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社局坚持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至今.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1.35万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达18.8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37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12%。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份。从2003年四川农民增收来源构成情况来看,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即劳务收入年人均增长54.4元,占整个农民增收的45%左右.成为农民增收的绝对拉动力,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刺激城乡消费,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富民·兴镇     
广元市中区荣山镇劳务输出始于1990年.10多年来.该镇外出务工人数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万人.2003年创收47.3万元.人年均收入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980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的生话水平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2021年以来,成都市蒲江县人社局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精准匹配、创业带动就业、培训扩容提质、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劳动者权益维护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82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5236人,落实就业创业、失业保险等政策扶持资金8000余万元。蒲江县获评首批“成都市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示范区(市)县”。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但在实阡工作中.农村劳动力对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政府出钱买培训成果而农民不领情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6.
橘子 《劳动者》2005,(3):12-13
新闻背景 200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要想使“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需要在当地培养一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于是新型农民便成为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主宰者。本文界定了新型农民的内涵,对河北省新型农民培养现状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崇州市在桤泉镇千功村、生建村、中和社区成立“农业劳务合作社”.探索解决农用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农村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新途径。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两村一社区”农民就业服务组织化、入社农民收益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9.
宜宾市翠屏区总人口78.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市劳务开发、劳务输出重点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工作的重点.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加强领导.不断创新思路.牢同树立城乡统筹就业、劳务开发产业化的理念.基本形成了“培训、输出、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按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率.种植业最多用,扣除转移到乡镇企业及其他方面的1.5亿人,目前大约还有1.5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切实改善进城就业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应当摆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郫县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那么他们采取了哪些举措?又有什么好的经验呢?近日记者来到郫县,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12.
10月26日,劳动保障部召开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电税电话会议.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批示精神。落实关于统筹城乡就业要求.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适应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服务工作需要.从1994年起,大多数劳务输出省份相继向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派出了劳务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劳务工作派出机构”).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帮助农民二次就业,我国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新的技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到其他岗位工作.要充分发挥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就必须保证培训工作的就业成功率,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帮助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推动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转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13年6月起,蒲江县人社局在地处山区的白云乡探索实施农村劳动力开发的"六步工作法",使该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较以往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18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全县增速4.6个百分点,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城乡和谐稳定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双阳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城区,全区有农村劳动力14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0%,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左右。农民增收致富是全区实现富民强区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双阳区推进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津县围绕农民集中居住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后的就业问题.探索建立“村企结对.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截至去年底.全县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10.08万人.占全县14.03万农村劳动力的71.85%.所辖12个镇乡全部实现比较充分就业.20个社区全部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自贡市就业局今年把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前移到农村,启动了在村一级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试点。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就业局参照城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建设,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了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的基本条件、职能职责和工作内容,并从四区两县就业局推荐的试点村中选取8个村进行试点.提供适合农村的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图为市就业局局长胡珍剑在富顺县代寺镇明星村调研。  相似文献   

20.
安岳县近年来牢牢把握农民增收主题,以劳务开发为切入点,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经济新的支撑点来抓,以数量壮规模,以质量树品牌,初步实现了由单纯的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由零星自发的输出向人力资源综合开发转变,探索出了丘陵人口大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