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助语辞》①是我国第一部专释虚字的专著。它虽是一部训诂著作,但总结了汉代以来训诂学家对虚字的研究成果,触及到了某些语法问题。本文认为,作者卢以纬已有了初步的比较语法学思想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训诂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重视对多音节虚字的阐释是其一大特色;对句子或句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也有所阐发;尤其是他对于虚字辞气的审定,则直接影响了后世,特别是《马氏文通》的辞气理论。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五日,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初版刘序》之后加了一条附注,全文如下: 关于卢以纬氏的文法著作,大白先生早就提到《助语辞》,我们年来略事收集,开承朋友们帮助摄影、抄录,已经得到四种本子。其中三种都是以“助语辞”为名:(1)明代出版的《新刻助语辞》,见胡文焕编的《格致丛书》,书前有万历壬辰年(公元1592年)胡文焕氏《助语辞序》;(2)清代出版的《音释助语辞补义》,康熙丁酉年(公元1687年)版,也录胡文焕氏《助语辞序》;(3)日本出版的《重订冠解助语辞》,享保丁酉年(公元1717年)版,也录胡文焕氏《助语辞序》。这些名为“助语辞”的书,都是卢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二年《修辞学发凡》初版时,刘大白先生为此书作了一篇《序》,写道:“在《马氏文通》出来以前,诚然已经有了许多合文法有关的书。例如明代卢纬以氏底《助语辞》,清代王济师氏底《虚字启蒙》,袁仁林氏底《虚字说》,刘淇氏底《助字辨略》,王引之氏底《经传释词》,张文炳氏底《虚字注释》之类;而且一八六九年(民国元年前四十三年,清同治八年)更有了美国人高第丕氏和中国人张儒珍共著的《文学书官话》,是一部正式的今话文文法书。”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考察《说文解字》与《助语辞》两书研究成果以及其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试比较《说文解字》与《助语辞》对虚词的解释,探讨了《助语辞》与《说文解字》在术语、体例、收词、训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异同,指出《助语辞》对《说文解字》虚词成果的继承和发扬。虽然两书对虚词的解释研究在词法与语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对语言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5.
《助语辞》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论述文言虚词的专著.今年是它问世660周年,谨撰文以纪念这部在文言虚词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著作和它的作者卢以纬. 卢以纬,字允武,元代末年东嘉人.准确生卒年月以及事迹皆不可考.《助语辞》最初称作《语助》,收录于《奚囊广要丛书》.此丛书所收录的《语助》正文之前,有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胡长孺写的《语助序》. 从书名《语助》逐渐被《助语辞》所代替,或许与明代人胡文焕有关.胡文焕所编《格  相似文献   

6.
《助语辞》作为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系统地从修辞的角度解释文言虚词;其修辞手段是消极修辞和词汇修辞;从修辞的角度解释文言虚词,在语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对虚字的修辞作了比较完备和充分的论述,提出了虚字传“神情声气”的主张,从修辞的角度,对虚字的用法作了仔细辨析,对词类活用作了精辟阐述,对语境的制约作用作了精当论证,并据以训释了全书所收的虚字。《虚字说》是一部从虚词的角度论述修辞的修辞学专著。  相似文献   

8.
一、《助语辞》的版本沿革元代学者卢以纬著有《语助》一书。《语助》是我国汉语研究史上第一部虚词专著,初刻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它的问世早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出版的刘淇《助字辨略》近四百年。今存《语助》系明嘉靖年间刊行的本子,因收于《奚囊广要》丛书,故又称“奚囊本”或“奚本”。又有明万历年间(公元1592年)浙江钱塘人胡文焕重刻本,该本由胡文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的虚字使用频率很高,每篇文言文都要使用一些虚字。虚字的词汇意义虽然比较抽象,但它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每个虚字在句子里的具体用法,从词性、作用和今译,三个方面搞清楚。如果对一个句子里的虚字理解错了,那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也必然会产生差错,甚至会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这正如  相似文献   

10.
《文通》是仿西文法而作,但作者并不囿于西文法,而是根据汉语实际,立了助字一类,《文通》在助字篇中谈了单助助字与合助助字,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前者。人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训诂学家对虚字的研究是很深入的,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他们是为了便于读经,很少从语法角度来研究虚字,当然也就谈不上把虚字分为介字、连字、助字、叹字等。只有马氏借鉴西文法给虚字分了类,立了界说,并结合语言结构谈它们的功能与特点,归纳出它们的组合规律。特别是根据汉语实际立了助字一类,这不能不说是马氏大大高于古人之处,也是汉语研究史上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以《公莫舞》为代表的汉魏六朝"声辞杂写"乐府古辞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全面的介绍,在《汉〈巾舞歌诗〉试解》、《论〈公莫舞〉非歌舞剧演出脚本》的基础上,对杨公骥先生认为《公莫舞》是歌舞剧演出脚本的结论进行了进一步论证,认为杨先生的结论不能成立,《公莫舞》不是歌舞剧演出脚本,杨公骥先生并没有将中国戏剧史提前一千多年。我们对逯钦立、孙楷第、杨公骥三先生的研究做了比较,说明了杨公骥先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学术界对杨公骥先生考证结论的盲从和过誉是目前学风不正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各家却有不同看法。 《马氏文通》称“是”为断辞。黎锦熙先生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里,把“是”列在动词里,算作表示决定的同动词。它后边的成分叫“补足语”。王力先生在他的《中国现代语法》里,把“是”叫作“系词”(属于半虚词),列为独立的一类。它后边的成分叫“表语”(表位)。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语法学习》里,把“是”叫作非活动行为的动词,丁声树先生在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里,把“是”和“有”、“在”、“象”等看作特殊的动词,而把“是”后边所带的名词、代词或名  相似文献   

13.
孔颖达的语辞说──兼谈汉语虚词研究的奠基人孙良明汉语虚词研究,源远流长。如《公羊传》《谷梁传》解说“春秋书法”已表现出对虚词用法的说明①,宋代开始,“虚字”术语厂为使用②。两汉到唐以前的典籍中也广泛的涉及到虚词问题,有相当丰富的虚词解释材料。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4.
0.1元朝卢以纬的《语助》(又名《助语辞》)是我国第一部论述虚词的专著。可是由于较难见到,以致长期以来此书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此书虽然篇幅不大,但论述的不少问题,却是一般研究古汉语虚词的著作很少涉及的。譬如关于文言虚词的连用和合用、文言虚词的综合研究、文言虚词的修辞效果等等,该书都有不少独到之处。近年来,刘长桂和郑涛同志根据抄本及其他版本,对其整理点校,并由黄山书社公之于世,使我们有机会读到了这本重要的虚词专著。结合研读的体会,本文试图从“释词”这一角发对其作一番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5.
虚词丰富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因而虚词研究也便是汉语研究者历来重视的课题。敦煌变文中有许多虚词的用法,在今天看来比较特殊,值得加以探讨。蒋礼鸿先生的专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用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研究变文中的虚词,探微索隐,颇多发明(见该书第六篇“释虚字”)。本文拾遗补漏,就几个尚未被人注意的虚词谈些浅见。为了避免主观臆说,尽量搜寻时代相同或接近的其他著作中的语言材料作为旁证。有些虚词在  相似文献   

16.
《虚字说》的虚词理论及阐释方法对《马氏文通》产生深刻影响。两者都反对“缘词生训”的阐释方法、同受文气论影响、皆为蒙童所作是《马氏文通》之所以会接受《虚字说》虚词理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清代学者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探讨集中反映在他的《音学五书》之《诗本音》中。而《诗经》中虚字是否入韵的问题正属于《诗经》韵例的研究范畴。在《诗本音》中,顾炎武一方面认为虚字不入韵,另一方面又认为虚字可以入韵。从现代音韵学的角度来看,顾氏的观点有得有失,值得后世学者加以深究。  相似文献   

19.
<正> 自从《马氏文通》把“实字”“虚字”用到语法中起,历来的语法学者都沿袭了这种说法.尽管范围大小,所用术语与解说不尽相同,但都没有脱离《马氏文通》的格局.近年来,有些语法学者对此提出了怀疑.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说:“看来光在‘虚、实’二字上琢磨,不会有明显的结论;虚实二类的分别,实用意义也不很大.”吴葆棠先生在《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以为要准确区分实词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是中国语言学经过数千年感性积累逐渐上升到理性总结的重要时期,这不仅表现在传统语义学逐渐走向乾嘉时期的鼎盛局面,也表现在纯语言学成分的增加和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成熟,而其中尤以音韵和语法研究的各项成果为难能可贵.在我国,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汉语中“实字”(实词)和“虚字”(虚词)的分别.从汉代开始,训诂家们就把文献中各种表达某种关系或说明某种情状等而难以用确定的事物概念来解释的词统称为“词”(或“辞”)、“语助”、“语辞”或“助字”等,并且开始分析它们的用法,指出在文章写作中,对虚词要“类其异,慎思之”(柳宗元《答杜温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