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学武器是国际法明文禁止的违背人道的大规模杀人武器 ,而日本军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就着手研制这种武器了。日本军部不仅在国内设置研制化学武器的机构 ,而且在所侵占的中国领土上建立化学武器的基地 ,目的是便于对中国和前苏联进行化学战和用中国活人进行试验。在中国战场上 ,日本军部部署、命令、督促和教育日军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 ,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化学战 ,造成中国军民大量伤亡  相似文献   

2.
尽管日本已着手处理遗留在华化学武器的销毁事宜,但是鉴于该进程的迟滞性及化学武器所造成伤害的严重性,为确保受到日本遗华化学武器伤害的人们得到必要的补偿和足以维持生计、追求公平,笔者认为应设立日本遗华化学武器伤害赔偿基金,此行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而且有其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各项改革措施使日本在短时期内,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力增强的日本开始对外实施扩张战略,并首先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台湾和中国的藩属国--琉球、朝鲜.在这种背景下,中日之间的矛盾大爆发,从而在清政府内部产生了要求征讨、惩治日本的"征日论".  相似文献   

4.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开始消散,日本陆军省一小撮掌握实权的军国主义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使用化学武器获得局部战场胜利中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迫不及待地在其兵器局内设立了临时毒气委员会,聘请22名委员研究毒气剂生产、使用和化学战训练问题。1919年4月,陆军省派出以久村种树中佐为首的考察团赶赴欧洲,了解考察欧战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具体情况。1924年,久村等人从欧洲考察回国后,向日本军部提交了赴欧考察报告,强调指出:“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的秘诀之一是科学性的奇袭……制造毒气是当务之急”。 1923年,日本海军就开始了独立进行化学战及毒剂生产的研究与评价工作。1925年6  相似文献   

5.
中国崛起以及日本对中国崛起的矛盾认知决定了中日关系的基本格局.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低点,但现在乃至未来的长时段内,中日关系仍是一种“竞争中合作”的关系.撞船事件平息后,中日之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日本大地震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中国在这次中日关系调整中将占据更多的主动.考虑到日本的灾后重建与经济恢复离不开中国,日本民主党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态度和中日之间的权力变更,在未来,中日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将会进一步加深,政治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军事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的竞争有可能加剧,但不会演变成大国对抗.  相似文献   

6.
2003年齐齐哈尔“八·四”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毒剂泄漏事件,使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问题以及对日遗留化武诉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遗留化学武器的现实危害性及其广泛性、长期性使其不同于以往对日民间索赔案件。本文将从介绍侵华日军遗留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入手,联系日军遗留在华化学武器伤害索赔案,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纳瓦尔尼”事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面临的重要难题。一旦禁化武组织认定俄罗斯对纳瓦尔尼使用了“诺维乔克”,那么俄罗斯就违反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的义务,俄罗斯政府也需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纳瓦尔尼”事件对中国有两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要重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解释和适用问题;二是要灵活运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8.
胡适对日本的最初认识始于上海求学之时,留美期间开始警觉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并从地缘政治的视角认为日本将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九一八事变后,胡适谴责日本是世界上最不讲国际准则的野蛮国家,揭露日本分裂中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以及“中日亲善”的虚伪性与欺骗性。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努力学习日本,不仅在体制上模仿日本,而且派遣大量留学生赴日,还聘请众多日本教习到中国任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日本模式的缺陷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又极大地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利润与日本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通商行船条约>,强占台湾省、攫取巨额战争赔款、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将朝鲜变成其殖民地,攫取了一系列侵略权益.快速积聚了巨额资本.利用战争赔款加速完成了产业革命,大大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其政治经济力量也随之迅速膨胀.为进一步对外扩张、掠夺财富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新阶段的开始.可以说对华战争的利润对于日本现代化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