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阶段,教师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能让教师更好的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2.
孔庆娜 《现代交际》2014,(5):144-144
师幼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平等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翻译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构建出了翻译活动中多个认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为翻译的主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选取《远大前程》的两个译本作对比,通过具体的语言层面的分析,揭示在翻译过程中作者与译者,以及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表明翻译过程是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过程,每个主体都不容忽视,且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4.
师幼关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与儿童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儿童在30个月左右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幼儿园,由此也建立了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即师幼关系。幼儿每天在幼儿园中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教师,他们每天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比他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因此,幼儿与教师之间结成的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身心等方面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大众化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强调二者的主体间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以及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的客观要求。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共同提高的原则、尊重群众主体的原则、平等互动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丁洁瑶 《现代妇女》2014,(6):286-286
对翻译的主体研究,经过了从译者主体到以原作者、读者、译者的多元主体。主体间性为翻译多元主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阐释学视界融合理论为怎么处理好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理论的研究,认为译者要不断检验、深化自己的视界,走出自己的封闭的视界,站在原作者的历史视界上对译文进行阐释,并最终达到读者、原作者、译者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7.
刘晓虹 《现代交际》2011,(10):151-151
依恋是幼儿早期社会性的开始,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想谈谈幼儿园的师幼依恋,文章主要探讨了影响师幼依恋的类型,以及如何使幼儿和教师之间更好地建立一种科学安全的依恋。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教与被教、指导与被指导、批评与被批评、安排与被安排的关系,毫无平等对话可言,即使有交流,那也是在"师道尊严"控制下的"交流"。而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开展,建立现代优质的师幼关系是大势所趋。而自由平等、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才是现代优质的师幼关系。本人主要从创设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创新理念、因人施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三方面来阐述关于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策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主体间性理论为实现由传统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在该理论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的主体间性转向三方面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叶凌燕 《现代交际》2011,(5):133-134
师幼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幼儿之间不断交流、沟通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幼之间互动的手段与策略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教师与幼儿的内在思维必须有外化与表达的途径。互动的手段与策略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尤其是教师的手段与策略)。在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就以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互动手段与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肖中瑜 《职业时空》2009,5(3):31-32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主体间性道德观论证了对话、理解和共识的可能性,找到了多元主体获得内在统一性的根据与现实途径。主体间性道德观的生成与彰显成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理论是哲学界新的哲学理论,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篇文章致力于分析主体间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忠实"作为翻译标准历史悠久,然而,其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手段可操作性并不强。翻译各个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译文和原文间的文本间性和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间性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复合间性,这使得"忠实"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境界,译者可以为之不断努力,却永远也达不成这个目标。不过,既然翻译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制约,那么,他们也就必然受到伦理约束。因此,从伦理角度重新构建翻译规范就十分必要了。实际上,伦理框架完全可以胜任翻译标准的构建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向主体化、多元化等转变。"主体间评价模式"主要基于建构学习、主体评价取向、生成性教学、语文阅读主体间性等多种理论而形成的评价类型。"主体间"即师生间、生生间、师本间、生本间。它的应用符合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积极顺利地进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从古典发展到现代,关于主体性的探索已经步入了新的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由认识论的哲学转向了语言哲学。这一转换过程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表明西方哲学由主体性的哲学向主体间性的哲学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后现代哲学。尤其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间性的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关于主体间框架的建构也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主体间性的讨论存在于西方很多哲学流派当中。可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由于其本身理论的局限性都不能够对此进行真正全面科学的说明。这也是西方哲学发展至今所面临的一个困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哲学能够为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环境创设是一种注重幼儿参与、师幼合作的环境创设新方式,可以实现让幼儿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动中教育的教学目标,对幼儿园、教师和幼儿都有着十分特殊的价值。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幼儿园环创形式单一,主题创设内容陈旧;幼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创设缺乏创造力;幼儿参与度不高,合作体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在系统分析这些问题后,笔者提出幼儿园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创参观、学习和培训;教师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创设,不断更新创设主题与内容;培养幼儿参与合作意识和环创能力,提升幼儿参与体验等解决策略。以期为参与式环境创设提供参考,促进幼儿园环境创设不断发展,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提供平台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与热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等学科关于主体间性思想的研究及其反思为主体间性问题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转型、创新视野及其研究领域创设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对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认识的深化及其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也从内部刨设了主体间性问题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华 《职业时空》2009,5(1):99-100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进一步树立互主体意识、调动两者的积极主动性、合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移情能力等是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绿色信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然而这个经济杠杆却没有发挥其最大效力。本文针对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异化的特点,运用主体差异性理论对其深层原因进行分析,明确绿色信贷关系中各个主体特点以及联系,以探求各主体间行之有效的内在规则。本文还采用利益协调机制,对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进行剖析,为利益冲突的协调提供理论基础,以探求绿色信贷政策异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