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东坡一生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2700多首诗作。其中不乏蕴涵着悠远意趣、耐人寻味的满蕴禅趣的上乘之作。严沧浪说:“诗有别趣,非观理也。”沈德潜说:“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纪晓岚也说:“诗宜参禅味,不宜作禅语。”苏诗中以禅趣入诗的诗是不少的,其内容多从人情物性的体会中来,因饱含着诗人成熟高妙的悟力,故能伺机泉涌,触物成篇,寄兴味于其内,发直趣于其外。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中云:水光漱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是传颂千古的绝句,所作时间晚于上一首一年。唐宋诗人中吟咏西…  相似文献   

2.
《诗经》五首篇名试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共有305首诗。其中299首诗均是截取诗中词、句或略加改动以名篇。但其它六首,即:《小雅·雨无正》、《小雅·巷伯》、《大雅·常武》、《周颂·酌》、《周颂·般》、《周颂·赉》的篇名为另外拟定,颇为特殊。对此,诸家说解各异,迄无定论,故很有必要作一番考证。现就其中的五首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一、《雨无正》此篇名“雨无正”最难索解。“雨”无所谓“正”与“无正”,而名“雨无正”岂不怪哉!《诗序》:“雨自上下者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此属强解,实迂曲难通。陈奂云:  相似文献   

3.
《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状物小诗,这首诗常常被评论者们从审美角度解读为诗人“以禅入诗”的典范之作.本文以这首诗的创作语境为切入点,分别从文本和寓意两方面分析该诗,并结合诗人个人的生命体验,将其阐释为一种私人语境下的个性述说.  相似文献   

4.
爱雨     
余光中有首诗曾说:“看看那冷雨,听听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那冷雨——”真把那雨的灵气描写得淋漓尽致。不管那雨是要淅沥沥地下,或者是哗啦啦地下;也不管是嚎啕雷雨,或者绵绵细雨、春雨、梅雨、急雨、霪雨——它总能滋润万物,带给大地无限生机。许仙和白娘娘是因雨而结缘,福兰克林是因雨放风筝而发明了电,灞桥折柳催  相似文献   

5.
译诗不能只满足于达意 ,还必须求传神 ,做到形神兼似。“融入”和“化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的途径 ,然而 ,“融入”和“化出”是离不开原文的语境的。本文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的静、动态对等和转换切入 ,通过对一首唐诗和一首元曲译文的分析 ,探讨其化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路易士一直为“纯诗”呼吁奋斗,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时时爆发并不纯粹的内涵,无论是外张诗还是内潜诗都是现实人生的产儿,是传统儒道精神的现代变格,路易士的诗常“形随意移,意形相彰”,创造“散文的音乐”,运用高度私人化的象征与动静、光色相宜的意象,十分现代;但风格明朗,“一点也不难懂”.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但它究竟是一首“反战诗”,还是一首“赞歌”;其情调是“高昂”、“豪放”的,还是“忧郁”、“感伤”的,历来众说纷纭。现在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说法:一说,“诗中流露出了一种深沉的忧郁感伤。”二说,全诗的情调是“豪放”,而“不是伤感的。”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把王翰归入“高岑诗派”,认为“作者人生观是乐观的”,“情调高昂”。说《凉州词》和王昌龄、王之涣的《出塞》一样,“呈现出无比雄伟的气魄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在哪里?历来众说纷纭。纵观几十年论争,无非南池北汾而已。代们依据史实,主张“汾阳说”,认为杜诗所咏的,当是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汾阳杏花村。怀疑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在山西汾阳的作者,一个主要根据是“杜牧未曾来过山西。”我  相似文献   

9.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当辩证法。鲁迅《教授杂咏》共四首,这是第一首,作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诗的本事,历来都认为是讽嘲钱玄同的,因为钱玄同在五四时期说过:“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以此笺诗,自无不当。但是,问题尚须进一步探究:钱玄同此语是否还有所本?他始创或转贩这个说法用意何在?鲁迅为什么称他“赌肥头,抵当辩证法”? 钱玄同的“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之论,有人认为是开玩笑罢了。我以为,如以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在论述文学创作中必然涉及对语言运用技巧方面即修辞学方面的论述。崇尚实用、文质并重,以“质”为主,以“文”为辅,就是刘勰修辞观的集中体现。不管是创作论,还是修辞论,《文心雕龙》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  相似文献   

11.
诗四首赠程云家团团芳荷叶,生长南村渠。朝昏近田父,相亲同茭蒲。其上飞鸳鸯,下游紫磷鱼。雨晴水气凉,画舫来徐徐。清风叶上起,吹向游客裾;游人尽解颜,赏弄生欢娱。物态岂异前,人情则已殊。知希俗自暗,爱泛中易疏。为盖堪覆首,制裳可被躯。不遇屈灵均,甘随秋草枯。东风着地吹,一夜生芳草。萋萋复衍衍,及此时光好。岁岁娱何人?天涯绿不了。伊余栖遁处,终日车马少。雨色柴门静;露凉春径晓。夫君相寻来,裳服遥缥缈。赠佩思何深,褰芳时未老,常恐同秋蓬,分飞怆怀抱。鶗(夬鸟)声莫悲,来年春更早;为我羁王孙,芊眠遍远道。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诗.曾巩诗》中涉及赵扌卞的六首诗之题目有讹。《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中“悦道”为“阅道”之讹。《寄赵宫保》、《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和赵宫保别杭州》等诗之题中“宫保”为“少保”之讹。  相似文献   

13.
一、议论诗的存在是文学史上的客观事实如果说,以抒情为主的诗,是抒情诗;以叙事为主的诗,是叙事诗;那么,以议论为主的诗,可不可以称它为议论诗呢?苏轼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清人纪昀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而集者强收入集。”他还问:“千古诗集,有此体否?”陈迩冬先生反驳说:“这首诗实是好诗,也就是我所说的新诗。正因为‘千古诗集’中无‘此体’。它把‘无理’写出了哲理,有禅偈的机  相似文献   

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杏花村”也因此而闻名。妙在经这牧童遥遥一指,竟指出不少争议来。《清明》诗里的“杏花村”,究竟该指哪里,笔者试图对此略呈管见。《清明》这首诗,在唐人编的《樊川文集》、宋人编的《樊川集·别集》、《外集》、清人编的《全唐诗》里都未曾收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新唐诗三百首》,选录了这首诗,并附有简短的说明:杜牧这首《清明》诗,最早见于南宋谢枋得编的《千家诗》,谢枋得认为是杜牧的作品。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其《四溟诗话》中也认为是杜牧的作品,清人冯集梧在  相似文献   

15.
《冬日归旧山》一诗,最早被搜录在《文苑英华》(以下简称“英华”)中,《彰明县志》也有记载。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却认为“英华”所录李白“五言《雨后望月》一首,《对雨》一首,《望夫石》一首,《冬日归旧山》一首,皆晚唐之语。”对前三首,笔者不打算涉及,这里仅就《冬日归旧山》为李白一辩。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分得知字韵》诗,见于《彤管遗编》、《彤管新编》,也见于《名媛诗归》。所谓“分韵”,是古人几个人在一起作诗,预定韵脚字数,分派各人依韵作诗的一种写诗办法,而李清照分得的是“知”字作韵,故诗题称《分得知字韵》。李清照的诗同她的词一样,可以1127年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那么这首诗究竟属于哪一时期的作品呢?刘忆萱先生认为这首诗写于建炎二年,即是南渡后的作品。但我觉得不妥当,特在此提出商榷。先录其诗:  相似文献   

17.
这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抒情名诗。诗情哀怨,意境深远,格式独特,押韵整齐,在闻一多的新诗中占着颇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它写于何时?寓意是什么呢?以往,人们把这首诗同《忘掉她》、《我要回来》二诗并提,说是“诗人怀念早夭的爱女立瑛之作。立瑛逝于1926年冬,也就是说,《也许》是1926年冬以后写成的,是  相似文献   

18.
小品茶回文     
不少老年人喜欢品茶,我亦然,而且对那些妙趣横生的“茶回文”也爱不释手,品味再三。回文也叫回环,其内容可以倒着或反复回旋地阅读。一是回文茶诗。苏东坡曾写过这样一首回文茶诗:“空花落尽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史话,龙团小碾斗晴窗。”反过来念,又是一首七绝:“窗晴斗碾小团龙,话史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洒尽落花空。”二是应景即兴作的茶回文。北京有位老先生到前门西大街的老舍茶馆品茶,触景生情,即兴吟“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的茶回文,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三是茶楼中的茶回文。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9.
张弓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提出,修辞的原则是:“结合现实语境,注意交际效果。”并且进一步指出:所谓“语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上下文。“注意交际效果,考虑群众反映”,包括材料要用群众所熟悉的;内容要准确.新颖、平易;形式要生动通俗;对群众要有说服、感染、鼓舞、鼓动等作用。(该书第2、10页)这对我们很有启发,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怎样的修辞才算比较好的修辞,才能取得良好的语言效果?张弓先生这里的出发  相似文献   

20.
寄语青年     
“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这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 春,是生命的象征。春,是古今中外诗人诗中的天使。 春,在唐大诗人李贺的诗里,是别具一格的。在他的三首诗里,春的形象是不同的。 在一首诗里,诗人是这样描绘的: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红遍地,香飘云天,写出了春的自然美。在另一首诗里,诗人是这样渲染的: “风流变动一园春”,春临人间,万象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