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读《易》解卦,古称难题。只要运用古人“《易》无达占”原则,难题可望迎刃而解。本文对于古代文史资料中有关的读《易》释卦事例,进行了翔实的考察,井分类归纳,为七类十式,作了初步探索。作者又以现代思维视野,阐述了“《易》无达占”原则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周易.井》卦的阐释史上,一般都将此卦作政治化、伦理化的解读。《井》卦在阐释者笔下一般具有以下四种象征意义:养而不穷、井有常德、中正高洁、举贤任能。苏轼在《苏氏易传》中对《井》卦的阐释极为独特,其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在士人成为"弃井"之后,如何保持心性修养及独立人格;并且在苏轼以"井"为象的几首诗歌中,"井象"都具有《周易.井》卦的一些寓意。  相似文献   

3.
<正> 古人曰“气候”,包含两个意思:气,指阴阳二气;候,指自然现象应时。阴阳二气交感的某一阶段,有一定的自然现象对应,总称“气候”。汉人把《易》卦与“气候”结合起来,称为“卦气七十二候”,或称“易候”,今传《孟长卿卦气图》即是。孟氏《卦气图》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主四时,二十四爻主二十四氘。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主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合每卦主六日七分(八十分日之七)。六十卦中的十二卦(复、临、泰、大壮、决、乾、遘、遁、否、观、剥、坤)为“消息卦”,主十二辰,七十二爻主七十二候。  相似文献   

4.
(键下键上,帛书第一卦,键宫第一卦。通行本第一卦,乾下乾上。京房八纯卦象天。)键元亨,利贞。〔乾元亨,利贞。〕校○键,通行本作乾。键,疑一本作(扌乾),(扌乾)即建字。《集韵》:“建、(扌乾),覆也。或作(扌乾)。”乾,疑是(扌乾)之省写。《乐记》“建(?)”,《注》;“建读为键字之误也。”先儒有以为“元亨”上面古《易》无卦名“乾”字,但有卦画(?),费直《易》亦然,郑玄开始于卦画下加“乾下乾上”、于“元亨”上加卦名“乾”字。据帛书,知郑玄加卦名“乾”字之说未安。至于是不是郑玄改卦名“键”字为“乾”字、于卦画下加“乾下乾上”,限于资料,无法判定。但据帛书,知“乾下乾上”字为后人注文。○亨,帛书讹作享。据通行本与帛书《无孟》、《屯》、《林》、《勒》、《隋》诸卦合校。  相似文献   

5.
《周易》作为百经之首,包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其中尤以《临卦》“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最能体现中国哲人的政治理想。深入分析《周易·临卦》下卦“兑”诸爻的两个“咸临”和“甘临”,上卦“坤”之“至临”“知临”“敦临”,可得出“仁爱”“兼爱”“诚恳”“理性”“敦厚”为中正的管理之道,巧言令色不可取。《临卦》体现的管理目标、原则和艺术对当代管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核心强调“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6.
《易经》解卦的“解”通獬豸的“獬”,其代表的是上古传说的专司裁判的独角兽。解卦实际上是一则关于狩猎所得猎物归属权问题的神判筮例。解卦《象传》“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已经为我们揭示出解卦的獬豸神判的本质,解卦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则说的是审判官对疑难案件通过射隼的天意神判的方式来裁决。《序卦传》“解者,缓也”和《彖传》“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均是对解卦义理的发挥,不代表解卦的原初本义。  相似文献   

7.
《易经》解卦的“解”通獬豸的“獬”,其代表的是上古传说的专司裁判的独角兽。解卦实际上是一则关于狩猎所得猎物归属权问题的神判筮例。解卦《象传》“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已经为我们揭示出解卦的獬豸神判的本质,解卦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则说的是审判官对疑难案件通过射隼的天意神判的方式来裁决。《序卦传》“解者,缓也”和《彖传》“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均是对解卦义理的发挥,不代表解卦的原初本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周易》卦名既有“天人合一”又有“天人相分”的思想;《说卦传》纪录了北斗星斗柄运行的轨迹;《丰》卦爻辞纪录了“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不同的日食天象;《系辞传》保留了盖天说、宣夜论、浑天说三种天体学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最早的一部天体运行论专著;帛书《系辞传》的“设卦观马”同通行本《系辞传》的“设卦观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爱民家行曰义”与“禁民为非曰义”是儒法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9.
历来说《易》的儒生都不重视《杂卦传》。《汉书·艺文志》叙《易》:“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孔颖达在《说卦》标题下注:“先儒以孔子‘十翼’之次:……《文言》第九,《说卦》第十”,都不提到《杂卦》;即使一一计算“十翼”,如孔颖达周《易正义》序《第六,论夫子‘十翼’》:“一家数‘十翼’:……《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郑学之徒并同此说,故今亦依之”,也把《杂卦传》附在“十翼”之末,占一个卑微的地位。 《杂卦传》是“十翼”中最短的一篇。它的形式在“十翼”中有这些特点:第一,它是一个口诀式的短篇;通篇用韵,而且换韵频数(共十九个韵),而音节和谐。第二,  相似文献   

10.
《易》纯卦有八,唯《坎》卦冠之以“习”。对此,古人解释歧异颇多。今通行本《周易》多遵循《彖传》中“习坎,重险也”之释,省却“习”字而直称《坎》。本文通过梳理阐释历代注家对《习坎》卦名之“习”的不同解释,尝试结合出土文献资料、故训资料来综合论证《习坎》卦独加“习”何为。文章结尾回归“坎为水”的意象,点明“习坎”于人而言的深刻义涵。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一书重在“时”义的阐扬,书中论“时”者共四十一处,而《彖传》中言“时”即有二十四卦,可见“时”义的重要。《周易·彖传》中,赞叹“随时之义”者有《随》卦一卦,其要义在于“时”。文章就随卦来研味其理,而识其时义。《随》卦其“义”,在强调“随时”。“随时”,除具有“浅事而有深意”之“义”外,还兼具“用”的作用,及“大事大变”的“时”之功能在。《随》卦的义理如下:1)《随》在随时从善。基于“天下随时”的原则,“随”就要“刚来而下柔,动而说”,不能完全坚持己见与利害,需要容采他人智慧与见解,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唯有将自身智慧与利益和团体智慧与利益相结合,当下与长远利益及理想目标相结合,方能“得人心之归”,创造幸福逸乐的社会。2)《随》时大用在明哲。《随》卦之“时”义其用在于与时行。时行则行,时止则止,随顺自然而动静不失其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论述王粥摒弃迷信,以理性治《易》的学术思想,即:从理论上正确地解决了《周易》卦象与卦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卦交辞文字的譬喻性的问题,且在具体的释卦中有所运用。但是,由于他服膺《周易大传》的“象数说”,导致了释卦中的某些失误。随之论述了王弼以“无为”解决了“会通孔老”的时代课题,从老子道的作用层上发掘其理论的价值。这对我们今天进一步开展“老学”研究,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屯》卦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屯卦》是六十四卦之一,“屯”是“春”之古字,从文字学上“屯”“春”一也,在哲学上《周易》经传都是从春天的角度阐发其哲学意义的。根据古代春天尚生的原则,又从婚姻礼俗学与《周易》结构学证明,《屯》卦是从天地人三方面完整地表现了春天的风貌:自天言之,描写的是春天雷雨之象;自地言之,是春天草木破土之形;自人言之,表现的是春天“劝生”之俗。《屯》卦阐释的“生”的意义正是由春天的意义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审判的《易经》探源——革卦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人认为《周易》革卦是讲“革命”的,认为革卦的卦义含有变革、革命的义蕴。但具体考证,革命一说乃《易传》对革卦的发挥,革卦本义中并没有革命的意思。《易经》革卦主要是关于司法审判的筮例。  相似文献   

15.
说“乾”     
《周易》首卦的卦名题为《乾》,“乾”字的本义为日光气。“龙”即日光气的创想物,虹是龙的变言。《乾》卦经文可能为古之巫史筮占日气的记录。《坤》卦经文“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与古籍中龙蛇昼合、虹昼降是一回事,皆为不祥之兆。《乾彖》“大明终始”即是对《乾》卦经文六龙潜跃的阐释。从“乾龙日气——乾元阳气——乾天”这一词义演变的轨迹中,可以发掘出丰富的人文意涵。  相似文献   

16.
《易经》64个复卦,历来均将之一分为二即分解为两个单卦来说明其规律性,而《10分钟周易》一书则提出用“雷氏A—D密码”将之一分为三即分解为三个“四象”予以剖析.数学分析表明“雷氏A—D密码”关于64个复卦卦象所呈现的某些规律的一套说法确实符合二进制,但总的来说是失多得少,而用它来破译“敦煌古卦”和“中天八卦”也显得证据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紧扣作易卦的目的和“易”的精神,探讨了宇宙生命的本质性法则与大衍之数的关系。作者认为,“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易卦体现了宇宙生命的本质性法则。这个本质性的法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大衍之数其用“四十九”正是为建构易卦这一宇宙模式,为体现“易”的精神而选择的使万物有形、使万物符合于心灵的数。文章还以古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据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主体意识问题是理解中国哲学乃至解释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关键。通过追溯《周易》文本中的蒙卦,或可以展现主体意识的建立问题。蒙卦上承屯卦呈现出万物初生的“充盈”状态,下启需卦表达的对万物予以“育养”的主旨,“盈—养”之间正是“稚而萌”的生存状态,预示发展倾向的各种可能。它们(可能性)既是“盈”之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养”试图使之走向现实性的出发点所在。“童蒙”和“我”这一主体的两种状态在不同“态势”的张力中逐渐得以建立起一种内含天命视角的主体意识,这是主体意识得以不断完善的内生性力量。  相似文献   

19.
《易·蒙》是专讲教育之卦,其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与传统师道有着紧密的联系。《蒙》卦不但强调了教育、教化的重要性,指出无师之“困”与“吝”,更是突出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尊师以诚、事师如父,同时《蒙》卦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即有德有才者方可为师。  相似文献   

20.
韩连武 《南都学坛》2001,21(4):34-36
《周易》六十四卦序列和后天八卦是周文王(名姬昌)的原著。六十四卦符号的排列顺序,蕴含了对于自然和人类社会进化规律的理解,其思想体系一直渗透在中国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闪耀着光芒。六十四卦序列是世界上第一部不用文字的哲学著作,周文王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东方古老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六十四卦序列当中,它是古代东方的“天演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