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来者来也他是一个很少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年轻画家,但他的画却为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七十年来唯一收藏的健在画家的作品。他的画很少出卖,但却在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国画技法专利”,成为中国历史上有画法专利的第一人。中国水墨画自唐代以降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各方面都有了前人无法估量的进步,但也有人认为,由于水墨画受水墨纸张的局限,在技法上已经基本走向了穷途末路,画家们千方百计地在寻求着技法的创新与突破,从材料上他们用丙烯、用油彩、用水粉、用压克力,在画法上有的画家用手指、用舌…  相似文献   

2.
近十余年来,中国画家的作品逐渐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受到青睐。已故画家张大千的《灵岩山色图》创造过以429万港元售出的纪录。在世的中国画家单幅作品售价最高的则为丁绍光的《月夜》352万港元;陈逸飞的《夜宴》198万港元;吴冠中的《高昌遗址》187万港元。还有一些画家的作品也在拍卖场所获得相当可观的报酬。这些被赏识的作品都是国画或油画。我曾问过一位颇有名气的漫画家:“中国有没有画漫画发了财的?”答曰:“未之闻也!”这说明漫画这个画种在艺术品市场上尚未被认可,鉴赏家和收藏家还没有看到它的价值。丰子恺先生…  相似文献   

3.
知名残疾人篆刻家刘训礼,原是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配件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二十多年来,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毅力,克服了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顽强地攀登篆刻艺术的高峰。如今他是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外名人研究会艺委会特级书画师、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先后入选1987年浙江省首届篆刻展、海峡两岸篆刻展、北京2000年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2005年国家博物馆“百年盛典”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等,并获奖和被收藏。作品还发表在《中国书画报》、《上海文化报》、《西泠艺报》、《书法报》、《书与画》等多家报刊、杂志上。由其担纲领刻的《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4.
德国在世画家里希特先生被认为是一位当代最著名的油画艺术大师,他也是一位利用照片进行观念性油画创作并且得到成功的画家之一。其作品中透露出艺术家独特的的灵性和品味。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到很多关于当代性的艺术语言。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读懂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及其文化意义。人们只看到了里希特作品的表象,对其作品在艺术语言上的突破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研究里希特绘画作品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5.
英国少年艾金森,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加上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成了同学们的戏谑对象,甚至老师们都不愿意给他上课。有位教“诗歌欣赏课”的老师哀求他改选别的课。虽然艾金森是个按时交作业的好学生,但他朗诵作品时滑稽的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每堂课都会被他搅成一锅粥,令老师无法继续讲课。而给了他35分的历史老师则说:“他没有半点历史感,当然,他什么感也没有。”艾金森的父亲更  相似文献   

6.
在祖国的许多诚市和世界各地,在街头巷尾、机场车站,常会遇到有人对我说:“老师,你好!”听后心中感到特别温暖。这可能是做教师的最大的安慰。──谢希德“归去来兮”祖国1952年8月。英国南安普敦海港,有一艘“广州号”万吨客轮技错起航。船头甲板上,屹立着新婚的谢希德夫妇。任凭英吉利海峡上空浓雾笼罩,也不管地中海的浪花飞溅衣襟,“归去来兮”的游子,在心里翻腾着怀念祖国的思潮……她想起依山傍海的故乡泉州,许多儿时的记忆闯进心怀。她真想再登一次清源山领略这阎海蓬莱第一山的风光她真想再去李贽故居,拜读他气盖山河的…  相似文献   

7.
芮夕忠     
《人才开发》2008,(11):62-62
号半壶,19504生,自幼热爱绘画,曾毕业于苏州职工大学美术专业证书班。国画花乌、人物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比赛中获金、银、铜奖。其中有第三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特别金奖、中国文联《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特别金奖、作品通过了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ISC2000艺术品价值认定。被聘为山东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知音     
崔虎臣是临川城第一个画家。早年间,崔虎臣开办了临川历史上第一个画行。临川诗文传统悠久,国学昌盛,自古就有“才子之乡”的雅益,于书画一道,却无人问津,因此生意单薄,渐渐的守业艰难。崔虎臣也不计较,仍一心一意守着画行,只是破衣破衫,再也寻觅不到艺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唯恐避之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26日,在“塞上江南”———宁夏参加中国商检报刊工作会议之际,我采访了西域著名书法、篆刻、摄影三栖艺术家柴建方先生。走进银川文化东街那个庭院深深的书画院,在他那访者络绎不绝、作品琳琅满目的创作间,我不仅饱览了一幅幅俊逸沉雄为中外观众喜爱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马中庸     
《人才开发》2008,(10):63-63
江苏宜兴人,1946年生于上海,任职于上海大学。赵朴初研究会书画部画师,徐汇区书画家协会会员,上海市老年书画会徐汇区书画会会长。擅长书法、花鸟画,作品多次在报刊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我国的油画市场也在迅速发展。例如:中国著名油画大师陈逸飞曾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他的油画《浔阳遗韵》在1991年曾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35.5万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画家作品最高拍卖价。可见,我国油画大师的作品收藏价值很高,我国油画市场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到底那个泪潸潸的女人是谁?她是奥加、玛莉与朵拉的化身,她们没有被遗忘掉,她们都已融化在毕加索的画布里。毕加索的情事与他的艺术一样精彩。毕加索是典型的浪漫加天才的艺术家,是上天纵容了这位缀斯之子,让他有傲世的绘画才华,又容许他的风流多情。终其一生,周旋在他身边的女人难以计数,但是真正影响他作品风格者,仅有三至五位。这群女人是毕加索灵感的泉源、创作的动力、画面里的骨与肉,没有了她们,毕加索的绘画成就必将逊色不少。画家与模特儿女人是毕加索的灵感泉源画家与模特儿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有趣的题目。画家是创造的…  相似文献   

14.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芙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以画鸡而闻名的中年画家田雨霖先生声誉鹊起,其中国画成为日本、南朝鲜、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书面收藏家、爱好者和书画商人争购的对象之一。人们称赞他的作品显示了东方文化深厚的内涵和神秘的美感。田雨霖不是凭机遇和偶然成名的。当他还是一个14岁的小孩时,便决定外出求师。一天,他抱着自己认为画得最好的作品,小心翼翼敲开了著名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的门。大师凝视着一幅生气勃勃却高雅华贵的菊花图,为这个少年的聪慧与绘画才能而惊喜。雨霖找到了自  相似文献   

16.
就像是提及电灯,就必须提到爱迪生一样,提起张旭云的画作,必然要谈到艺术大师刘海粟。张旭云在中华艺术大道的不断追求中、获得了绝好机缘,成为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的晚年得意弟子。在恩师的指点下,多年不辍、吸吮着丰富的艺术营养。他的书画也日臻成熟。在刘海粟的美美弟子中有。皆碑,因而成了“刘海粟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1912年开它.冲国现代美术绘画Z先用的刘海粟与北万的徐悲鸿各自形成7中国画坛两个个性鲜明影响深远的重要流派享有”南对北徐”之称。其作品代表着当今中国书画问臻顶巅。笔者以为作为刘海粟的…  相似文献   

17.
张希平(寿石)出生在廓坊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自幼酷爱书画篆刻艺术,自己常常找一块石头刻了又磨,磨了又刻,直至把一块长长的石料,刻成了一个小薄片,不能再刻了算了事。真可谓是伏案苦楔的顽石专家。他飞刀走笔绽花凝实。他已记不清自己究竟刻了多少方印。他还临过几十种碑帖,写过几十种各种书体的字。他偶作小画,书些条幅,也都另有风致,古雅凝炼,脱尽了俗态。他特别喜欢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的书画,他对齐白石老人的诗、书、画、印更为推崇,为缅怀二老,承其艺志,他自号为“寿石”,用二老其名字尾为号以自勉,对二老的技…  相似文献   

18.
王晓琳     
《人才开发》2008,(7):63-63
王晓琳,1949年生于上海,江苏宜兴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三连山书画缘”会员,“中华书画协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19.
霍桑,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已经不是欧洲影响下的模仿,已经显露出美国文学在成熟、在独立,甚至于开始具有世界影响。“红字”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是霍桑的代表作。历来对“红字”的评论也是角度各异,观点纷呈。或强调其基督教伦理性,或关注作家思想的矛盾性,或论述作品的象征意义,甚或侧重作品体现的美国现代女权主义等等。本文以象征性符号“红字”为线索对人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看上去英俊而年轻的印度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班浩然先生,于1983年在印度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从此便走出校门成了印度外交部一名工作人员。掐指算来,如今已在外交领域平了比个年头,他自称“已经不年轻了”。确实15年外交生涯,无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够得上是有资历的“老外交官”了。班浩然原名叫GautamBambawale,“浩然”是会的中文名字。这个名字在中国很有来头,中国唐代有个大诗人叫(孟)浩然,而当代曾红极一时的一个大陆名作家也叫浩然。知道这些来历后,班先生十分喜欢香港中文大学老师料起的这个响亮的名字,当然他也喜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