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与普通话相比,属于江淮官话的安庆方言不少副词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颇具特色,如"□sai^213、上好、几、独独、 、暴、儘(地)、一伙"等。这些特色副词都是普通话所没有的,有以下几个特征:部分副词是古汉语副词的遗存;部分副词与邻近方言副词相同或相近,显示了安庆方言一定程度上混合性特征;有些副词具有多功能特征;有些词形不同的副词表达相同的语义。  相似文献   

2.
东北方言同其他方言一样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不仅东北人有深刻体会,就是来到东北的一些外乡人也有深刻体会。以程度副词为例,东北方言有许多程度副词,是北方其他方言所没有或不普遍使用的,如“精、稀、老、溜、恶、确、杠、贼、忒、可、死”等等。这些方言程度副词有它自己的语法特点和表达作用,从而补充和丰富了普通话。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它们是普通话中的几个特殊的程度副词,但是,它们的通行范围毕竟是较窄的  相似文献   

3.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意义.芮城方言的副词有不少在读音上或用法上与普通话存在差异.本文将从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等方面研究芮城方言的副词,列举并描写一些普通话中没有或读音不同、用法不同的一些常用副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程度、时间、情态、语气、否定和范围六个方面列举和描写吉县方言的副词,对与普通话不同的使用情况加以注音和解释,并进一步说明其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吉县方言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句法使用环境扩大,承担了普通话中许多由语法结构所表达的意义,语义特征相对丰富,在程度、时间、语气上划分出了更细的类别。  相似文献   

5.
南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全 《南都学坛》2000,20(5):52-53
南阳属北方方言区。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程度副词 ,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如具有表示近指与远指意义的“镇”、“恁” ,具有褒贬色彩意义的“才”、“怪”、“滂”、“血”等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昌方言中的时间副词非常丰富,这些副词有的和普通话相同,有的是西昌方言特有,而普通话中所没有的。研究西昌方言特有的时间副词,通过具体描写这些时间副词的分布,分析其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7.
晋语陕北子长话中形容词的程度表达方式同普通话类似,但语义表达存在显特点;该方言性质形容词用词汇手段表示程度加深时,存在一些不见于普通话的常用副词或副词性的词、词组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8.
丁全 《南都学坛》2001,21(4):68-70
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副词,如“情”、“清(是)”、“通”等,它们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与普通话的副词大致相同,有的表语气,有的表情意,有的表时间,富于盆地味儿,极富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分别从表程度、表情态、表语气、表范围、表时间、表重复连续(频度)、表肯(否)定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浮山方言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一些副词的意义和用法,突现了浮山方言副词的丰富性和意义表达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副词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部分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副词的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形式.通过对二者在副词意义和用法上的特例比较分析,探讨了四川方言副词和普通话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异与对应关系,并从中探寻出两者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可[k‘■35]"句法分布的分析描写,认为贵池方言的"可[k‘■35]"有否定副词和否定动词两种用法:作为否定副词时,适用范围非常窄,只用于"可+好+A"格式中否定程度,语义近似于普通话"没多A"、"不很(太)A",其中的形容词多为"大、长、高、多、厚、深、重"等积极性形容词;最普遍、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否定动词,与"有"相对,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没(有)"。结合安徽其他地区"可"表否定的用法,认为贵池方言否定词"可"可能来源于疑问副词"可"。  相似文献   

12.
四川彭州方言副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彭州方言副词的类型和用法进行描述,并将之与普通话的副词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见出彭州方言副词类型丰富、表义细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程度副词可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本文对辽宁省黑山县方言中几个"很"类(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副词的语法特征,如句法功能、组合能力与重叠形式等;副词所表程度义的等级性及其对所修饰成分的选择性;该副词与其他方言中相关、相类词的用法的异同辨析.  相似文献   

14.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三国时代开发福建的一部分东吴人曾移居永安一带。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使永安方言颇有特色,它可以与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等并列为福建的一个大方言区,我们称它为闽中方言,它包括永安、三明、沙县。永安话的极[k(?)~4]和普通话一样,都是表示最高程度的程度副词。在普通话里,  相似文献   

15.
安阳方言的副词"可"分为两个,一个是评注性语气副词,一个是高量级程度副词.文章首先重点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语义成分,即非现实信息性,进而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附加语用色彩,并对其在程度副词系统中定位,然后讨论了评注性语气副词"可"与普通话的不同.最后附带谈了一下语义范畴以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辽宁口语中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表程度深的副词在辽宁各地分布着一些方言变体,具有鲜活的表现力,因而得以在方言区中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7.
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王文虎本文以四川方言中的成都话为代表,试图通过成都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比较,描述四川方言语音的特点,分析四川方言语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和差异,从总体上揭示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一、声母成都话有19个辅音声母,普...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河南唐河方言中的否定动词[mu33nai42]为线索,从对其功能的描述和本字的考证入手,结合相关方言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用例,考出其本字为"没得",普遍存在于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汉语方言和共同语的作品中;进而历时地考察其来源,及其在普通话和唐河方言中的差异,即在普通话中衍生出指代性否定副词的功能,在唐河方言中衍生出未然体副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宿豫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与普通话较为接近。境内部分地区地处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上,所以内部情况又略有不同。宿豫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大体一致,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代词、副词、介词、量词和语气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疆汉语方言口语中的“好好儿”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好好儿”有些差别,其中副词“好好儿”很有特色,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压根儿”在语义、语用、语法上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