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香港的内外因素看香港回归后的发展前景朱振明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不但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香港回归后的发展前景如何?能否继续保持繁荣?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打算从香港内部因素、中国...  相似文献   

2.
150多年前,由于清廷的腐败无能,使国人痛失香港。旧中国,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收回香港而努力,但都失败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使香港回归成为现实,这是中国强大的标志,也是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香港回归之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7年6月27日上午8时半,我院部分学者在本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了“纪念‘七一’迎香港回归畅谈会”,王成让副院长、杨学义副院长及本院3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杨学义副院长主持,他说,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6周年纪念日,又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翘首以待。咱院今天召开座谈会,请大家就纪念党的76岁生日,喜迎香港回归发表高见,畅所欲言。接着与会同志争先恐后发言,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着重就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香港与祖国血肉不可分、香港繁荣是华人创造的等问题,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分析了近十年来广州外贸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就香港回归对广州外贸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香港回归后广州外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九七”香港回归日期临近,现就几个问题谈点认识。一、香港回归将洗刷旧中国留下的主权和治权分割的屈辱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其领土的所属和支配的权力。治权也称管治权。是指在领土范围内行使管理和治理的权力。主权和治权同属国际法范畴。主权是行使治权的依据,治权是实现主权的途径。主权和治权应当是统一的。不享有领土主权,就不能行使管治权。享有主权,就当然享有治权。要实现主权还必须享有管治权,否则主权就名存实亡。一般来说,主权是因.治权是果。但在国际法上.管治权有时也能产生主权,例如虽然一个国家对某块空间没有领土…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回顾邓开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英国用武力的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香港岛、九龙半岛和租借“新界”。150多年来,中国人民从未屈服英国的殖民统治,一直渴望恢复行使主权,为香港回归祖国而进行斗争。一、清朝时...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与河南省开放研究报告联合课题组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经济意义。如何抓住香港回归机遇,提高河南省的开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香港回归后的发展趋势香港回归祖国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相似文献   

8.
满怀豪情信心十足夏书章(中山大学)香港回归祖国,值得热烈庆祝。这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和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举世所关注和瞩目的大事。我们满怀豪情,信心十足,尽情欢呼香港回归。若问豪情何来,试请抚今思昔,重温一下两度世纪之交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是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步骤,是对中华爱国主义的丰富和弘扬。这一伟大事件,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历史上,都值得大书特书。1997年6月25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了迎香港回归座谈会,邀请胡家祥、邓剑秋、吴祖明、廖舟清、邓绍英、荣开明、李明开、郭德维、刘发中、陈文科。马晓玲、曾成贵、张艳国、陈建华、熊厚平、孙云、熊维明等领导和专家作了发言。兹摘要发表其中几篇,以飨读者。“一国两…  相似文献   

10.
欢庆香港回归,学好基本法黎学玲(中山大学)香港回归标志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确认的“一国两制”,从小平同志的伟大构想到国家立法机关的精心规范,开始在当代中国变为现实了。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和香港的回归,我感受最深的是从法律和事实上洗刷了100多年来中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两方面回顾了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地关于香港问题的学术研究的总体情况:研究专著类和学术论文类.其中重点介绍了学术论文类的研究:第一类,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交涉史研究(1979年以前);第二类.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学术研究(1979-1997);第三类,关于"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研究.同时,也提出了香港回归十年来中国内地关于香港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也是一个历史转折。我们不仅十分重视回归之日这个“时点”,将会用庄严、隆重的庆典把它载入史册,而且我们更看重以此为转折展开的一个历史性的“过程”──香港回归给内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由此产生的“裂变效应”。由此,生发出了我们的“香港回归机遇论”。香港回归的日子愈来愈近了。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世界著名自由港的香港,结束殖民地的历史,回到祖国怀抱,融入大陆经济体系,将给中国和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和机遇,也将使东亚和亚太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变化。用…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功在千秋宋萌荣七月一日,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翘首以盼,等待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雪百年之耻、扬民族之威的大事。它表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伟大成功,体现了中华民族蓬勃向上、充...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香港这颗世人瞩目的东方明珠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令人兴奋之余,冷静地思考和探究香港回归的历史轨迹,总觉得有些规律性和重大意义的深刻启示:启示之一,香港回归的关键在于执政党。众所周知,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以顽强的奋斗和无私的奉献去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举世瞩目。在江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江苏与香港的合作一直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回归,必将对苏港合作的进程起推动作用,双方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合作的程度更加细密、深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香港的回归,苏港合作也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何抓住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性的机遇,通过进一步加强苏港合作,带动江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有新的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组织专文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引发人们的思考。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江海学刊…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是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刘泽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香港的回归,具有凝重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为了香港的回归,为了洗刷这历史的耻辱,与殖民主义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这种贯穿于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斗争,这种不屈不挠、坚毅不拔的精神,来源于包括香港...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普天同庆的日子。香港回归是按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现的。学习这一伟大构想,对于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白菜,推动澳门顺利回归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邓小平同志这一伟大功绩将永载史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香港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送抵深圳粤港边界,如果挥师而下,解放香港是完全能做到的。但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得出结论:维持香港现状,使…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英国殖民者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掠夺、强占的中国领土。中国收回香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和平收回香港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香港回归。香港回归为澳门、台湾问题的解决树立了一个样板,并将大大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一定要排除右的、尤其是“左”的干扰,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40—90年代,英国政府强迫中国清政府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把香港地区置于其殖民统治下,香港回归、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是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举措,是中国人民长期的愿望。本文通过对香港问题的由来和中国历届政府企图解决香港回归的历史问题,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务实的精神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才能圆满完成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论香港回归的爱国主义意义□沈谦芳香港回归祖国以及普天同庆活动,深深震撼了国内外炎黄子孙的心。这是一次持久而又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透过热烈的喜庆氛围,冷静思索,正确理解,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的爱国主义,对于增强国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