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弘景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学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史载其为“丹阳秣陵”人,然其籍贯故里现今何处,各类著作叙述不一,有研究者提出“石城坞”“陶家渚”“江宁县西北”“江苏镇江附近”等说法.以梁代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为依据,结合大量地方志,并进行实地考察后,考明陶弘景的籍贯故里应在今南京市区双桥门北街路南至旭光仪器厂附近.  相似文献   

2.
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的籍贯是台州黄岩 (其故里南塘今属温岭市 ) ,对此学术界早有定论。本文以大量真实可信的史料和《石屏诗集》文本为依据 ,对江西修水流传的“戴复古籍贯在修水”的说法及其论据逐一进行了辩驳 ,并分析了出现这一错误说法的原因 ,强调提出 :对于地方文献及民间传闻 ,要采取客观的科学态度 ,力求去伪存真 ,不能仅凭一隅 ,妄下断语。  相似文献   

3.
在六朝作家当中,沈约是难得的终老于官的一个,但他的一生始终处于死亡的忧惧和包围之中。其《伤王融》等九首颇得“清怨”之长,既是沈约为僚友之死而唱,也是为自己即将踏上那条漫漫而又寂寂的黄泉之路而提前唱响的一曲曲哀伤的挽歌。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平仄产生的前提,是汉语声调之四声体系的发现。要讨论古汉语中的平仄现象,必须了解四声原始嬗变。在我国古代,最早提出汉语声调之四声体系的,是梁代的沈约。《南史·沈约传》云“约撰《四声谱》……自谓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南史·陆厥传》云:“汝南周颙,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可见,沈约、周颙等人不仅仅提出了四声之说,且将其有意  相似文献   

5.
沈约"权憩汝南县境"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桐柏山金庭馆碑》是否为沈约所作,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考查史书,此文“权憩汝南县境,固非息心之地”中的“汝南”其实是指南齐郢州江夏郡汝南县,其他的解释均与史实相差较远。“权憩汝南县境”由此成为《桐柏山金庭馆碑》为沈约所作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的一切反动阶级,在文化问题上,和他们在政治问题上一样,是完全反动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适应梁代反动的门阀士族地主阶级专政及其文化专制主义的需要出笼的。《文心雕龙》在我国南北朝的梁代初年问世。据《梁书·刘勰传》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沈约“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几案”。昭明太子也“深爱接之”,  相似文献   

7.
沈约究竟什么时候在东阳(今金华)任太守?初步考订,沈约于隆昌元年春(公元四九四年)到任,建武三年(公元四九六年)春或夏离任,首尾长达二年或二年稍长。沈约出任东阳太守,时间在隆昌元年春,证据有四。《南齐书》本传:“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南史》本传:“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按:两传不误。《南史·刘勔传孙孝绰附传》:“父绘,齐时掌诏诰,孝绰时年十四,绘常使代草之。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孝绰大同五年(公元五三九年)卒官,年五十九。逆推,隆昌元年,年十四。知沈约离京(建康,今南京)赴东阳太守任,不可能早于隆昌元年(公元四九四年)春。此其一。《文选》卷二七,有沈约《早  相似文献   

8.
汉代《公莫舞》“出自方俗”。汉、魏,至唐,“陈于殿庭”,“用之宴饗”。由于《公莫舞》在表演时,舞蹈者手持头巾,所以晋、宋以后称《巾舞》。其古歌词在沈约修《宋书》时被正式著录,兹全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平、上、去、入”为“四声”是从齐梁之际开始的。《梁书·沈约传》说:“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辞海》(七七年版)“四声”曰:“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汉语字音的分别声调,古已有之。但六朝以前,还没有四声的名称。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才以平上去入四字作为各类的调名,总称四声,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
杜之松郡望籍贯考辨王宛磐初唐诗人杜之松,其生卒年不详。关于其郡望、籍贯,诸说不一。在此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1.《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以下简称《辞典》)杜之松条载:杜之松“中山(今陕西淳化东南)人,一作京兆(今陕西西安)人。”2.《唐文选...  相似文献   

11.
北宋“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兄弟),《宋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代编纂的《新喻县志》等称之为“临江新喻人”。但明清的《临江府志》却说他们是临江峡江人,清代《江西通志》和《民国江西通志稿》又称其为临江军新淦人。为此,今天出版的辞书、诗词选本等对他们的籍贯介绍,三说并存,莫衷一是。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的大量证据证明,“三孔”的籍贯是宋时的临江军新淦县,明代嘉靖五年析新淦地置峡江县至今,“三孔”的故乡属峡江县。  相似文献   

12.
由我校发起,与浙江省教委基础教育处、省教委研究室、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四家联合主办,德清县教委和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研》编辑部承办的“浙江省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1997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湖州市德清县举行。主办和承办单位的代表、省内外教育理论专家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他是南朝文坛上很有影响的文史学家。但遗憾的是,对于这位文史学家的研究至今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撰写的目的,试图解决两个问题:1、沈约究竟有多少著作? 2、除明辑本《沈隐侯集》 4卷及《宋书》百卷两种传世外,沈氏著作其余大都亡佚。这亡佚各在何时?有无遗文流传至今?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下面逐一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14.
周颙卒年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典律诗发展史上,周颙应占有一席之地。其《四声切韵》一书较早提出了四声之目,嘉惠于学林颇臣。梁武帝萧衍不谙四声之说,特意问周颙之子周含“何谓四声”(《见梁书·沈约传》),可见在当时人心目中,周颙实是四声的发现者。可惜,关于周颙生卒年,史传没有明确记载,所以歧说不一。《南齐书》本传仅云:“颙卒官时。会王俭讲《孝经》未毕。”王俭于永明三年领国子祭酒,七年五月卒。据此,陈寅恪先生在《四声三问》中推断周颙卒年“当在永明七年五月王俭甍逝之前,永明三年王俭领国子祭酒及太子少傅之后。”日本学者铃木虎雄先生据沈约《与约法师书》中“去冬今岁,人鬼见分”一句考订周颙卒于永明六年冬。(见《沈约年谱》)  相似文献   

15.
“玉泉韩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正德十四年苗增翻刻元代夏文彦所著《图绘宝鉴》时 ,请人撰《续编》一卷 ,合原著五卷刻作六卷 ,被《四库全书提要》称为中国古代“画史中之最详赡者”。《续编》卷端题署为“玉泉韩昂孟续纂” ,但前人对作者韩昂的了解仅限于《续编》所署 ,故多缺憾。现利用大量资料对韩昂的籍贯、字号、生卒、科第和仕途等研究论证 ,确认韩昂为山东济宁州人 ,原籍云南 ,明成化七年举人 ,十四年进士 ,仕至钦天监副 ,完成《续编》时己年逾花甲。“玉泉韩昂”之“玉泉”为其号而并非籍贯 ,沿袭数百年之误解由此驳正  相似文献   

16.
王昭君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巾帼人物,其故里自班固在《汉书·匈奴传》中云为“南郡秭归”后,一直被人们沿袭至今。如祝穆《方舆胜览》云:“归州东北四十里有昭君村”。又《大明一统志》云:“昭君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这里的“归州”,即班固在《汉书》中所说的“南郡秭归”。《旧唐书·地理志》云:“秭归,汉县,属南郡。魏改为临江郡,吴、晋为建平郡”。隋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置归州。此后的《舆地纪胜》、《元丰九域志》、《大清一统志》亦均主其说。但至宋,又有人将昭君故里具体到归州的兴山  相似文献   

17.
沈约是南朝齐梁时重要诗人,终其一生,不仅在诗歌理论主要是声律论方面着力探索,而且以善于作诗闻名当时,与任昉享有“任笔沈诗”之誉,被尊为“一代辞宗”.然而,对于沈约诗歌的评价,历代评论家意见很不一致.这一分歧始自沈约死后不久.与沈约同时但卒年略晚的诗评家钟嵘在《诗品》中把沈约列入中品,曰:“观体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余论,固知宪章鲍明远也.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于时谢朓未  相似文献   

18.
苏味道考     
苏味道是初唐武后时期的重要诗人,与杜审言、崔融、李侨台称“文章四友”。他位履宰相,是武后时期政坛显要。对于这样一位重要诗人,其生平事迹于《庸才子传》中却无记载,也未引起今人的足够重视。一些史书虽有记载,却书焉不详,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本文拟对其生平事迹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考证。一门贯与家世关于苏味道的籍贯,《;B唐书》卷九十四《苏昧道传》(以下简称州B传》)载:“苏味道,赵州奕城人也。”唐代架城县属河北道赵州所辖,其地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之滦城县。对味道的籍贯,《新唐书》卷—一四《苏味道传》(以下…  相似文献   

19.
金华的文学爱好者,见到沈约这一古人的名字时,很自然地会想起自己家乡的八咏楼;当他们在家乡看到八咏楼时,也很自然地会想到南北朝时的沈约。为什么?因为他和金华的八咏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公元441  相似文献   

20.
沈约《宋书.自序》是记载沈约家族谱系、生平及《宋书》成书过程的专篇文献。由于沈约自身"崇祖德"思想的影响与《宋书》在版本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误现象以及历代校书者的观念局限和疏忽,《宋书.自序》虽经考校,至今仍有讹误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