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因为向全世界泄露以色列的核弹秘密而被绑架回国并坐牢18年后,莫迪凯·瓦努努接受第一次采访,透露了遭到绑架的可怕以及十多年单独监禁的痛苦。根据他获释的条件,他被禁止与外国人交谈,所以他接受了以色列记者耶尔·洛坦(Yael Lotan)的采访。  相似文献   

2.
采访撒贝宁让笔者经历了采访史上的两个第一。一是约访时间长,二是采访地点很特别。约访时间就像是跑马拉松,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才真正在他录制间隙的一个小时内完成了此次采访;而采访地点的特别就在中央电视台外租办公场地的院子里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俄罗斯首富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入狱前几周,他在自己的私人喷气机上接受了《金融时报》副主编克里斯蒂娅·弗里兰的采访。他谈到自己与克里姆林宫的斗争,并说,如果他必须入狱,他准备这么做。  相似文献   

4.
宋国强 《北京纪事》2014,(12):42-45
采访舒健,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现在的身份:梅葆玖的琴师;也不是他的出身:胡琴大家姜凤山的外孙,姜派琴艺的传人;更不是他的辉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维也纳交响乐团、合唱团给他配器伴唱。  相似文献   

5.
采访南京军区陆航某团团长司启富之前,笔者被一再告知:此人不善言辞,极难采访. 面对笔者,他局促得黑脸上都明显透着红了.他告诉笔者,他有两怕,一怕媒体,二怕讲话.两怕连起来说,就是更怕在媒体面前讲话,"因为我不会说". "不善说话.但他善于干事""司团长不善说话,但他善于干事."这是笔者在陆航团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他的上级、同级和下级在这个问题上,对他的评价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舒健:云中漫步
  采访舒健,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现在的身份:梅葆玖的琴师;也不是他的出身:胡琴大家姜凤山的外孙,姜派琴艺的传人;更不是他的辉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维也纳交响乐团、合唱团给他配器伴唱。  相似文献   

7.
定下要采访蓝帜(南京)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斯腾的计划时,记者手头只有一个关于他事迹的材料,而古斯腾又不在中国,但放弃采访又有点可惜,于是就采用了采访他身边工作人员及属下的办法,写成这篇侧记。  相似文献   

8.
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97年7月年满85岁。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现在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刚刚完成他的自传《两个幸运儿》。这本自传是他与结婚已59年的妻子罗斯合著的,将于明年春天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他兴致勃勃地着手征服因特网。《福布斯》杂志在弗里德曼年满80岁时采访过他(1992年8月17日),先前在他76岁时采访过他(1988年12月12日)。今年的采访在他位于旧金山的公寓进行。  相似文献   

9.
沃伦·巴菲特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他的财富高达350亿美元。然而,他的生活非常俭朴,他还强调说,他的子女不会继承哪怕一个美元。在内布拉斯加他的公司总部难得地接受一次采访时,他告诉本文作者:“让财富支配你是愚蠢的。”  相似文献   

10.
在采访蒋志明之前,笔者就对他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学识水平有所耳闻。当笔者询问起蒋志明的人生经历时,他微笑着娓娓道来:我酷爱数学,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我在国有企业做过职员,一心从事课题研究;我在政府机关做过领导,  相似文献   

11.
采访前,我没有买过朱兆瑞的书,只在电视上、网络上知道有这麽号人物。尽管要采访,但手上并没有他的联络电话。情急之下,我从网上找到了他的E-MAIL,决定试一试,但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两天後,邮箱中意外的多了一封朱兆瑞的回复,采访有戏了。采访是在朱兆瑞的办公室进行的。尽管办公室所在豪华地段,但走进去感觉却很一般,没有奢华的装修,朱兆瑞的办公室里连张沙发也没有,他更是不坐老板椅。我到时他刚刚从重庆演讲回来,一边招呼我,一边叫助理把高校送他的“地球仪”摆在书柜里。采访开始,朱兆瑞显然没有进入状态,直到我提出“你明年将要组织…  相似文献   

12.
对面坐着的这位老人衣着整洁,神态从容,面对采访不慌不忙地侃侃而谈。他就是前不久在山西大学通过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八旬老人申毓敏。从他在接受采访中思维敏捷、表达清晰的谈吐,可以想象得出他在毕业答辩中的出色表现。  相似文献   

13.
每到全国两会召开前,就会有各界人士找他反映情况,希望他在两会上代为传递心声;他流利的日语让日本人惊叹;他从事政协港澳台侨方面工作整整22年……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市侨联副主席陈宗器。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2月24日,本刊记者采访了陈宗器,了解他将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议案和建议详情,也回首他走过的风雨人生路。  相似文献   

14.
谢尔盖·赫鲁晓夫,67岁,以前是苏联的导弹工程师,1991年以政治学家的身份作为交换学者前往美国的布朗大学。1999年成为美国公民。最近他在德国接受了《明镜》杂志的采访,谈起了他的父亲、柏林墙建造和古巴危机等。  相似文献   

15.
刘军 《源流》2011,(15):66
2011年是瑞士驻华记者阿鹤腾先生的"本命年",他第一次来华工作是1986年,照他的说法,他在中国横跨了五个"五年计划",他用"夜与昼"来形容中国这些年来的巨变。阿鹤腾喜欢骑着一辆老旧的"永久"自行车去采访。他认为骑车采访  相似文献   

16.
去采访一位企业老总。采访前,我作了准备,想写他在商海中如何高瞻远嘱,决胜千里。然而这位个头不高的老总却不随着我的思路走。他另外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7.
靖鸣,现任广西大学新闻系的副教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其实,他既是一位才思敏捷、敢于实践的青年记者;又善于积累、勇于研究的年轻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先后出版了《文学新闻采访写作必备》、《图文声像新闻采访学》、《会议学概论》等著作;而近年,他又出版了《问题新闻学》、《问题采访与报道》等论著,特别是刚刚出版的《新闻意识与消息采写》专著,值得认真一读。读它之后,你会有“新鲜、易懂、全面、深刻”之感觉和收获。第一是“新鲜”。所谓“新鲜”,就是开篇新鲜。作者以“新闻意识解读”作为全书的开头,以引领下文,实为…  相似文献   

18.
埋头干事业的美国企业家钱治平先生,极少接受新闻记者采访,但得知是《江海侨声》的记者要采访他时,他竟爽快地答应了。记者如约来到他的会客室,在一片乡音乡情中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钱治平先生1929年生于昆山,1941年去美国就业经商,主要经营贸易业。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善于独辟蹊径的他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大陆市场,从1992年开始,先后数次来大陆进行实地考察,最后选中了  相似文献   

19.
没有见到陈章良的时候对他的印象只是觉得他很传奇,很是高不可攀。开始联系他就是感觉他的忙。手机永远都是他短促有力带着南方口音的留言。我对他的声音十分感兴趣,因为它让人在瞬间就能感觉出一种时间被高密度化的生活状态。和他仅有的几次通话,都以极简短而有效的方式在两分钟之内结束。而最后一次在见面前约定时间的通话我不得不占用篇幅赘述:约好下午采访,但是地点还需要向他最后确定。拨通了电话,我说:陈校长,你好!我……刚说了这几个字,对方立刻说:东区!你打我办公室电话找××,号码是×××……挂断。而我只来得及说了6个字。举着愣在那里未及放下的听筒,我开始期待这次采访:一个记忆过人的科学家,一个性格独特的校长,一个新闻不断的企业家,他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意想不到呢?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夏天,世界足球锦标赛在德国举行。一位中国记者在采访的途中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有1000欧元和几张银行卡。记者将钱包交给了一位巡警。他把钱包交给巡警后,想立即走开,继续自己的采访。而那名巡警却拉着他,不让他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