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贵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38-40
古代词论批评晚于诗文理论批评,因而受到诗文理论批评的影响和启发,并随着词学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古代词论批评主要体现于词话、词集序跋、词集评点、论词诗词等形式中;古代词论批评具有鲜明的形式特点和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
周及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22-128
从现存文献来看,上古汉语似乎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但是周秦时期的一些诗歌,例如《诗经》、《楚辞》,却记录了大量的双音节单纯词(即传统所谓“连绵字”)。从文献观察,这些双音节词在当时,尤其是在后来的汉代,又以意义相同、语音相近的单音节词出现。本文分析了见于《离骚》中的这种双音节词现象,认为双音节词的单音节化是上古汉语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3.
杨爱姣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2):21-26
近代汉语三音词在语用方面形成了独有的修辞特点。其具体表现是鲜明的形象性,丰富的表情性,通俗的口语性,浓郁的民俗性,流畅的韵律性。 相似文献
4.
谢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当代汉语音韵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方言研究相结合。文章以明代竟陵派代表钟惺、谭元春的韵文为研究对象,运用韵文用韵研究法,以《广韵》音系及明代通语韵系做参照系,联系现代天门方言,分析出明代天门方音的如下特点:"in、 n"与"i 、e "不分;"i"与" 、 "有分离趋势;入声韵尾处于数而合一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张洋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6):134-137
两汉至南北朝,汉语在西域取得一席之地。唐宋时期,汉语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了部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元明时期,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可以不用翻译而“通汉语”了。清代,汉语在新疆分布已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李晨阳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77-79
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比第四版和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统计出单音节词的义项变化,根据变化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尝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汉语具有数千年文献记载的历史,能够为语法化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和例证,因而受到语法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境外汉语语法化研究历史发展的梳理,向读者展现了其富有特点的研究概貌,以期为境内汉语语法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曹保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01-104
穷尽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标注的“属性词”(区别词),从其能跟或不跟哪些实词虚词相结合、组合时的表现可以得出区别词的特点: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定位且黏附性较强的粘着词。 相似文献
9.
申小龙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80-87
通过淡化传统的欧洲语法的范畴和框架,对汉语主语、谓语、主谓句的特点以及汉语语法基本单位功能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自由地讨论,并和英语语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小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137-142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研究和体系建立,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内容。该文探讨了汉语第二浯言教学语法的8个特点,进而提出建立该语法体系的设想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释"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一鹏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17-20
长期以来 ,研究者对龚开《宋江三十六赞》给燕青的赞词多有误解 ,以为“太行春色 ,有一丈青”是暗示燕青的“放浪”行为 ,“一丈青”是某个妓女或女强人的绰号。实际上 ,“一丈青”是“浪子”燕青的另一个绰号 ,龚开的赞词是针对梁山好汉受招安一事而发的。“太行春色”一语 ,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政治性话语。了解这一点 ,有助于弄清楚《水浒传》成书过程的基本情况以及早期宋江故事流传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蒋长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1):52-57
中国韵文之辞采在其长期的运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是 :文与质渐趋合理的进步性 ,情与采逐步结合的技巧性 ,辞与体因势而动的适应性。这些特点促使中国韵文辞采运用的艺术水准日益提高 ,艺术品质日臻完好。 相似文献
14.
陈光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5):158-159
《中国韵文学概论》一书以质素研究与系统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韵文研究,一改传统研究法囿于分体研究的格局,在构建完整独立的中国韵文学之研究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这种研究法所构建起来的多层次的学术思想体系,勾画出科学的具创新意义的中国韵文学之蓝图,在中国韵文学实质内容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蒋传红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2):99-103
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表现为音乐性、形象性、精确性和大量运用修辞手法,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表现为"自给自足"、多重合成以及意蕴性。以此语言理论来观照中国新诗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诗"自给自足"不足、文体意识不足以及创新不足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黄志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1,20(1):34-37,59
鲁迅的新诗理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是我国新诗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的新诗创作对我国新诗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助威和推动作用;他的新诗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基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显彬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1):58-61
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的研究以往侧重在局部的研究,该对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发现其词类、结构类型相当齐备,与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差不多,同素异序词在古代已经成熟了,并不是到近现代才完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王玲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7-53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山水诗有着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山水画对山水诗创作有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山水画论对山水诗创作有微妙的影响;二、山水画构图技巧对山水诗画面美有促进作用;三、山水画彩色墨色对山水诗色彩意蕴有推动作用。因此,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是绝离不开山水画的滋养的。 相似文献
19.
姜婷婷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6-59
当今我国广告业的发展面临着摆脱西方模式、创作具有中国美学特色作品的挑战。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中国古典美学相表里,可为之提供借鉴,具体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寻求情感切入点,凸显"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表现之美;注重意境创造,展现"温柔敦厚"的含蓄之美;引用和借鉴古诗文,彰显"文抽丽锦""拍按香檀"的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