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三虎 《探求》2011,(1):14-18
广佛肇经济圈合作发展程度取决于产业协作深度,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成为三地未来区域合作新亮点。要利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这一契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作为提升广佛肇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广佛肇三地要坚持错位发展,提高整体性区域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在新能源、环保节能、新材料、新医药、农业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共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价值链。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主导作用,将国有大型优势企业培育成未来的先导性产业与支柱性产业,是"十二五"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国有经济具有的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基础服务、技术示范、控制支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功能,也为其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自然是国有企业,这一点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总体性、战略性、创新性、缓启性、风险性和高投入的特性,由此可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要有辩证的思维。对若干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考察,发现有产业过度趋同、互不协调等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产业发展的区域统筹协调的必要性。运用数学模型对产业、领域、项目进行选择评价,可以为我们提供区域产业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区域配置与国家配置、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循序发展与跨越发展、产业发展与市场培育、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产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与生活方式调整、产业发展与风险规避、产业发展与政策导向等10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兴产业的战略性体现、相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兴产业一直是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和主要方向,在国际竞争中承担重要作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给世界各国很大的影响和启示,也拉开了全球新一轮竞争的序幕.我国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选择新兴产业,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这个角度讲,新兴产业在我国往往又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东北三省也同全国一样,借助国家有利的宏观政策,将新兴产业发展置于战略发展之中.但还应该看到,把新兴产业真正培养成战略性主导产业,在市场、成本、技术、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并需要多方采取办法和措施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5.
王瑞华 《学术交流》2012,(7):106-10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黑龙江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因此,必须把它作为统领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心环节。鉴于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着技术创新的制度化严重缺失、产业结构不合理且难以调整的实际,突破这样的关键性障碍,应重新审视和科学评价全省产业发展的成败得失,转变思维方式、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好产业选择和定位。  相似文献   

6.
《探求》2020,(3)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州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复工复产阶段推动广州经济"行稳致远"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规模、创新平台、重点项目、区域合作、产业集群、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集群影响力不高、旗舰型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端人才集聚程度不高、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广州要围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优化金融和人才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征 《创新》2014,(3):16-20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昭示着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同时大力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以体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以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演进的内生动力,从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突破辽西北,作为辽宁省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朝阳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性转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现实的可能性。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位于朝阳市龙城新区(朝阳市西部产业新区)的新能源电器产业基地,感受了一个新兴产业基地的快速崛起对城市转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产业是中国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之一,也是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市也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产业,颁布了一系列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政策规范,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产业提供了较多的资金支持,满足了北京市新能源产业的一部分融资需求。然而由于新能源产业起步晚,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水平不足,缺乏产品多样性和质量保证,存在市场需求不足、缺少持续稳定的市场拉动这一问题,进而导致新能源企业常会陷入融资渠道少、政策支持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等融资困境。基于此,本文在对影响北京新能源产业融资的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银行信贷、政府支持和企业自身等影响北京新能源产业融资的因素,得出银行贷款是新能源企业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政府对企业资金的供给对企业融资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企业现有的融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后续融资模式的选择等结论,并据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以来,发展战略性产业成为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选择.战略性产业应当具备三个特征:该产业政府能够培育比较优势、该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收益、该产业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中国大都市圈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重要力量,是国内高端产业的集聚地.中国大都市圈的战略性产业政策包括地区发展政策、产业环境政策、普惠性政策以及定向性政策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11.
李强  郑江淮 《创新》2011,5(6):49-54,12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取决于其所处的技术环境。因此,很有必要从突破性技术创新来分析我国拟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李萌  邓曦东 《创新》2014,(2):17-20
中国正处于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来自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日趋紧张。《"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包括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缓解能源约束,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促进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在新形势下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把云计算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云计算的研发与示范应用.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云计算也将全面助力党校信息化建设,它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党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而且还将全面推动党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5):32-37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重大战略选择。一个地区只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完善的技术链是支撑产业链形成、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实现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在浙江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技术链与产业链之间存在严重失衡:一方面,技术链中核心技术与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链与产业链相互脱离。本研究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省台州市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台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和产业链融合机制以及实现路径,以期为同类三线城市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也就是进入新的起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由外转内,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与此相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应该由外需型结构转为内需型结构。产业结构定位就要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通过产业创新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内需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创新和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杠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淘汰过剩产能。产业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来亚红 《创新》2011,5(3):47-50,127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共同选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界定应突出"战略性"和"新兴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战略导向性、综合创新性、高速成长性、多重风险性、时空动态性、国际开放性和绿色低碳性等7大特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经济、产业和资源等基础条件、科技创新条件和体制、政策和法制等保障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高杰  田雨 《创新》2014,(4):14-19
文章基于FP&S模型建立了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和两次测度方法对武汉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武汉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技术存量、研发人力资源投入、产业产值增长、联系质量、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影响,并在上述测度结果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点精撷     
中国新工业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战略韩民青在《山东社会科学》2 0 0 4年第 1期撰文指出 ,新工业产业具有完整的生产体系 ,主要包括信息智能产业、纳米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产业、太空产业、先进制造产业等。作者在详细介绍了这些产业的内涵与特征、新工业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框架,认为产品创新是引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利润率的特征影响资本运动,推动产业内涵型发展、外延型发展、蜂聚式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的理论判断得到了印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过程和制约性因素。基于这些讨论,我们认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着力扩大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高效的要素资源,围绕产品创新构建科技支持政策体系,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合理有序地把握政策进退时机。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择适合的古诺和斯塔克博格模型,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这两种模型达到纳什均衡时并不是社会总收益的最大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其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内外环境或条件,绝不可能通过低水平的、盲目的规模扩张来实现,而应在政府宏观产业战略布局、前瞻性规划指导下科学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