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的诗词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成为小说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诗词在表现艺术上着重于写实,与小说中散文描写的曲折隐晦的虚笔相交映,在诗歌写实的艺术上,小说吸取了前人的大量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作为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代小说,表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本文从其艺术风格中选取含蓄这一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着重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以及作者深受传统文化的哺育这两个方面入手,谈《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必然性.接着,本文阐述了《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具体表现.最后,本文指出了《红楼梦》含蓄风格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并进而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古典文学的杰出名著《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密切相关的。这成就,正是曹雪芹对我国古代文学心理描写的传统经验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一心理描写,就是艺术地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为了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一定要把人物外部动作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刻画结合起来。古代文论、画论  相似文献   

4.
论现当代作家对《红楼梦》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当代著名作家大都酷爱《红楼梦》,他们的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题材的承继;2.婚恋主题的偏爱;3.悲剧艺术的体认;4.人物系列的发展;5.艺术形式的借鉴.但由于对《红楼梦》自身的一些负面因素的误读和对其优秀成分未能全面地创造性地消化吸收,也限制了现当代作家的进一步超越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孙犁与《红楼梦》的关系.第一,《红楼梦》对孙犁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第二,孙犁在"《红楼梦》批判"运动中的独特表现;第三,孙犁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特色的独到见解;第四,孙犁作品对《红楼梦》的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2 0世纪 ,红学家对《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的各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和总结。鲁迅先生是对《红楼梦》思想艺术作出准确评价的第一人。《红楼梦》在悲剧结局、爱情模式、语言运用、塑造人物和叙述方式等方面的突破 ,充分表现了它在艺术上的独创性。《红楼梦》的艺术风格、高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就、独特的艺术结构和美学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前言《红楼梦》是一部形象化的封建社会衰亡史,是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诗词是这部小说艺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曹雪芹用以表现作品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为了帮助工农兵学员和工农兵群众阅读这部古典小说,我们编写了《〈红楼梦〉诗词评注》,从全书一百七十多首诗词中选取了一部分,加以注释和评述。由于水平所限,缺点错误一定不少,希望同志们提出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以其极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咏昭君诗对清代女性诗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红楼梦》咏昭君诗的悲怨主题和批判精神为女性诗人所继承,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女性诗人也有不少歌颂昭君和亲之功的诗作,这是对《红楼梦》和历代昭君诗悲怨主题的反拨,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肯定.在诗歌的呈现形式方面,女性诗人对《红楼梦》亦有借鉴.其系列咏史诗如《红楼梦》组诗一样,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明显增强,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而诗歌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提高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清代女性诗人的咏昭君诗接受现象,是《红楼梦》广泛传播与阅读下的产物,应该纳入《红楼梦》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以其极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咏昭君诗对清代女性诗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红楼梦》咏昭君诗的悲怨主题和批判精神为女性诗人所继承,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女性诗人也有不少歌颂昭君和亲之功的诗作,这是对《红楼梦》和历代昭君诗悲怨主题的反拨,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肯定.在诗歌的呈现形式方面,女性诗人对《红楼梦》亦有借鉴.其系列咏史诗如《红楼梦》组诗一样,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明显增强,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而诗歌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提高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清代女性诗人的咏昭君诗接受现象,是《红楼梦》广泛传播与阅读下的产物,应该纳入《红楼梦》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梦”是《红楼梦》的核心意蕴,也是宏著的重要特色.曹雪芹在书中写了大小33个梦幻,都是为表现“情味”服务的.在《红楼梦》中情与梦浑然一体,梦是情的派生物,它在讲述故事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艺术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拓展思想内容、深化作品主题方面发挥了其他艺术表现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