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德尼·谢尔顿(SidneySheldon,1917-)是当今美国极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他早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空军服役。退伍之后,他为百老汇写剧本,曾获戏剧“托尼”奖和电影“奥斯卡”奖。60年代末他改写小说,于197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探脸》,获“爱伦·坡”奖。此后他先后发表了《午夜情》、《巨星孤影》、《假如明天来临》等八部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出版一部畅销一部,基本上都列入过全美十大畅销书榜,光是英文原著已销售达亿册,并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谢尔顿的通俗小说为何拥有这么广阔的市场和如此众多的…  相似文献   

2.
通俗文学伴随着影视剧的趋动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但研究通俗文学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前些日子,我拿到汤哲声先生新著《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1月版)时,颇为惊喜,阅读之后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通俗文学是20世纪初新文学作家登上文坛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命名。新文学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之所以有这样的命名,是为了表明他们所创作的文学是有别于传统文学而具有新的特质的文学。事实上,中国整个20世纪文学也就是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双轨发展的。一个世纪以来,新文学因其“新”而受到人们广泛地重…  相似文献   

3.
从小说文体的内涵精髓而非现代小说的一般形式出发 ,应以“唐五代通俗小说”代替“唐代话本”概念 ,指称唐五代以通俗语体包括通俗说唱语体写成的虚构性叙事作品。它们是我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一个强劲而耀眼的开端。这不仅是就量而言 ,更是就其具有丰富、深刻的美学和历史价值而言 :在遗落当代史的时候反映了当代史 ;其诗笔、诗思、诗情可与文人传奇相互映照又迥然不同 ;特别善于“把死历史作成活戏剧” ;在小说题材、形象和描写技巧诸方面均取得可观成就  相似文献   

4.
模式化是通俗小说意义自成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也是近年来通俗小说的创作特点和风格特征。近年来通俗小说"模式化"特征集中显示在情节格式和人物造型上。就情节格式而言,近年来通俗小说大都是一种"故事化"的叙述类型;模式化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是类型化和扁平型人物形象的出现,类型化和扁平型人物的根本特性是单纯、明确。所有这些都适应了通俗小说大众化、娱乐性的艺术特质与创作功能。  相似文献   

5.
关于通俗小说模式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国通俗小说发生甚早,其成长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现象不难理解,通俗小说属于民间文化系统,它从发生之始就受到限制,其成长空间被挤压,正统文人不予重视,相关记录少之又少,以至后人无法准确勾勒出它的完整面貌。从现存历史文献分析,我们大体可以确定,通俗小说滥觞于先秦的“稗官”,适应着当时的文化环境和言论制度,瞽矇、俳优是其主要作者,其基本语言形态是民间的偶语、谤言、谣谚、赋诵,或称“偶俗语”,主要供统治者调笑娱乐,也兼以了解民意民情,经过汉魏六朝的艰难成长,直到宋以后才形成一种成熟的文学文体。  相似文献   

7.
网络通俗小说数量众多,分类庞杂,如果侧重创作目的和心理的考察而非仅以文本内容为分类依据,则网络通俗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倾诉创作”、“圈子创作”和“商业创作”。其中,“倾诉创作”是为满足自我心灵需要的半自白性创作,“圈子创作”是为满足人际交流需求的社群性创作、“商业创作”是为满足特定阅读需求换取物质利益的针对性创作。各类创作不同的创作现状、特点、利弊等揭示出各创作群体不同的创作心理,反映出网络冲击对通俗小说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小说的不同版本伴随着小说的产生也随之出现,尤其在小说以文本的形式广泛流传时,"同一种书,多种版本"的现象更为明显.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著述背景、制作背景、流传背景及个人时代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版本的出现成为偶然中的必然,由此便引发了我们在文学研究中,对文本内容和不同版本价值的追寻与思考.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今长篇通俗小说的版本比照,原因浅谈、研究方法及局限进行范例式的研究,来探讨小说版本研究在文学研究中的方法和意义,这对文学史的研究将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后现代文艺思潮的盛行,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界限的消失,对麦尔维尔的研究也不再囿于传统的束缚.从麦尔维尔作品中采用的通俗小说手法入手,尤其是对其在具体作品中采用的讽刺冒险、哥特、城市暴露和言情等通俗小说模式逐一论述.麦尔维尔在创作中吸纳诸多的通俗手法,不只是为了取悦读者,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从而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与读者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0.
明清通俗小说的作者习惯于追求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之奇,因此他们会频繁地将纳妾这一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同时又能够引起激烈矛盾的婚俗写入小说。小说中所常见的怨气丑声的故事就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这类故事的矛头所指,不是纵欲的妾,而是那些广蓄姬妾的男性,纳妾由此成为了男性好色的一个标签。而更为重要的情节模式则是一妾破家:原本安然无事、风平浪静的家庭由于纳妾而掀起狂风巨浪,整个家庭因此而陷入倾覆毁灭的危机中。纳妾既是整段故事的起点,也往往被视为引发危机的源头。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小说作者在叙事中对于纳妾的依赖。纳妾不仅作为显赫社会地位的标志而被寄予某种想象,更有助于故事的叙述:缓解人物在婚姻道德上的困惑,并解决风流与阴骘无法并存的难题,使得小说的叙事能够不偏不倚地驶向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已有不少研究古代小说理论的著作相继问世,可是还没有专门研究通俗小说理论的。在现代生活中,通俗小说更是发挥着其它文学样式所不具有的作用。如何提高通俗小说的审美品位,引导作家为大众提供更多与其审美趣味相适应的作品,对于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来说,是义不容辞的重任。我们欣喜地看到周启志先生编著的《中国通俗小说理论纲要》一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版)的出版,它在这此方面迈出了极为可喜的一大步。《纲要》主要是写“古”的。显然,作者是希望通过对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爬罗剔抉从中淘洗出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为进一步走向当代通俗小说理论的研究架一座桥梁。选择这样一条古为今用的路子,体现了作者远大的研究眼光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13.
"通俗"二字最初的应用和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联系在一起,最先把"通俗"和小说联系起来,提出"通俗小说"一词的是明末的冯梦龙,最先运用"通俗小说"这一名称作为书名的著作是<京本通俗小说>.中国传统文学中确有"通俗小说"的名称,主要指其形式的通俗.中国现代文学中"通俗小说"一词直接应用的较少并且所指不尽相同,新文学家所指的"通俗文学"即新文学的大众化.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范伯群等人大量使用"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这一名称,但是从界定到作品的归类都有诸多欠规范、欠科学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通俗小说在80年代的回归刘炳泽我国是世界上通俗小说历史悠久,遗产丰富,读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建国以后,由于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否定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加上对现代通俗小说流派——鸳鸯蝴蝶派的历史积怨,武侠小说禁止出版,极大多数通俗作家停止创作,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教育倾向既体现于作品创作倾向,也表露于小说理论。其教育倾向的内容可归纳为:政治教育、历史教育、人格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地理教育、婚爱世情教育等。造成此一教育倾向的原因主要是:身为士人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热衷以小说表现自己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文学教化观作用,以及通俗小说文体与生俱来的说教素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所体现的教育倾向在不同的小说发展阶段呈现为不同的内容和体现形式,它们构成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教育倾向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清代初、中期通俗小说中,除<七峰遗编>、<海角遗编>、<铁冠图分龙会>这类作品直接描写了明遗民与满族统治的对抗情节,并带有明显的刻意崇尚汉文化的倾向外,还有许多作品是通过小说作者的创作动机、小说题材的选择倾向以及小说人物的塑造与具体情节描写等方面,或间接或曲折地体现出此种倾向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即题材选取上侧重明代故事的倾向与严肃的写作态度,赞扬高蹈出世的倾向,炫耀汉文化传统才学的倾向,大凡描写本朝人物故事就带有批判的倾向,而在文化道德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对作品主要人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俗小说与纯文学的最大差异在于其对社会大众心理愿望的肯定与折射。本文通过从对西方通俗小说诸多类型及其传统母题的分析 ,探讨其对社会大众心理层面的积极影响 ,从而确立通俗小说的社会心理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围绕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著名大型外国文学杂志《译林》自创刊以来至2003年底译介的长篇英美通俗小说,对当代英美通俗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做一番回顾、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明代通俗小说的编创观念,是影响通俗小说传播的重要因素,制约或促进着通俗小说的发展。在以诗文为正统、雅文学的传统里,明代通俗小说地位十分卑下,因此明代通俗小说的编创者、刊刻者、评论者要为通俗小说张目,首先是"尊体"、"正名",论证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文体卑下的通俗小说,与史传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其次是鼓吹通俗小说的教化作用,阐释通俗小说的"裨益风教广且大焉的社会功能。再次是着力宣扬通俗小说的消遣、解闷、新听睹、佐谈谐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20.
前写《〈京本通俗小说〉辨疑》,载《文物》杂志一九七八年三月号。拙见认为《京本通俗小说》之为话本集子是缪荃孙伪造的,其所收话本不都是宋代作品,所谓《冯玉梅团圆》是明人《双镜重圆》的赝品,等等。现在根据接触到的一些新资料作“外志”,或有助于补证拙说。拙文曾提及《脉望馆杂剧》,误作《脉望仙馆杂剧》,衍一“仙”字,合亟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