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工物的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毅 《晋阳学刊》2005,42(6):62-65
人工物必须经过产业化过程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人工物社会化的背后所反映的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当代哲学必须关注产业问题,只有形成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整体性研究才能更准确地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人工物理论 ,结合分析科技实例 ,通过对人工物在技术、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分析 ,以及对环境破坏、产品失稳事故、与生物自然化的矛盾、全球产品的相似性等考察 ,揭示了现代人工物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物体系》是鲍德里亚在1968年发表的专著,是其学术生涯的起点.该书主要通过功能性系统与边缘性系统两个向度,来分析物是如何在现代社会自成体系的,并立足于物体系的理论基点透视现代社会在物体系的消费意识形态话语笼罩下是如何逐渐成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王晓朝教授的新著《基督教与帝国文化》中文版由东方出版社正式印行,该书的英文版由荷兰莱登的布莱尔学术出版社(E.J,Brill Academic Publisher,Lcidcn,Holland)出版。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古希腊哲学和早期基督教神学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向来留意这两个领域的学术动态,与王晓朝的来住亦历时已久,对这部专著作一些评论应是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5.
拜物逻辑的批判:马克思与波德里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1818—1883)与波德里亚(1929—2007)是分处两个世纪的两位思想家,尽管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与哲学主题不尽相同,从两者的著述中也可明显觉察到研究方法的差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社会批判的题域和靶心,即对拜物逻辑的批判——不是对碎片式的拜物形式的批判,也不是对一般感觉形态的拜物现象的批判,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哲学历史观和人学观念,综合性地运用社会科学体系框架内的若干方法,对工业文明发端以来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的揭示、反思及其追问。"物化—幻化—异化"乃是拜物逻辑的内在模式。波德里亚对拜物逻辑的批判和解读,反映的正是马克思关于货币化生存世界哲学批判的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6.
郁振华 《中国社会科学》2023,(4):122-143+207
康德积极回应17世纪科学革命,提出先验哲学的方案。先验哲学区分显象和物自身,认为人只能认识显象,不能认识物自身。当代哲学已大大超越先验哲学:围绕对科学革命的回应、两种性质理论、两个物自身概念以及如何通达物自身等四个方面,便可看清这一点。为深化这一方向的探讨,有必要引入新的问题意识,并尝试阐发一种切换论实在观。切换论实在观区分意义贫乏的物自身和意义丰饶的物自身,并主张将运思的焦点置于后者之上。立足于切换论实在观以及它所蕴涵的视角整体性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怀特的能量文化说在揭示文明演进机制中,不如小尺度的人工材料替换机制来的精细。材料文化说可以解释人类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的文化演化机理。人工材料的演进与人类运用知识(文化符号)和能量,逐步打开物质结合能使其发生丰富人工物的种类和数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从人工物材料演进的历史资料看,人工物经历了自然物时期、冶炼物时期、冶金物时期、高性能材料物时期的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度反映了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对“物是什么”的回答历来是哲学家聚讼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产生分歧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从人和物的关联活动出发,认为物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历史性对象。立足于此,马克思不仅批判了传统哲学见物不见人和见人不见物这两种对物的主流理解,还深刻揭示了物之为历史性对象的存在论根基、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对物的对象性本质和历史性生成的分析为基础,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物,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运作机制和建构原则,为克服因商品导致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关于人工自然的研究是自然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特色之一。通过对人工自然理论研究的溯源和分析,我们认为,人工自然可以而且应当放到元哲学高度进行研究,即从"人工自然的哲学研究"上升到"人工自然哲学"研究。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可从人工自然本体论、人工自然认识论、人工自然价值论、人工自然文化论和人工自然发展论五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海德格尔与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的分析 ,揭示了马克思的批判思路如何在海德格尔与鲍德里亚那里 ,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海德格尔与鲍德里亚虽然在理论逻辑上加深了批判的力度 ,但他们却无法建构一条现实性的解放之路。这也是我们从马克思哲学出发 ,面对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物"的分析:从马克思、海德格尔到鲍德里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仰海峰 《东岳论丛》2004,25(2):20-26
从马克思、海德格尔与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的分析,揭示了马克思的批判思路如何在海德格尔与鲍德里亚那里,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海德格尔与鲍德里亚虽然在理论逻辑上加深了批判的力度,但他们却无法建构一条现实性的解放之路.这也是我们从马克思哲学出发,面对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被译介过来的思想。在译介过程中,物被"当仁不让"地对应了西方哲学的物(matter),因此它既是一个汉语词,又是一个外来词。但互为异度的文化传统并不会"先天地"有彼此对应的语词概念,因此物是两种文化意蕴交叠的概念。汉语里物最初与色——牛关联,偏重视觉——意象,与西方的物存在物象之道和物质之学的区分;另有"大共名"与"类"之义,其隐喻在于维稳和保守伦理秩序,与西方存在历史之无、有的差别。物在文化上的相异,使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既有趋从追赶上的教训,也有独到开衍的余地,但惟其不可被简单化约。  相似文献   

13.
近日,我校赵国栋老师的学术专著《茶叶与西藏——文化、历史与社会》一书由西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计47万字,50多幅珍贵照片。该书在作者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学视角西藏传统茶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CSH059)结项成果基础上充实完成,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维视角深入全面地展现了西藏茶文化。全书史料丰富,尤其使用了一些茶叶间谍资  相似文献   

14.
对物的观察与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的重点。人类学通过分析物讨论人们的行为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结构等。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学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与挑战,而对物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人类学理解全球化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费正清先生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有上海译本与北京译本两种版本,都是分为两大部出版的。该书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华民国史的最权威性的专著。该书的体例为分专题编纂的,基本上是每章一个专题,各专题大都是由国外对民国史中的该专题最有研究的专家、最著名的教授撰写的。该书不仅在整体上以专题研究的体系反映出学术上的较高水平,而且运用了大量国内外的第一手资料和参考了许多专著。该书的翻译出版,对于我国学术界研究民国史,无疑是有启发和促进作用的。但是作为这样分二部编撰的合计二十六章的大型专著,各章的研究水平难以取得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历史是史学界强烈关注的研究范围,通常由历史学者来完成其研究使命,然而,社会历史领域广大,内涵深厚,远非一个学科所能涵纳.如果将视线移向其它学科,我们会发现,许多非历史学科的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之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近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文化与社会>就是一部兼涉社会历史的学术专著.该书作者曲金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研究,但他的兴趣却从海洋走向社会,通过海洋文化所覆盖的范围来巡视社会历史,找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社会史研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额外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探索矛盾问题的新思路———评《物质·意识·场》□林可济《物质·意识·场》作为对“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是一本在许多方面富有新意的学术专著,由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9月出版。该书作者任恢忠同志是一位专职的林业科技工作者,但他爱...  相似文献   

18.
萧汉明 《江汉论坛》2007,(2):141-142
学术思潮是学术史的主流、思想史的灵魂、时代的旗帜.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思潮,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培植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禀赋,是事关中国文化在21世纪如何复兴并与世界文化兼容互利的大问题.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中国学术思潮史>丛书.该书由尹继佐、周山主编,凝聚了众多资深学者6年多的心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很少有人研究"物",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也无人专门作此研究,但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关于物的论述,虽较分散,但内容丰富.天地万物、气化万物、圣人创物、百工开物、物阜民安、君子爱物、格物致知、重己役物是其主要的内容.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对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克服物本主义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象构成前提的时间—空间统一体并不是现成的,而是人类认识生成的结果,是传统引导和理性论证的结果。时间—空间统一体的概念只有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才形成比较严格的规定:基于辩证法的互相限制的关系,即表现为内与外的对立上。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可以理解不同形式的物及其空间表征:自然物、艺术物和技术物并不仅仅是物的类型划分,更有"先于"的意思。"先于"意味着逻辑批判的顺序,对前者的批判总是引出后者——对自然物批判的反思引出了艺术物,对艺术物的批判最终导致技术物的出场。空间表征则意味着空间价值的顺序。以切近人的空间性规定而言,这种价值性表现为技术物优先于艺术物,而艺术物优先于自然物。技术物相比艺术物和自然物更能带来与人相关的空间性规定。通过技术物,我们对人类此在的空间性本质有了本真的把握。人类"此在"借助现代技术物,将自身本真地释放、置入,并生成移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