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珠三角加工贸易转移的区域协调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小萌 《探求》2007,(6):64-67
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承接了全球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引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带动了劳动就业,使地区经济得到飞跃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随着加工贸易政策持续收紧,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加工贸易转移的要求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分析了珠三角加工贸易转移的背景,探讨如何将加工贸易迁移到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甚至更纵深的内地,使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形成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意义上以最终产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已被新型的以组成产品价值环节为对象的国际价值链分工所替代,导致当代全球制造业分工现出了分工主体专业化、分工形式要素化和分工空间集群化的新特点。因此,新时期东北制造业的发展,应遵循21世纪国际制造业分工的时代特征,积极参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促进东北制造业分工专业化水平,完善东北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培育参与国际价值链分工的高级要素。  相似文献   

3.
沿海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是区域经济特别是"后发经济体"融入国际分工、促进制造业升级、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曾巧生,2007)。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工工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江西作为东部近邻,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同时,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江西应当采取措施,紧紧抓住优势,努力应对挑战,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4.
全球价值链中的长三角制造业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制造业不仅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从事的只是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任务,而且在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占据的也仅仅是产业链低端的位置。通过垂直分工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长三角制造业必须谋求产业升级,向附加值高的上下游环节攀升,否则将面临被淘汰出链或被降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工贸易与出口顺差形成机制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唯实 《社科纵横》2007,22(8):54-55
本文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及出口顺差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一些措施,应用相关的数据对我国的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了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并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全球贸易,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加工贸易才是导致我国出口顺差增长过快的根源,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融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国际经济交往中,一般先进行贸易,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然而,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融合在同一基石之上的尝试,首推日本学者小岛清。他认为,国际分工通过对两者现实状况的观察,可以得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融合发展是国际经贸交往的新趋势。同时,这一发展趋势也带来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打破传统的隔离状态,从分歧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城镇劳动力就业是中国 2 1世纪前期所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最基本的途径。要正确处理产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注意借鉴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英国、德国的经验 ;调整和制定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政策措施 ,使中小企业成为容纳就业的最大蓄水池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动漫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东亚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日本建立了以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主,政府间接支持为辅的发展模式;韩国选择了国际代工与原创并重的发展模式;中国正向原创为主,国际代工与衍生品开发为辅的发展模式转变.根据国际分工的生产分离理论,在动漫产品制作前准备阶段选择国际合作制作方式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为促进东亚国家动漫产业国际分工模式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东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在转移动漫产品制作稀缺要素、加快动漫制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通过相互建立战略联盟扩大出口、合作开发动漫衍生品等方面开展国际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9.
曲泽静  毛子明 《探求》2015,(1):99-103
知识、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价值链分工将世界各地经济体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中,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及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产品内分工成为主要的国际分工模式,对核心或关键技术的拥有决定了国家(地区)竞争力的强弱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同类型价值链竞争优势的来源和价值链治理模式各不相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基于不同类型的价值链和价值链治理模式,本文探索增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肖剑桥  宋宪萍 《创新》2021,15(5):80-92
已有文献主要从产品内国际分工维度、全球价值链治理维度和中间品贸易维度研究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质是"中心—外围"的结构化,推动了分工地位的攀升,同时导致了分工环节的固化,需由低端要素驱动转变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治理是市场与非市场关系的综合运用,既推动了链条环节的升级,也导致了"低端锁定",需由被动嵌入转变为主动重构;中间品贸易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企业增加值的核心竞争优势,制造业企业吸收技术溢出易产生路径依赖,需由引进学习转变为自主创新.今后可从动态演化和层级累积的维度,深入剖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断层机理,阐明其存在升级断层、难以自动升级的内在机制,形成对我国制造业阶梯式升级的路径探源.  相似文献   

11.
孙佳  程娜 《求是学刊》2012,39(4):61-64
分工理论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分工是产业组织的存在基础和变动原因.分工发展是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泉,系统梳理分工理论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分工理论的演进对我国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也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熊晓琳 《创新》2008,2(1):50-53
发达经济体是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和三次加工产业国际转移的推动者,经济与外贸发展战略决定了加工装配活动的成效,出口导向战略是开展加工装配活动的必要条件,出于经济与政治的考虑,发展中经济体都选择了通过参与加工贸易活动而融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来。但是,参与加工贸易活动仍需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偏离这一原则的任何做法都不足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日机电产品零部件贸易发展概况、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类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揭示中日机电产品生产分工的历史演变规律及最新进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机电产品零部件贸易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其分工格局已经实现了由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的深刻转变。但是,中国在中日生产分工体系中居于价值链末端的地位依然未得到改变。中国政府和企业需采取大力培育规模经济、促进产品差异化、发展对日直接投资及高效整合产业链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中日产业分工的深化,并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协议性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不仅应该协调而且也能够协调.借助于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和进一步完善的世界贸易组织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组织形式的充分发展,通过实行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来协调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不仅可以扩大协议性国际分工的空间,避免比较优势陷阱,而且可以使经济全球化达到理想境地,使现实世界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发展各具特点,存在着较大差异.从东北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装备制造业发展特点的看,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在外部环境、思维创新、生产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上与珠三角、长三角差异较大,并从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经验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加强合作,明确分工.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以沈阳经济区为增长极,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民营装备制造业,强化围绕主机制造厂进行配套协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空间集聚效应是今后北京市布局和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市如何布局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问题。北京市内的制造业布局,主要考虑高技术产品制造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布局等两方面。针对外部的布局发展,提出了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要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紧密联系,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17.
张捷 《日本学刊》2007,(2):58-69
本文考察了日本制造业组织结构和国际分工模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形成了基于产品构造和要素禀赋差异的二元分工模式,这种模式将整体型构造的专用产品保留在国内,通过精益生产方式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将模块型构造的通用产品转移到东亚,利用该地区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本文还分析了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影响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其市场导向趋势对上述二元分工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添 《南亚研究》2022,(4):129-153+158
缅甸军方2021年接管国家政权并建立看守政府,外交出现了远近亲疏的差序布局,开始亲近俄罗斯、疏远西方。然而,这种亲疏关系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摇摆不定的,这体现在缅甸国内外多方互动过程中。缅甸军方接权后,执政者与反对派竞争的不仅是国内合法性,还有国际合法性,主要体现为竞争所代表国家的合法政府身份、海外利益与价值共识的承认与默认。在国际合法性竞争过程中,执政者在与挑战者不同强弱力量对比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左摇右摆状态下维持外交主动权。该布局主要表现为与俄亲而不近、与中印近而不亲、对东盟依而不靠、与西方疏而不离。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服务化正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一个新趋势,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从国际比较看,总体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产出落后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但中国制造业服务导入比例正逐步上升,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全面,服务业务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制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制造企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服务化的战略认识不足、核心能力缺失等内部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服务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人才支撑不足等外部环境同样不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要树立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选择潜力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技术基础;推动服务业创新,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生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分工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求是学刊》2018,(1):59-68
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伴随中国经济进入全球产业分工的过程,东北地区嵌入全球生产分工尚不充分,这种不平衡可能是东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相对滞后区域的重要原因。文章着眼于此,将关注点放在东北地区目前的产业间分工协作情况以及变动趋势上,基于产业关联和贸易流出视角,运用Antràs提出的行业上游度测算方法,对东北地区产业关联的动态结构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区域内产业关联尚未有效形成,制约了东北区域整体市场的深化;分产业来看,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没有充分实现在本地区内的价值创造,制造业在全国分工深化程度不足,同时缺乏内生技术创新型新动能新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