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是能够划分开的。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把某类词临时抓来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这是词类的活用;不是为了修辞目的,只是词义语法功能发生了变化,那是词的兼类。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较常见的语法现象。通过对词的活用,在特珠的语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使之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但由于词类的活用,情况较为复杂,在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运用中,存在着把"词类活用"概念外延扩大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古代汉语教材中"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具体体现,目的是把"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表达得更准确,规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二种不同类型的语言现象的本质,分析了它们的联系、区别及辨识的方法.并强调指出, 词类活用既是语法问题, 又与词义、语用等因素密不可分,必须从多方面考虑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浅论词类活用现象的实质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中 ,特别是先秦古籍中 ,词类活用的情况较多。近数十年的研究家一般认为 ,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 ,可以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这种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 ,即是词类活用。述其成因 ,则曰一是古汉语语法欠精密 ,一是词汇量小。笔者以为这种认识未为完备。本文以全面认识“词义”为基点 ,跨词汇学和语法学的研究范围 ,分析阐释了词类活用的实质 :词的理性义和语法义运动的一种未定型现象。造成词类活用现象的原因 ,本文根据文言的内在要求并联系修辞学理论 ,以为一般均出于积极的表达需要 ,是有意而为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人们对语言变异的追求,新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引人瞩目。文章结合对当代汉语新词语活用现象的调查,运用兼位理论从语义-语法角度初步考察了当代汉语新词语词类活用现象。依据兼位的分析方法,将语义-语法是否具有复合性作为判别词类活用与兼类的标准。在新词语活用范围的界定上,应该坚持从严标准,注意与其它非活用现象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修辞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类活用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应用甚广 ,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叹词、数词等都有多种活用方式。它能使用词形象鲜明 ,简炼紧凑 ,生动活泼 ,幽默风趣。本文试图通过词类活用的分析 ,探讨其特殊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在不改变该词词形的基础上,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临时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扩大了词语在意义层面和表达层面之间的弹性空间,增添了语言在词汇和语法层面的构建功能,是非常活跃的语法修辞手段。它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含蓄幽默,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兼类词很早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所谓兼类词就是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而且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通过兼类词与同音词、多义词、词的活用等语言现象之间区别的浅析,便可以初步确定兼类词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定义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定义在称呼此种语法现象时所用术语不同,尤其是“词类活用”的“词类”内涵模糊,所指不一;不能区分开活用与本用、兼类,常用的词频统计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所谓的词类活用的条件,只不过是拿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作比较的产物,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未涉及词类活用的范围问题,致使在其范围的确定上意见不一;把词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活用类型大都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反映了语言的连续性;汉语的古今演变又使活用的类型产生了新陈代谢,折射出了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认为:从语境的角度可以寻绎出“活用”这种看似不规则语言现象的规则,活用词由于语境中相邻语法成分功能的同化而“转类”。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 ,有些学者主张将“五四”以后的汉字离析出来 ,称之为“现代汉字” ,并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建立现代汉字学。从汉字发展演变和纯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五四”前后的汉字并无质的不同 ,将“五四”以后的汉字单独离析出来 ,称之为“现代汉字” ,理由不够充分 ;而作为“现代汉字学”研究对象的“现代汉字” ,应该包括汉字楷书全部发展阶段中的所有楷书字形 ,这也是现代汉字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词性标注上迈出了艰难而可喜的一步,不少地方很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该词典中词性标注现象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没有区别词与非词;(2)某些性质相同的词词性不统一;(3)把区别词归入形容词或名词,归属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王晖 《东方论坛》2006,(3):60-62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突出的地方: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词类;名词、动词,尤其是形容词下标注附类。同时,文章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属性词的确认;词类失标或标注不当;对某些三音节习用单位的词和非词的处理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加之互联网的促动,当代汉语与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接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广阶段。当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字母词是一个原型概念,根据字母词的概念原型,求证出字母词的4个形式指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字母词的15种基本形式。外文原词不具有字母词的任何形式指标,不是字母词。六百万字样本语料库共出现字母词6068词次;平均每种报纸每天出现144.48词次字母词。新闻语体中字母词的平均使用密度为0.711。科技领域的使用密度最高,其次是教育领域;再次是经济领域,军事领域和政法领域使用密度最低。字母词的使用密度和文章领域相关,和地域及报纸性质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实践表明,汉语词类划分存在词无定类或类无定职以及循环论证的问题。汉语词类问题源于西方语言学,印欧语言的词类是一种有形态制约的句法手段,汉语没有这样的形式手段。汉语词类是一种“赤裸裸”的意义类,由于词的意义与句法功能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关联,句法功能可以作为意义同类的验证手段。目前以句法功能为标准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法方便,这只是一个权宜方案。由于词类是词与句法结构的接口,汉语词类研究应该着力探寻词的意义与句法功能之间的关联,进而转向直接研究词与句法结构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近代汉语中的一种能产生新词语的模式———叠加式词语模。叠加式词语模可分成固定词后置型和固定词前置型两大类。固定性、独立性和能产性是其主要的特点。其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全国大学本科生增设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对于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高校所普遍采用的大班课状况,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就提高课程的有效性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古代汉语语法教学由于词类划分体系不一 ,在代词副词的归属 ,助词的取舍 ,量词是否设置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这就给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学带来不便。文章具体分析并探讨了近二十年来古汉语教材在词类划分上的分歧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进而提出代词、副词虚实的确立 ,助词、量词的设置不仅符合先秦文献的实际语言情况 ,而且可与中学文言文教学衔接 ,因而必须在高校教材中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19.
准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客观存在。语法方面准词句法功能不具有周遍性;色彩意义方面准词不具有多样性;语境方面准词对出现语境具有规约性和依附性。准词说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了该现象在语言中的定性问题,揭示了与标准词概念内涵的差异,拓展了词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