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乡镇企业属于“准现代部门”,它的迅速发展导致我国出现了逆向发展的二元工业结构。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从农村的进一步工业化以及全国工业的现代化看,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来加快乡镇企业向“现代部门”的转化。结构调整实质是变革旧体制的过程,因此深入改革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推进城乡企业的紧密型结合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村工业是中印两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986年中国乡镇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五倍多。从1973-74年度到1984-85年度,印度乡村工业和小工业的产值也增加了1.5倍。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七五”计划还规定,乡镇企业总产值到1990年要比1985年增长一倍。印度计划部长马德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改革问题,其战略基点是一致的。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正确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在具体方式、途径和做法方面出现了失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找到了实现这一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他强调发展生产力、改革人民公社体制,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并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等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近代化过程中,都出现过城市发展而农村没落的景象。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不仅遇到了农村萧条问题,还出现了发展农村工业解决农民贫困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主要观点,各种观点的实践结果如何及如何评价?研究这些对形成和发展关于国农村乡镇企业的理论不无参考价值,本文即在此方面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5.
多元城镇化道路与中国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益龙 《创新》2010,4(1):5-10
要推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跳出农村,从城镇化进程中去谋求农村发展之路。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将促进农村实现质的飞跃和发展,因而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国的城镇化可以选择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其中主要包括通过新农村建设而推进的乡村生活方式——城市和乡村集镇化,以及通过制度创新而推进农村劳动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多元城镇化将促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农村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经济振兴的根本出路目前,对如何振兴我省农村经济的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根本出路。第一,发展乡镇企业为加速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改变我国城乡经济的传统格局开辟了现实的发展途径。我国工业化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是,由于工业集中在城市,使城市越来越大,包袱越来越重,资金、能源和运输越来越紧张,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越来越大。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如何搞工业化、现代化,没有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发展途径。依托城市搞工业化的结果,造成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基本经济格局。因此,“以农业为基础”这句话,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务农了。1978年  相似文献   

7.
论乡镇企业发展的地位及对策张华,王宏伟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是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划时代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早在1987年就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发展重心由“镇”到“市”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人们注意到, 浙江省在小城镇发展成绩灿然的同时,出现了村镇建设遍地开花,以致过密、过散、过小的局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后患,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也陷入低水平循环的泥沼中。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规律看,这一现象预示着小城镇的发展进入到关键性的转折点上———“二次集聚”,即在初始阶段就地扩张, 分散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分化和重新组合,转而向具有要素集聚优势的区域———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集聚。我们认为,浙江省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当务之急是:认准问题症结,明确发展阶段,调整发展战略和构筑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城乡融合中赋能乡村振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斐然,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突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机遇,这就要在融合发展中强化以城带乡、赋能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聚集城乡互联互通的农村“新基建”动能,释放资源要素城乡对流的市场动能,激发城乡主体合作共赢内生动能,把握城乡人口流动规律的价值动能,激活城乡体制一体化制度动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作出修正,认为近代农业经济存在过密化现象的条件是小农劳动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为落实和推进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西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主要通过国家转移支付等方式在政策上进行大力推动,目前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西藏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总体生产环境的影响,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仍然滞后,而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遇到了巨大挑战。本文对西藏乡村青稞农业稳定性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青稞农业是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青稞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实现青稞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西藏乡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坚持了生产力起决定作用和生产力标准的观点,作出“三个有利于”衡量标准的精辟概括,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将引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迈向21世纪,因此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现实意义十分重大,它为当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的兴起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广州市芳村区来讲,1988年到1997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区乡镇…  相似文献   

13.
萧洪恩 《阅江学刊》2022,(6):116-126+170-17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明确了乡村如何振兴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和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按城市化的思路来指导乡村振兴的问题。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乡村振兴道路的高度,并据此界定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构成部分。农村就地现代化并不局限于城市化,更不等同于就地城市化或城镇化,农民的就地市民化、农村的就地产业化等只是现代化的内容之一而非全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该“两条腿走路”:阵地在乡村,主体是乡民,主导靠政府,主道是就地实现的现代化,目标是城乡统筹的全国全面振兴与全面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者在一些学者所谓的“推力”和“拉力”作用下大量流出农村。流出农村的农民常常按月或按季度把收入寄回家,这对于提高乡村生活水平和推动流出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现有的研究和政策建议中,流动常常被看做是缓解乡村“剩余”人口(劳动者)压力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乡村乃至流动常被看做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它带来的更多是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观点显然失之偏颇。我们完全可以从更积极的意义上去看待农民的主动流动。  相似文献   

15.
规制与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发展宝贡敏朱允卫改革开放以来,放松农村计划性、行政集权性规制,引致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并表现为传统规制放松与乡镇企业发展层次相一致的特点。在当前,乡镇企业行为性利害关系微观规制、企业主体规制的转换及管理升级,则是中国乡镇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中,乡村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仍占固定资产总值的较大份额,但这一比重近年来正逐步降低.从数量上看,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乡村集体企业以外的村以下办企业的迅速增长.近年来,以推行股份合作制、组建企业集团、企业兼并、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拓宽与深入,使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但也引发企业转制的成本由谁负担、集体资产出售后收回的价值形态的资产如何经营管理、乡村集体企业转制后怎样解决企业社区性削弱等问题.乡镇企业的定义、作用以及作为一种特定的农村企业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策略研究梁兴文一、乡镇企业的现状及问题发展市场经济是大势之所趋,农村经济必须走向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科学技术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据统计,1993年我国乡镇企业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涛  李敬 《创新》2023,(6):55-6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备了坚实的制度和政策支撑。然而,当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任务依然艰巨,区域、城乡及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问题明显。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在城乡融合中促进共同富裕协同,在乡村振兴中提升共同富裕品质,在返贫治理中补齐共同富裕短板,让农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人口学会会员大会暨一九八四年年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下旬在温州市召开。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改选第一届理事会。现将学术交流的各种观点简述如下: 一、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问题广大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给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1)家庭性质的新变化,引起农民生育观的改变;(2)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抚养子女的物质条件更加充裕;(3)农村收益分配制度的改变,使原来行之有效的经济奖惩措施难以继续起作用;(4)劳动形式的变化,使农村工作中原来那套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状况。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央提出“对农村适当放宽一点生二胎的小口子,坚决制止大口子,严惩徇私舞弊的歪口子,少数民族规定一个适当的口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体现。并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许多新鲜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8,(5):15-19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西方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它主要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并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作出了深刻批判与反思。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绿色社会的构想。通过对绿色社会内容的深度挖掘,以及我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困境的深刻剖析,探索乡村"生态重建"的重要路径,建构稳定和谐、低碳高效发展的绿色社会模式。这对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