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2014年,国家实施多项大力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政策,东北经济在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的同时,人口却大量外流。深刻理解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外流现象,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缓解人口外流趋势,并利用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特别是基于黑龙江省县域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东北重工业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和行政主导的城镇化模式是导致人口外流的重要原因,其后果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虚高,进而使得就业增长不足,城镇化推进缓慢。因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变革、配套措施的跟进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是缓解东北人口外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3.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对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农村劳动力外流会使农村留守人1:7中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比重偏大,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失衡,严重影响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推广。因此,应从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转变、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农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口学和社会学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方法,对甘肃省民勤县近年人口外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民勤县不同区域间人口外流的强度有一定差异;外流人口性别比、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水资源短缺是人口外流的关键客观性动因,同时,源于当地长期人口与资源尖锐矛盾的“外流文化”,是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观性动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论述了华北、东北两地间人口流动的历史必然性,并阐述了闯关东现象的人口学理论依据,对两地问人口流动做了现状描述与远景预测;针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促进华北、东北两地间人口流动的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论证;强调了环渤海湾跨海通道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大通道的关键环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武陵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并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转移,因为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劳动力具有同质性。本文试图将传统的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结合起来,具体分析武陵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以丰富的经济理论为支持,以我国的具体国情为依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础,并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而对我国的经济实践,特别是对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艺界出现了“东北热”。今天,东北风格的文艺形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东北文艺现象也引起了更多关注。东北艺人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对弘扬东北文化的自觉追求使源自于东北地域民间文化的东北文艺现象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与政治文化、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紧密包容的主流性文化和文艺,改变了中国当下主流文化的品质和格局,对中国文化和文艺的发展历史都将产生重要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国内科研论文外流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科研大国,也是科研成果外流最严重的国家.文章以EI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结果为依据,选取近10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我国科研论文外流的数量、质量、学科分布,并进一步分析科研成果外流对国家和民族的科学研究、经济发展、科技信息安全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导致科研成果外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国内的科研评价导向的错误与评价体系的偏差;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文章具体分析了国内科研评价导向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国内外科技期刊的实力悬殊,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科研成果外流的具体措施:自主创新,为科研创造适宜的人文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科研人员转变理念,回归科研本身;着重发展我国的英文学术期刊与索引数据库,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城乡相互带动,协调并进是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东北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分析二者的关联性入手,重点探讨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有许多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支持和扶植民营企业 ,将推动东北经济的快速复苏 ,促进东北工业基地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与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同东北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存在着少数民族文盲、半文盲人口绝对数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城乡差异、省域差异较大等问题。树立发展型民族教育政策理念,科学设计、尽快完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影响“振兴东北经济”的东北地域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克服东北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14.
在梳理人口学领域重要的宏观人口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传统人口转变理论以及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人口现象——长期持续低生育率现象,讨论现代人口变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认识当今中国人口问题的借鉴意义,纠正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几个错误认识,提出关于人口发展战略的一些建议,即在充分尊重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以平稳发展为目标制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因大规模劳动力外流所导致的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下降问题。基于国际集体行动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农村灌溉集体行动为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外流影响农村集体行动的深层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经由抽离村庄领导力、破坏村民积累社会资本、削弱农民的村庄归属感,以及降低农民对农业资源的依赖性等中介机制,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产生综合性负面影响;但是,劳动力外流对村庄的领导力、村民间的社会资本、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以及农民对农业资源的依赖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理论上可以通过政策调节来缓解甚至扭转。研究结论为制定乡村振兴的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振兴中国东北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市场经济改革,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转变一要改变经济发展赖以成长的制度环境;二要改变政府职能定位;三要改变政府的一些“不对称规则”,从而达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性与法制型政府的目标。这也是振兴东北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东北振兴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为指导,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安排与制度变迁的有关论述,对东北振兴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东北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选择朝鲜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珲春市敬信镇金塘屯为考察对象,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主要从朝鲜族农村女性外流的现状、特点、影响等方面,考察当今中国朝鲜族农村女性外流现象。并试图分析朝鲜族农村女性大量外流对其自身、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民营经济是关键为切入口,分析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东北走出困境举足轻重,提出发展民营经济不需要另立一套法律规则,但必须使民营企业与其他各种所有制企业拥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和权利,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政府应当积极着手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从鼓励创业、消除对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差别待遇,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条件,保护私有财产权,坚决遏止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