施分众传播、精准传播;探索建立现代化传播范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建立传播主客体良性互动反馈机制;将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崇洋乃是民国时期消费文化的根本特质,其生成与传播至少可从阶层、性别与空间三大维度进行解读.社会中下层对中上层消费示范的模仿与僭越,导致崇洋消费突破社会区隔而实现阶层之闻的传播;中上层女性和边缘女性对时尚的追逐和引领,则实现了崇洋消费在女性群体中的广布,形成于沿海都市空间的崇洋文化,亦可借助人口流动等因素而蔓延至内地城市和乡村.  相似文献   

20.
价值实现是时尚传播研究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借鉴哲学范畴中已有的“价值”研究成果,以此界定时尚传播价值的内涵,认为它不仅是时尚传播过程中判定“是非”“好坏”“对错”等效应的标准,更是审美下的“共情”体现。这也成为时尚传播区别于其他社会传播活动的标志。时尚传播的价值实现是时尚传播主体间围绕时尚传播客体展开的互动过程,主体选择、判定、定义时尚客体并通过媒介对受众产生影响,受众则会根据时尚本身的内容并结合自身偏好,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以此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受众接受,则时尚传播的价值实现;反之,时尚传播的价值无法实现。此外,通过与其他传播活动比较,论述了时尚传播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