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短十年间,无论是公民基于个人维权的努力,还是对一系列公共事件的正义呐喊,无不透射出一种公民责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的觉醒 2001年12月4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都拥上街头,以各种方式庆祝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此后,每年的“12·4”都成为宣传宪法知识、普及法治观念的标志性载体。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职业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国家都是各种不同身份认同的结合体,如意识形态认同、宗教信仰认同、经济模式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等等;每个人也是多重身份认同的结合体,包括职业认同、性别认同、年龄认同、祖籍认同等等。在窦露蕾斯·拉格迪亚(Dolores la Guardia)和汉斯·古斯(Hans P.Guth)主编的论文集《美国的声音:文化与社区》(American Voices:Culture and Community)一书中,作者艾伦·古德曼(Ellen Goodman)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生产方式的变迁孕育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孕育了公民身份认同的变迁,职业认同逐渐代替籍贯认同,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重新找回自我的…  相似文献   

4.
5.
公民社会指数(Civil Society Index,CSI)是由国际公民社会组织CIVICUS设计的,它是一项旨在砰估世界各国公民社会状况的参与性行动研究。公民社会指数的概念于2000年~2002年在14个国家首次测评;2003年以来,这一项目在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内的50多个国家/地区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媒与青年公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得到了众多青年的青睐,网络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如何发挥网络对青年的正向影响,利用网络的特性对青年的公民意识进行强化和陶冶,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一些非同寻常的日子里,志愿者的形象更加伟岸,他们将志愿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欢迎志愿者,赞美志愿精神。但是,习惯于简单地把志愿者看成是做好事的人或好心人。  相似文献   

8.
追求“诗意的栖居”,是人类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境界。然而,随着对大自然的索取超过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人类正逐步失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生态观念的危机。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在不断培育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9.
4月20日,北京一个出租汽车司机,等到了一个要去北京南站的客人。这是一段因“非典”恐慌而生意锐减的日子,有客人是求之不得的。 当司机听到这位客人说自己“肺部有感染,打了一个星期点滴都没好,要回老家”时,他做出的选择是,将车停在路旁,锁上客人放行李的后备箱,然后用手机开始给110、120……拔电话。客人气急了:“我打车,到站给钱,你管得着我去哪儿吗?” 司机回答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举国上下都在抗击‘非典’。我今儿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走。” 客人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司机,央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取得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所欠下的债务却越积越多,有人甚至将当代中国比喻为大国小儿麻痹症患者,农民工问题其实只是整个中国问题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产生于近代西方,是近代西方消解全责组织社会,发展功能组织社会的产物,意指与近代国家有着对立又依存关系的、由自由、平等的、理性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它在西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即1800年前后的bürger;第二个阶段是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形成的资产阶级,包括财富市民和文化市民;第三个阶段就是从作为蓝图到正在进行中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2.
周琳 《现代交际》2012,(4):104-105
公民主体意识的薄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公民主体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造成我国公民主体意识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封建余毒远未肃清,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权利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法律法治推广存在偏差,社会风气不良。培育公民主体意识的路径选择: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权利保障机制,加强法治教育和法治思想的培育,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些公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突发的8级地震犹如一声惊雷,让几万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失,也使得几百万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此后的漫长日日夜夜,汶川灾情时刻牵动着共和国母亲的每条神经,汶川兄弟姐妹的生死安危也时刻牵扯着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们不仅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的迅速反应,灾情信息的高透明度以及对外部援助的开放态度,更看到了广大民众、民间组织以及企业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志愿者的行动让人们知道了普通公民也可以以自己的行动实现帮助灾区人民的愿望,那么民间公益组织的行动则让人们认识到,当灾难袭来时,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可以有序参与抢险救灾,并能够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个体为本,结社为用,民主法治立基——小议公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公民社会之所以引起关注,无疑与人们对它在现代社会政治发展、在公民个体权利的增进维护上的功能期待有关。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热切期待,使得公民社会这个范畴跟其他许多源自西方的话语一样,在从西方引入我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个从经验性话语到规范性话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法治意识确定为该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落实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实现法治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揭示出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培育中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7.
曹晓丽 《现代妇女》2014,(9):173-173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并树立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将他们塑造成合格的公民是高效思政课教学和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法制意识的不断普及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识培养的路径方法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珍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促使他们承担起振兴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历史重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切实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罪犯的公民意识,是在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青少年罪犯关于自身权利、义务和自我意识、自我认同的总称。在当下,培育青少年罪犯公民意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维护正常监管改造秩序的重要一环。是青少年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的关键和根本.是提升全社会公民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培育青少年罪犯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应涵括培育青少年罪犯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培育青少年罪犯守法意识和主体意识。要加强教育培育青少年罪犯的公民意识。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常抓不懈.同时要重视培育监狱干警自身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