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将古老的中国强行轰出了中世纪的大门。由此,中国开始了步履艰难的近代化历程。关于近(现)代化的启动问题,美国社会学家M·列维将其分为“内源发展者”和“后来者”两大类型,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前者,近代化的启动因素来自社会内部,比如英、美、法等国即……  相似文献   

2.
东方和西方或西方和东方问题是学术界由来已久的问题。从指亚非国家的“东方”概念产生之日起,在这一问题上有两种观点:政治-意识形态观点和学术观点泾渭分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也相应地有两种态度,尽管这两种态度似乎并非彼此对立,但二者至少在本质上有明显的区别。“东方”这一术语出现在中世纪的西欧,与其说最初含有地理意义,莫如说含有非常明确的政治和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社会主义变革中的东方落后国家,必须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既是前者的理论要点,也是后者的理论支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只有全方位对外开放,充分利用西方文明成果,才能抓住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西方文化精神的整合——对中世纪文化的一种理解郭艳君隽鸿飞中世纪大约一千年中,教会使哲学的信念与社会的、政治的事务较后时期结合成更为紧密的联系,基督教逐步取得了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人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一直用“黑暗的中世纪”来指称。认为这是“一个思想低落到...  相似文献   

5.
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即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是当今中国以至整个世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不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思考这个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依附理论;而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学者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多视角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例如,影响极大的发展经济学,就是如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同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研究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上述理论在对“现代化”范畴的使用中t却出现了模糊和混乱,因而,如何准确地界定和把握现代化范畴不…  相似文献   

6.
关于印度封建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所在将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几个阶段,这种作法尚未被学者们全面接受。山西方历史学家尤其是社会史及经济史学家所提出的这种关于发展阶段的假说,实际上主要是以西方社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的。在他们看来,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因此在他们提出这种假说时,没有把对东方社会实际考察的结果考虑在内。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古代东方知识和忽视东方社会造成的。对于东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往往给戴上一大堆“停滞性”、“落后性”之类的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非西方社会的各种发展形态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理论界的空前重视。西方学者开始从各个领域和视角进行探索,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如韦伯的世界文明比较理论;帕森斯的社会演变和文化传播理论;罗斯托的结构变动理论以及“现代修正学派”和“强大政府学派”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非西方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予了新的启示。今天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将沿着整体论、决定论还是西方中心论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中体西用”到“中西合用”─—晚清统治阶级学习西方思想的变迁黄士芳近代中国是一个嬗变激烈的过渡性社会。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打开了紧锁多年的封建主义大门,中国始从迷顿状态中走出中世纪,继而踏上蹒跚的近代化道路。综观晚清的最后几十年的统...  相似文献   

9.
萨伊德在《东方主义》新版(1995)后记中.对东西方知识界有关该书的种种误读作了甄别,申明他对“东方主义”的批判并非就是反西方主义:同时,再次剖析东方主义、帝国主义的内在联系,并呼吁东西方平等对话,超越分裂,共同结束“东方主义”时代。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近现代史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四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现代史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四重关系乔清举把“传统”和“现代化”还原到历史过程就会发现,所谓“传统”,是近代以前的历史过程;而所谓现代化,其实是近代化,二者在英文里本来是一个词(modernization)。“传统”与“现代化”在西欧和东方有不同的关...  相似文献   

11.
自从古希腊人把位于他们东面的小亚细亚半岛称为“东方”以来,人类历史上就沿袭下来“东方”和“西方”这一对概念。不同时代、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东方”与“西方”,赋予它们以丰富、复杂的内涵。在思想文化史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一直被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它们2间既对立、撞击,又交流、融合。在冷战结束,意识形态对立日趋淡化的今天,文化的冲突有凸显之势。如何摆脱文化民族主义的诱惑,理智地处理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学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这是一个关乎下个世纪人类命运的大课题,不可等闲视2。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12.
亚洲价值或东方价值是近年来东西方共同感兴趣的一个热门话题。究竟有否大一统的静止的亚洲价值,抑或这仅仅从修辞学角度说才有意义?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不同于东西方流行观点的独特看法。在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否定有所谓“亚洲价值”后,作者还具体分析了日本和中国的有关价值思想,认为西方可从东方哲学中学到许多经济伦理学教益。本文对我们了解东西方价值研究的新动向,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涉及的范畴极为广泛,国内关于文化也有众多定义,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典型的东方古国,不仅存在着东方文化的共性,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也拥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点,这种特点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将着重从中西方“义”与“利”的思想、中西方家庭观念和英雄观念三个角度阐述中西方不同文化观念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扩张之势席卷大陆的社会学界,尤见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向东方的蔓延和浸润。作为“社会工作名著译丛”之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发行的《残疾人社会工作》(Rothman,JC著,曾守锤、张坤等译)便是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东渐”的产物和见证。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构建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第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条件。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现代化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内涵很丰富,但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其中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心理素质,使其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实践中最重…  相似文献   

16.
常理 《学术交流》2007,(1):125-127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使世界的注意力再次关注“东方”。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中国?中国奇迹发生的根源是什么?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功之路对东方社会和世界现代化有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在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上笔者采访了社会学家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史的体系和分期问题,是世界史学科规划中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通过讨论这一课题,带动过世界史领域学术气氛的活跃和科研硕果的涌现。打倒“四人帮”以来,禁锢我们思想的枷锁已被砸断。这篇短文,针对目前存在的某些问题,试提一点粗浅的想法,以为引玉之砖。一 近些年来,我国史学界流行着一种取消世界中世纪史学科,把它合在世界古代史一起,统称之为世界古代史的作法。其理由是因为:有人提出过要“彻底改变”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时把世界史分成“四大块”(即: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史)的体系,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从本国国情出发,将西方理性与东方灵性相结合,迅速地实现了日本式经营管理现代化,创造了高度成长的“东方奇迹”,成为发达国家中的姣姣者。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它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平成不景气。在严酷的社会经济形势下苦斗的企业,适应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意识日益高涨的时代要求,越来越关注环境经营,实行与之相应的市场营销创新。一部分先行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是有借鉴意义的。一、环境经营及其发展背景与意义  (一)环境经营的概念界定与类型  环境经营是指生产经营适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商品以及生…  相似文献   

19.
第一回合:从东方到西方──有关黑格尔与中国新儒家的精神对弈1.黑格尔的意见:日出东方,盛于西方黑格尔是一个西方中心主义者。他曾以绝对精神拥有者的理性偏执,为几千年来的人类哲学精神画了一个圆周。按照他设计的圆周的自族方向,中国所处的东方是人类历史的开端,但,犹如太阳在东方升起,使处于黑夜中的人类初期“看见灿烂的曙色,渐增的光明和旭日上升时一般的壮丽”,人类感到的只是绝对的惊诧,并没有看清周围的事物更没有转而思索自己,只有到太阳升起,人类的惊诧减少,看清周围事物时,个人才能转而思索自己,等到白天将过…  相似文献   

20.
盛邦和 《日本学刊》2002,(3):110-122
丸山真男接受西方现代化理论 ,对什么是现代化的表述 ,与西方语境并无两致。他与国粹、国学者都保持不小的距离。然而他对现代化论中的“西方中心说”显然抱怀疑的态度。他提出“历史古层”的史学观 ,采用精神考古的方法 ,以丰足的资料描述现代化在日本固有文化中“自行”演化的历程。不过 ,丸山在学理思想上依然对西方科学技术、民主制度、理性思维表示热忱的欢迎。工具、制度层面的西学论与文化层面的传统论的结合是丸山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