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化课程结构增强专业活力──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结构改革探讨钟熠课程结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增强专业活力,培养“通用型”、“复合型”人才,课程结构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  相似文献   

2.
美国已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多层次、不平衡。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我们目前应采取对策发展经济,具体体现为: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技术密集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密集程度,积极培养“新增长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注重人才培养,走“科教兴国”之路。  相似文献   

3.
推进延边州对外经贸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当前十分有利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提高素质,促进对外经贸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其具体措施有:搞好综合经营,提高企业面向市场的能力;加强联营合作,增强企业活力,壮大经贸主体,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企业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1 如何真正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企业界近几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要研究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企业活力的概念。“企业活力”是从一般生命体的“活力”引申而来的。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特殊的生命体,也可有活力。“企业活力”即企业在市场与社会存在、发展的较强生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在较高水平上的有机结合,包括产品竞争力、市场应变力、科技开发力、效益创造力、资产增殖力和人员凝聚力、进取力等。它同样是相对、动态的概念:在不同企业间,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都会存在活力有无、强弱、趋增趋减的差别。只有“英雄牌”,没有“永生牌”。这是每个企业活力状况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5.
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对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完善,并以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整体、行业领域和个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比较分析证实,构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从完善创新组织管理结构、转变管理思维、增强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避免产生趋同,实现产业升级,选好主导产业,配套好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是优化县域产业结构的总思路。因地制宜,培育一些具有相对优势、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名牌效应的产品,是优化县域产品结构的可行方案。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这个第一产业的升级、二三产业化的进程中来优化就业结构。加快县域内的国企改革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是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所应当着力搞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增强企业活力需要标本兼治,根本出路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但是转换机制的现状不尽人意。深化企业改革应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关键,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使企业真正做到“四有”,同时要加速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企业家队伍,建立健全各种经济立法。  相似文献   

8.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李新平增强企业活力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但对企业活力的涵义理论界众说纷坛。“企业活力政策说”认为,企业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如该企业政策正确且被企业充分利用则其具有活力;“企业活力要素说”认为,企业活力由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央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启劲,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搞好高校“两课”教学关键是加强实效性,实效性是“两课”教学的生命线。加强实效性要坚持一个原则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以“两课”教学体系性、逻辑性为主向以“两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为主的两个根本转变;抓住三个关键性环节,即: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决定了它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企业这一微观主体来说,就是培育企业的成长机制,提高企业的素质与活力.增强其整体竞争能力,以便从基础上优化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理顺经济关系的关键,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重心。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深化企业改革“要以转换企业经营机构为重点,搞好企业自身改革,在经营决策、机构设置、内部分配、劳动用工等方面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权……。”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深化企业改革所必须解决的内部深层次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缺乏自主经  相似文献   

13.
理顺国家与企业产权关系的对策思路方大浩一党的十四大强调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目前,就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基本体系应包括:科学决策机制、权力平衡机制、综合协调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监控评价机制。高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存在着诸多内在障碍,为此。高校要通过改变管理理念,建立有序的组织结构,实行分权管理,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等途径,去推进内部管理体系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成效以及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总体目标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今后深化改革的重点,将会适当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处理好全民所有制经济体系内部的关系,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并围绕着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目标,协调配套地搞好企业、税收、财政、金融、投资和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二是进一步搞好计划体制的改革,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进一步搞好同以上两方面改革密切相关的物价体系和物价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领导班子能否做到“谋大事,促发展”,将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抓住机遇,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高校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提高领导班子“谋大事,促发展”的理论素养和战略思维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增强领导班子“谋大事,促发展”的科学决策能力;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激发领导班子“谋大事,促发展”的机制活力;统筹学校发展战略,在树立领导班子“谋大事,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阐述了WTO对我国期刊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及我国期刊产业发展的相应战略措施。研究表明,WTO对我国期刊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国企业和资本将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原有的期刊评价体系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国期刊的办刊规模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应对这些影响和冲击的有效措施就是大胆进行相关的结构调整。具体措施为:以建设“期刊方阵”为核心逐步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办刊效益为核心逐步优化技术结构;以提高刊物质量为核心逐步优化稿源结构;以提高办刊活力为核心逐步优化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8.
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微观经济活力的增强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必须以宏观经济的平衡为前提。因此,在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加强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持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企业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就没有活力和动力,就成为僵化的经济机体,这就是所谓一管就“死”;而要使企业有活力和动力,就必须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但当给企业  相似文献   

19.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有利于高等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我校全面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在创建工作中体会到充分认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是搞好教学评价的前提;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关键;整体建设是水平,特色建设是活力。  相似文献   

20.
搞好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 ,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 ,而且也是一项政治任务。“邓小平理论”课教师又是“三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是搞好“三进”工作的关键。为此 ,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找准切入点 ,通过“活用教材”增强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针对性 ;二是选准突破口 ,通过课堂讨论 ,增强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