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缩小了城乡、工农之间的差别,活跃了城乡市场。乡镇企业的不断振兴,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最现实的道路,充分发挥了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用,为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估计,到2000年,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将占40—50%,成为我国经济的半壁河山。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研究曾永寿近年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动,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它不仅引起农村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使我国农村由落后的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向以工业化为主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而且,开始冲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改善和...  相似文献   

3.
“六五”期间,我省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促进了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向多层次的综合发展,推动了我省的经济增长。乡镇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发展将对“七五”计划的完成产生巨大影响。为此,本文就乡镇企业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 作为新生事物的乡镇企业,不可能不存在着自身的弱点,正视这些弱点,则是促使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谈到乡镇企业的弱点时,通常的看法是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较低,专业人才少、资金短缺、后劲不足等。从直观来看,这样概括有其道理,但从我省实际和更  相似文献   

4.
(一)中央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对乡镇企业所作的总结和赋予的使命,标志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王春雷 《晋阳学刊》2013,(3):135-140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巨大的吸纳作用.乡镇企业在数量上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占绝对优势.在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上,乡村企业仍占半壁江山.在企业总产值方面,乡村企业的主体地位仍不可撼动.不同行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且不同行业吸纳力的变化趋势也不相同.随着乡村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逐渐减弱,并最终丧失了对劳动力海绵和蓄水池的存储作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溢,最终产生了席卷全国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化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实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意见》中提出的,积极推进“三个创新”,切实搞好“四个结合”,努力实施“六大工程”,都涉及到发展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问题。因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乡镇企业实施“二次创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迅猛发展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乡镇企业已面临诸多矛盾和困惑。“二次创业”是乡镇企业再度崛起的必然选择。“二次创业”就是根据乡镇企业的环境特点和自身发展水平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其目标是提高乡镇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主要内容是进行结构调整优化 ,战略重点是主攻农业产业化 ,发展“龙头企业” ,实现主导产业的更新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紧跟党中央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布署,先后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等一系列壮举,这一系列突破性改革,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改变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使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的“两个转化”,从而真正在我国实现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的结合,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差距,对单项突破,缺乏总体系统把握的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农业与乡镇企业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据有关方面统计,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9万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0%,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36%,乡镇企业现有职工1.2亿人。他们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虽然仍属于农民阶级,毕竟同传统的农民不属同一个阶层。作为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它繁荣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来,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5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约230多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乡镇企业上交给国家的税金,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0%,安排农村劳动力420多万。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由于忽视环境保护,也产生了不少环境问题。一是乡镇工业的“三废”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温州市某两个小镇一度办起了二百、三百个电镀厂点,电镀污水四处横溢,污染了河水、井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四川农牧业的最大生产基地,是全省农业经济的主体区域。1984年,丘陵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的63.5%;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7%,其中田和土的面积分别占全省田和土的面积的60.4%和53%。几种主要农牧产品分别占全省同类产品总产量的比例是:粮食占62.5%,棉花占98.3%,油料占61.4%,糖料占66.4%,麻类占82.7%,猪肉占63.6%,蚕茧占87.5%,水果占72.6%。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61.6%,乡镇企业产值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1.8%。以上数字表明,丘陵地区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促进丘陵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四川“富民、升位”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乡镇企业经营项目准确选择的重要性1、立项准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九年来,我国乡镇企业每年以20%的速度稳步持续向前发展。1986年总产值达3540亿元(相当于1969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8%。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因此乡镇企业立项准确,才能保证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2、立项准确,才能生存和发展。“抓准一项产品,振兴一家企业”、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国“复关”虽然暂时受阻,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市场的开放是必然的,国际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仍将与世界贸易组织并行一到两年,我国仍在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复关”)做积极的努力,一旦我国“复关”,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乡镇企业也不例外。因此,认清“复关”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对于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复关”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影响“复关”对我国乡镇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复关”后,由于政府将大…  相似文献   

14.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迅猛的速度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农业的产品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城乡关系,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不断增加,成为一支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极不平衡。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已走上了依靠科技之手敲开世界市场大门的集约经营之路,而多数地区的乡镇企业仍处在粗放经营的状态,经济效益差,发展的步履艰难,甚至有些乡镇企业中途夭折。  相似文献   

15.
国外权威人士认为,乡镇企业是发展中国经济的“秘密武器”。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时期,中国经济则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乡镇企业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正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向“半壁河山”迈进。事实证明,大力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面向21世纪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知识化。乡镇企业作为库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已经进入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走内涵发展道路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的转折时期,调整乡镇企业结构,促进库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库区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总产值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900元,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农村经济形势很好。然而也应看到,近两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人口不断增长,耕地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镇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 ,主要体现在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载体 ,发展乡镇企业为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同时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点 ,它的发展有利于城、镇、村科学规划 ,为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乡镇企业作为农户与市场连接的纽带 ,它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所要求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创造条件 ;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保证。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态势。然而,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却发生了不同的趋势。农村的改革,使农业和乡镇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农村教育事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以至教育出现“危机”,人口挂上“黄牌”。反过来,又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20.
甘肃乡镇企业产业进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惠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农村经济发展差异,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又根本上取决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和质态进步,它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应当是同质共生关系。一、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