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意义十分重大."走出去"的关键是企业,而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着诸如体制、政策等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一些障碍,要成功实施这一战略,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切切实实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
石油产业作为大庆地区经济支柱产业,在大庆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由石油企业境外承包工程、海外勘探开发、石油技术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拉动,油田企业外汇收支规模与结构主导大庆整体外汇收支形势的半壁江山。油田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大了对大庆整体外汇收支形势的影响,当前油田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包括境外投资方国情政局稳定情况、不可抗御自然因素、境外投资国金融政策情况等。支持油田企业“走出去”、维护外汇市场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建议:一要加快油田企业境外投资进程;二要加强外汇管理和服务;三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一方面面临国内审批制度和国外投资经营壁垒的双重制约,另一方面又存在国内投资保证制度缺位,国际双边或多边投资协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一系列法律问题,使得“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为此,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国际惯例,结合本国现实情况,不断完善境外直接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完善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制度,同时运用好双边投资协定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以便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4.
大庆地区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扩宽,"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有力地带动了大庆地区涉外经济的发展。但调查发现,境外投资企业面临资金汇划风险、投资地区政治经济不明朗等风险,机遇与挑战并存,亟待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试论海外华商网络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企业"走出去"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的方面就是企业"走出去"的渠道少,对海外同行企业和市场缺乏了解.企业由于信息渠道少,不但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而且也容易受到海外一些投机者的诓骗而上当.针对海外华人经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高度的开放性与巨大包容性等特点,认识到华商网络乃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可充分借助的重要力量,并就此提出我国企业积极利用该网络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粮食企业"走出去"既是中国政府支持的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备受争议的粮食产业投资行为.中国粮食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需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政治风险与同业竞争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寻中国粮食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如何应对复杂投资环境与开展竞争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为此,笔者设计出<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获取样本信息,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因素评分判别与提取影响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阐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实施10年来,中国资源类企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现有的成果主要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全球化理论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资源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效应和对策建议进行研究,而本文则从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出发,以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依据,从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资源类企业大规模投资西半球国家的根本原因及其"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将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纳入企业异质性的考察范围,为推动中国资源类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以获取先进管理经验或技术是目前一个新的贸易特征,基于这一特征,本文从浙江企业切入,回顾了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FDI发展的两个阶段.论文从并购目标、运营经验、文化差异、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深入解析了浙江企业在走出去投资时存在的不足,本文主张,通过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建立专家库等政策支持帮助浙江省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走得更快、更顺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格局没有改变,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仍存在较大逆差,文化"走出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涵与现状进行了创新解读,提出"走出去"战略的本质是在继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使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以往吸收多而输出少的局面,形成双向、均衡交流和传播的新格局。与此同时,本文总结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模式和途径,将其概括为一种"政府扶持、企业运营、银企合作、利用和建设国际化流通渠道与传播平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模式。鉴于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的赶超型和后发型特点,本文强调在"十二五"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应当进一步创新有利于文化产业、文化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传播方式和公共政策,兼顾内需、外需两个市场,发展和完善各类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文化创新和资源整合,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0.
油田企业凭借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走出去",进行境外投资,不断扩大自身收入来源,保证利润持续增长,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这是我市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中的最大特点和亮点。在详细分析我市油田企业在境外所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特点和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14.
“养老”·“教养”·儒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而考察了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对"教养"内涵的改造,从而找出了"教养"之所以后来与人的人格修养关联在一起的人文逻辑线索。通过对"教养"原意的追溯,论文揭示了先秦儒家教化的独特品格与其对于人的生命成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吴昊 《天府新论》2007,(1):145-150
“互文性”和“语境”是文学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术语。这两个术语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理念,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共同的网络结构、编织的动态特征,也经历了相似的泛化命运及其发展的双重困境。而且它们能够彼此诠释,共同表征同一现象。这些发生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身上的共同之处反映出20世纪文学研究思想总体发展的某些趋势,如关联、整体、动态、读者及泛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