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邻里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社区生活品质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健康的邻里关系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稳定感和亲密感,这有助于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分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反之,糟糕的邻里关系会降低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并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邻里关系通过影响社区生活进而孩子的成长,而孩子们是否能健康成长又会反过来影响社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一直是社会学所追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既是区域间关系和谐的文明,也是城乡间关系和谐的文明,同时还是社会阶层间关系和谐的文明.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政策机制,促进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报告主要是在同煤集团两区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以矿山为基础的不同地缘群体迁移到一起后,两区邻里关系的问题。结果表明:两区绝大部分居民缺乏对邻居的了解,基本处在识而不熟的阶段;邻里矛盾并不激化但确实存在,主要体现在施工问题上;对于已出现的矛盾,绝大部分居民选择自行解决;虽然存在困难,但两区居民对于发展邻里关系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孙波 《社科纵横》2008,23(5):129-130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和谐建设主张,包括"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和谐思想、"群居和一"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及以"隆礼重法"为核心的政治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学社会指的是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国家的政治生活(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为依归。从形式上说,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则在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而其正式结束即在于“儒家法”的被终止之际。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阶段。儒学社会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分析的社会学概念,有其学理的根据和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地位差别的一定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社会分层的实质是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状况。西安社会阶层目前已经分化为党政机关和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上述十大社会阶层在全国大城市具有代表性。社会阶层不和谐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处于明显劣势;产业工人的地位迅速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社会阶层的地位迅速上升;贫富不均。西安对全国构建和谐社会阶层的启示包括:关键要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市委和市政府尽快建立有效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公民应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就业和再就业应列为"一把手工程";设立"弱势阶层受损补偿准备金";大城市应构建"菱形社会结构",尽快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大城市应多管齐下,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向弱势阶层倾斜;我们应在所有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社区的村委会设立"民意接待室";新建"和谐社会指标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7.
赵延民 《学术交流》2007,(12):159-16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注意分析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因素,解决好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热点问题,这些因素和问题,表现在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社会治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改善社会治安状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姚海波 《社科纵横》2008,23(4):28-30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体主要是乡、村两级组织,乡村范围内的企业组织和村民.其矛盾的实质都是利益最大化的争执.其深层次原因一是农村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滞后,农村人口过多,社会公共资源相对减少,农民的物质追求远远没有满足和实现.其二是乡、村政权组织功能、角色定位不当.农村基层组织本应是农村社会纠纷的主要仲裁者和公正"法官",而不应该沦为利益主体,"与民争利".  相似文献   

10.
陈智勇 《唐都学刊》2008,24(5):81-85
周代的和谐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控制、精神控制以及艺术审美三个层面.在制度控制层面,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控制措施,通过推行荒政制度,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控制人们物质消费的过度行为,以实现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精神控制层面,人们通过宗教信仰、道德修养以及礼乐为用等方式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强化个体身心修养和谐意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艺术审美层面,表现为味觉审美上的和谐,表现为视觉审美中的阴阳和谐以及建筑审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现的社会危机,新自由主义思想家霍布豪斯积极探索,努力构建超越社会冲突的"和谐"理想,对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的内涵以及实现社会和谐的方式等都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其提出建设福利国家的主张奠定了根本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12.
李丽华 《求是学刊》2008,35(2):19-24
儒家和谐思想对于整合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促进群体关系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基本理念主要反映在儒家以"尊礼素仁"、"和而不同"、"中节平适"为主的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上:而儒家"等级责贱"、"长幼有差"、"各得其宜"、.各安其分"、"明分使群"、"义分则和"、"亲民爱民"、"惠民教民"等理念则大致体现了儒家关于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整合的具体理念.  相似文献   

13.
赵梅 《社科纵横》2006,21(3):91-92
礼仪文明是社会和谐的标志,当前社会礼仪文明建设仍面临严峻挑战,有六个方面礼仪缺失的表现。以礼仪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应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初唐的社会和谐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唐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着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和谐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初唐的社会和谐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君民关系之和谐———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之间的基本和谐;君臣关系之和谐———统治阶层内部的和谐关系;文化之和谐———三教并盛和文化繁荣;夷汉之和谐———中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基本和谐、团结局面。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杭生 《创新》2009,3(12):5-10
我国是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关系国家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维护民族团结,就需要坚持民族平等互利,实现广泛的民族认同,正确把握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关联性和互动性.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条切合实际、现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雪梅 《唐都学刊》2008,24(5):127-129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对于多样性统一的度的把握--即和谐有着不同方面的理论表现,这些理论表现最终凝炼成了马克思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8.
刘军  潘非寒 《探求》2010,(2):73-76
网络文化与社会和谐密切相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影响。鉴于网络文化的形式虚拟和现实影响特点,必须要寻求网络文化和现实文化二者发展的合理平衡点,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军 《探求》2008,(6):25-28,32
科技伦理包括各个层面,如科技开发过程、科研成果利用等。从这些层面切人对社会和谐的意义评析,可以在广泛意义上展示科技伦理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6,(12):26-30
先秦儒家与道家都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和谐思想。儒家所持的是仁礼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而道家所持的是自然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二者都追求和谐社会,都把统治者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这一共同点之外,在关于和谐社会的性质、内容与走向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等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不同点。相比较,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体现出更多的积极意义。尽管二者在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特征上与现代社会的和谐不同,但儒家和道家社会和谐思想中重视民心民意、重视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重视思想道德与制度关系的和谐等许多观点,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