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疑问代词任指用法的使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问代词的任指用法可归为三种格式:“疑问代词(……)都/也”、“不论(不管、无论……)+疑问代词,都/也……”、“疑问代词……,疑问代词……”。这三种格式除表周遍性外,还有其他的语义特点,即表态性和概括说明性。这两个语义特点决定了其使用条件———说话人强调所说事物范围广的同时,要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者对所说的进行概括性说明时,才可能使用疑问代词的任指用法。找到这一使用条件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练  相似文献   

2.
藏汉语代词用法比较马如珍现代汉语里有一套比较简明的代词来表示指称,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司。藏语的代词就其语法功能与汉语代词大致相同,现比较分析如下:人称代词在藏、汉语里都有单数和复数。复数要在单数代词之后加复指成份。在藏语里加“8”或,在...  相似文献   

3.
陕北方言的疑问句和普通话的疑问句不同 ,只有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三种 ,且结构格式也不一样。是非问句通常用类似于正反问的“体标记 否定词”格式表示 ;选择问句是在选择项之间嵌入“是”字 ,并于选项末缀体标记 ;特指问句则表现为一系列不同于普通话的特殊疑问代词的使用。同时三种问句格式在语义、语用方面也和普通话的相应形式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4.
"如何"是近代汉语中"何"系疑问代词主语功能的代表,尽管其使用频率很高,但却只能出现在"如何+是/关系代词+Y"结构中。唐宋时期,疑问代词作主语功能比较单一,疑问代词能否出现于主语位置与其指别性特征密切相关。高指别性的疑问代词能够增加疑问代词的话题性,因而可以作主语;而低指别性的疑问代词如果充当主语则会引起语言内部诸多层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即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文章以"怎么"为例,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分类考察了"怎么+AD+VP"用于表示否定出现的句法环境、语义以及功能,并从反问句的句法机制和主观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否定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法,即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文章以"怎么"为例,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分类考察了"怎么+AD+VP" 用于表示否定出现的句法环境、语义以及功能,并从反问句的句法机制和主观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示否定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代词是代替实词或短语的词,可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小类。人称代词的主要作用是代替,指示代词的主要作用是指示,疑问代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疑问。这些都是它们的一般用法。代词由于它的极大的概括性,就有许多活用的情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人称代词不表示代替,指示代词不表示指示,疑问代词不表示疑问,而带有种种感情色彩,具有许多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聊斋俚曲集》中出现了合音式疑问代词“嗄”,偶又写作“煞”,用来询问人、事物及事因等,其功能主要有询问、虚指、任指和反诘。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具有多种句法和语义功能:表示纯粹的否定;否定兼虚指;否定兼任指。而且语境不同,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表现出的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复用"是指疑问代词在句子中重复出现两次以上的使用现象.笔者整理了近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多少"复用的主要格式,如"V1 多少 V2 多少"、"多少 N1 多少 N2"、"N1 多少 N2 多少".现代汉语中"多少"的复用在已有格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产生了新的格式,如"多少 多少"、"多少 N 多少 量词"、"多少 量词 (N1) 多少 量词 (N2)".  相似文献   

10.
虚词“者”的一种常见用法,是用在疑问句、反问句或陈述句的句尾。这时“者”字属句尾语气词,它能与疑问代词相配合表示疑问、反问的语气;还能用在陈述句的句尾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这些用法都来源于能构成“者”字词组的“者”字,是结构助词“者”字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常德沧山话属西南官话,和普通话、方言比较,沧山话疑问代词的分布、用法都有其特点。沧山话疑问代词保留了较多古汉语成分,“何”系疑问代词分布最多,“么的”是常德方言也是沧山话特色词。沧山话疑问代词和常德市区话疑问代词有明显不同。沧山话疑问代词和湘语、赣语、吴语有不少共性,这与方言的互相影响和历史移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疑问义为核心范畴的疑问代词是句子的天然焦点,它在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中都占据显赫位置。由于其地位显赫,所以常常扩张用途。为了满足人类交际需要,疑问代词从基本疑问义扩张到了遍指、不定指、感叹、否定等非疑问范畴。这一现象跨语言存在并非偶然,是与人类共同的认知规律密不可分的。此外,英汉疑问代词还分别扩张出引导从句功能和回指用法,之所以出现此种类型差异,与疑问代词作为疑问焦点时所处的句法位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代词,如人称代同、指示代词等,指代的对象都比较明确、具体,它们往往指代句子中前面已出现的某一或某些人或事物;而代词one却常用来代指句子前面部分已出现的某一或某些事物的同类,但并非该事物本身。这种表示类指的代词所指代的对象虽在程度上不及人称代同、指示代词那么明确,但却比不定代词在指代对象时明确得多,不定代词所指对象往往含糊不清。现分类叙述如下:一、它用来指代前文所出现的某一单数可数名词,表示泛指,指同类事物中的任意一个,含有同类事物中具不同特点的不同个体之间相互区分的关系。这时,one前或后常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代词"这"和"那"可以直接与名词性成分组合,构成"这/那"短语即"这/那(+数词(量词)(NP","这/那"短语再与人称代词组合,从而构成"人称代词(这/那(+数词(量词)(NP"之类的格式。但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这/那"之间的组合不是任意的,其组合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且不同的组合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和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列子》使用了五类疑问代词人物疑问代词、事物疑问代词、方式情状疑问代词、原因目的疑问代词、处所疑问代词。《列子》疑问代词较为复杂,与其仿古中杂用时语的语言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近代汉语时期,除数词外能与动量词组合使用的语言成分主要有:指代词"此""这""那";疑问代词"那"(哪);方位词"后""前""下""上";时间词"今""先";后缀"子""儿""家(价)""里"等。各组合形式的出现时间和发展过程各不相同。近代汉语动量词在组合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对而言,计数动量词("次""回")的组合能力最强,现代汉语中消失了的动量词(如"过""巡""转""度")在近代汉语时期的组合能力很弱;从时间角度来看,元、明时期动量词的组合能力最强。各组合形式的出现一方面与动量词及语言成分本身的发展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与语言发展的类推作用有关;其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主要与同义词之间的互相竞争有关;社会时代是促进各组合形式发展或消亡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天问》中的"爰",王逸注为"於也",人们习而不察,但这个解释实际似是而非。因为《天问》是以质问的方式行文,疑问代词成为全篇语法的结构主体,其中"爰"大半充当疑问代词,表示谓语动词的行为方式,作状语,构成全句的疑问形式。  相似文献   

18.
"疑问代词呼应构式"是汉语中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句式,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复句、紧缩句、半固定和固定四种类型.作为一个整体表达式,疑问代词呼应构式表达的是疑问代词所构成的前后两部分为一种广义的"条件—结果"关系.构式体现了较强的主观性与主观量特征.从复句到紧缩句,再到半固定形式,最后发展为一个固定的习语式,说明疑问代词呼应构式...  相似文献   

19.
《祖堂集》中的"VP一切了"是带有唐代特色的口语格式,表示某事已完成,是后一小句所述事件的背景,有南方方言成分。其"VP"大多是双音节短语,"一切"是一个表示"全部"义的统括代词,"了"作谓语对前面结构所表达的事件进行陈述,说明该事件已经完结。唐代口语"VP一切了"来自于佛经文献中的同形结构。  相似文献   

20.
形式繁多,体系复杂的俄语主从复合句,如果从主句与从句之间的联结手段入手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五种基本类型:疑问联结、代词联结、代符词联结、连词联结和成语性联结。 A、疑问联结 疑问联结指的是从句通过带有疑问或感叹意义的词或词组同主句联结的主从联结手段。从句一般补充或展开主句中相关词的具体内容。从句意义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独立,可以同主句分解开来。起联结作用的疑问中心在从句中,并充当其中的一定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