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这一巨著中表现出独有的进步的民族观.他认为华夷同宗,各民族应平等友好,并且为少数民族立传.  相似文献   

2.
心系西藏的发展和建设邓小平一直强调发展,他曾说: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重大成就都包含着他的心血。“十大政策”就明确地指出,西藏解放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1950年7月,邓小平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工作会议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强调,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事业,民族地区也应该改革。他说,“改革是需要的,不搞改革,少数民族的贫困就不能消灭,不消灭贫困,就不能消灭落后”。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条件不成…  相似文献   

3.
《决策探索》2009,(21):76-80
钱学森对科学的热情和惊人的创新能力总是给人梦幻般的感觉,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祖国、民族的热爱。爱国主义是钱学森创新的最大动力,在他身上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自信。  相似文献   

4.
《领导科学》2001,(4):44-45
在中东,战争与和平总是与一个人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叱咤风云近半个世纪的传奇人物--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为了巴勒斯坦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自己心中坚定不移的建国理想,他大半时间是乘坐着沙特国王赠送的小喷气式公务机在全球奔波,行踪不定.为了巴勒斯坦民族,他贡献了许多,也牺牲了很多.  相似文献   

5.
虽然曼德拉已经从公众政治舞台退出,但90岁高龄的他依旧是直言不讳的性格,正如他谴责津巴布韦总统那样直接。当了一辈子的南非民族斗士,很少人能像他那样豁达与宽容,迟暮之年他仍旧平静地生活着,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也活在世界的真实之中。  相似文献   

6.
国际 《领导文萃》2008,(21):70-73
虽然曼德拉已经从公众政治舞台退出,但90岁高龄的他依旧是直言不讳的性格,正如他谴责津巴布韦总统那样直接。当了一辈子的南非民族斗士,很少人能像他那样豁达与宽容,迟暮之年他仍旧平静地生活着,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也活在世界的真实之中。  相似文献   

7.
刘鸿生是上世纪30年后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抗战时期,刘氏企业尽管在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但刘鸿生为保护中国的民族工业,从经济上支持抗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资并创建企业,先后在香港、西南、西北地区建立了火柴企业和毛纺织加工企业等一系列企业.总体来说,刘鸿生的企业发展是成功的,他本人和他的企业都为抗战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成为民族工商业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家领导人     
在国家领导艺术方面,我认为,一个领导人是否称得上伟人或天才,只有看他是否为他领导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做出了持久永恒的贡献。根据这个标准,哪些人能在其列呢?  相似文献   

10.
卢作孚,一个堪称伟大、近乎完美的民族商人,生于艰困迷离时局,长于腥风血雨之中,死于春暖花开时节。他一生别无他求,只愿国泰民安,为此殚精竭虑,付出一生。与义愤填膺的革命党人不同,年轻的卢作孚把报国希望放在了兴办实业上。他说,凡白种人做得来的,黄种人都做得来;凡日本人做得来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秀山采访时,教师们提及民族中学王官文老师每天到操场陪同学生做早操,一坚持就是十年,言语之外洋溢着佩服及赞叹。采访中,他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厚厚的镜片和口头禅“少说多做”。透过镜片后的眼里装的是他的学生和他的教育事业;其次,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工会主席、党支部副书记,他说得少,做得很多。  相似文献   

12.
归还美人贞观之初的某一天,唐太宗很高兴,散朝之后请了门下省的副长官王珪等几个大臣喝酒。王珪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他也跟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在个人私生治方面,他也注重听取大臣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从来还没有一个国家凭借原生的民族文化征服世界,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人民当然希望自己视为国宝的华夏文化走出国门,去影响和引领世界。但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该如何走向世界,又该如何与世界他种文化接轨?小品大王赵本山的美国之行所遭遇的抵制,令人深思。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在文化走出  相似文献   

14.
陈嘉庚是20世纪海外华人的杰出代表,他以倾资兴学闻名于世,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不谋而合的。将陈嘉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的财富就是企业的财富,而民营企业的财富也不是自己的,这些财富得用来继续投资和发展、继续为社会创造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家也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必须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民企其实就是民族的企业,担负着民族的责任。——祝义才  相似文献   

16.
林涛  裴迎钦 《决策探索》2004,(11):79-80
托马斯&#183;杰斐逊被称为美国的民族之魂.他前后有60年的时间都在为美国的政治奔忙。他曾在上帝的祭坛上发过誓言:“永远反对一切对人类心灵暴虐统治的专制形式。”这句话概括了他曾经用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信仰与精神。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碑上,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如果没有20世纪30年代初期民族危亡压力.翁文灏会在地质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当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提供这样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刘金生 《决策探索》2010,(18):57-58
一、创新精神是时代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我们新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对教育的创新要求:“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清风 《经营管理者》2004,(12):11-13
王宏希望他的离开能创造出更多的受孩子们欢迎的卡通形象,和更多的同行一道去迎接民族卡通业的春天。 "曾经做过第一,现在要做最好",这是宏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