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初到广东时,到一家新公司面试。走进董事长办公室,一张宽大的办公桌霸气地横在我的面前,桌后坐着一位气概不凡的台湾人。他稍稍有些发福,右手两枚硕大的钻戒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他肯定是一位大老板,我稳了稳紧张的情绪。他认真看完我的简历,得知我有在福建厦门当兵的经历,便幽默地笑道:"我在你的对面——金门岛服过役,和你隔海相望,可惜那时我们不认识!"我也乐了:"您当兵肯定比我早,我是1989年入伍的。金门两样宝,‘高粱酒和菜刀’,酒是当地纯酿,菜刀则是炮弹壳造的……"那老板哈哈大笑:"说的没错!不用面试了,我这儿缺一名保安队长,你明天就来上班。"他的爽快让我折服,自己也庆幸遇到这么一位大气的老板。新招的保安不够,我正在顶夜班,老板坐朋友的车回来,我并拢脚后跟"啪"地向他敬了一个礼。车窗开了,老板向我招了招手,我跑过去,他递出两份快餐盒,说道:"还没吃夜宵吧?给你的!"我欣喜地打开快餐盒,里面有几块糖醋排骨,一个炸鸡翅,五六只虾,还有一些蔬菜。这是什么呀?分明是两盒剩菜,喂狗呢!我气呼呼地把快餐盒全都扔到垃  相似文献   

2.
病榻父子情     
鲁鄄 《新天地》2017,(6):20-21
"老爹在身边, 我的病就好一半了" 世事无常,一场来势汹汹的肛肠病击倒了身强体壮的我.几天内,病痛折磨得我坐卧不安,度日如年.无奈,只得住进了医院. 住院我是不甘心的,女儿中考到了关键期,爱人工作忙碌,如果抽出身来照顾我,家里肯定一团糟.我拨通父亲的手机,怕他担心,我轻描淡写地说:"爹,我要做个小手术,你过来陪我几天吧!"父亲听后,沉默了足有一分钟,然后小心地问:"啥病?严重吗?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相似文献   

3.
别恨太久     
正儿子快到青春期了,多说了他几句,就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妈妈,我决定以后永远也不和你说话了。"可没几分钟他就忘了誓言,没话找话地说:"妈妈,你看我掉牙的地方长出一个小牙尖儿了。"这就是孩子,不开心不会持续多久,有太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6,(8)
快到超市时,我发现车子没气了。知道回家路上有个修车铺,于是我就把车一锁,先进了超市。当我从超市出来时,吃了一惊:一个年轻人正在撬我的车锁。见我走来,他故意发牢骚:"这破车,老丢钥匙,烦死了,明天就卖了它。"我灵机一动,说:"真想卖就别等明天了,卖给我吧。"小偷信以为真,开始和我谈价钱。我假装忽然发现后胎没气,提出条件:得把后胎补好,还得把锁修好。小偷急着把车子变成钞票,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小偷替我推着车往前走。我说车  相似文献   

5.
《老友》2003,(5)
——"我本来是不想当军人的。"——"那时我年轻,才十九岁。后来才知道,张作相存心要提拔我。"——"我也很奇怪,我喜欢当医生,没有想到我救人没成,反倒变成了个杀人的。"我父亲原本想造就我成为一个文人,而我原打算要学医,到现在我还喜欢医生这一行。我父亲他也没有说不赞成,可也没有说行,我也没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 《社区》2014,(20):16-16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天津去领一个文学奖,出版社的人领我去见了孙犁。天津至今就去过那一次,孙犁也是我唯一登门拜访的作家。孙犁的家是个大房子,并没有隔间,几个书架子也不高,后边有张床,前面有张桌子,他就坐在藤椅上。我那时把孙犁奉若神明,进去就紧张了,脸上老出汗,没敢去坐。孙犁说:坐呀坐呀。拿了凳子让坐到他跟前,又倒了一杯茶。  相似文献   

7.
一诺千金     
《新天地》2007,(10)
大概是因为平常而不平凡的缘故,陈德发老汉已仙逝多年了,还有人时不时地提议为他写个小传。陈德发是关中五陵塬的一位普通农民党员,他似一头勤耕苦种的秦川牛,从解放初期的互助组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十年,他没有卸过生产队干部之任,一步一个脚印,践行"咱是党员"的诺言。认识德发老汉是20世纪70年代。他是生产队长,我是大队知青队长,常在一块开会。他的儿子又是我中学同窗,每当顺路也去他家坐下歇足,便对他又多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2001年8月26日是陈毅元帅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每当想起他老人家和蔼可亲的面孔,我的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他与我这个平凡的小战士相处的镜头,至今历历在目。那是1941年,组织上安排我到抗日军政大学军事大队九队学习。一天上午我在校部门口站岗。制度规定,不经值班队长批准,任何人员不得进出。我上岗不久,就来了一位骑白马穿普通军装的大汉,他身后还跟着四五个穿便衣的,说要找冯定校长。我一个正立说:“值班队长不在,不准进。”一个穿便衣的说:“你误了我们首长大事负得了责吗?”我又立正说:“这是我岗  相似文献   

9.
成名之后     
正我成名的时候大概26岁,那时还很年轻,刚毕业就服兵役,然后立刻就红了,那时不会想那么多,只是好奇,为什么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为什么拿起电话就有人说:"我们是某某报,我们想采访你。"我那时的心态就是:我从来  相似文献   

10.
为《闻捷诗选》的出版,李季写了篇题为《清凉山的怀念》的文章。在文章中,李季满怀深情地写着:“一九五五年春天,那时,我从玉门刚调到北京工作不几个月,好象他(指闻捷一一引者)也是从新疆调回新华社工作不久,我们见面交谈的机会,又多起来了。有一天,他突然交给我一迭诗稿,要我帮他看看,可不可以发表。我当场就一首一首读了起来,怎么会忘记我那时的惊喜心情呵!还没读完,我就欣喜若狂地,用双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3,(10)
——"什么‘妈拉个巴子是免票’,‘后脑勺子是护照’,都要统统取缔!"——"孙先生要紧的跟我说了几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时,我在上海最出风头了。"那时要进关了,召集军官训话,我父亲就一个劲地妈拉个巴子地骂个不停。人家骂我们东北军蛮横,凑了这样一首打油诗:"头带风沿帽,身挎盒子炮,后脑勺子是护照,妈拉巴子是免票。"直奉战争之后,奉军源源入关,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可乐》2006,(7)
《可乐》杂志的哥们姐们:你们好!我总算是找到组织了!上期杂志上关于世界杯的那篇文章把我彻底"解救"出来。以前只要我一看球,老婆就会给点"颜色"看看,轻则罚我做家务,重则陪她逛一整天街,逛得我的腿都要断了,"小金库"也受到重创。看了那篇文章,老婆终于体会到我的苦衷,再也不限制我看球了。这次世界杯我终于可以很爽地看一把,改天请你们编辑部的人喝酒,一定都要来哦。不过老婆也找到了"教育"我的文章,那篇夏天穿衣服怎么露的文章,现在被她当成了穿衣守则。她身材不错,可我有点小私心,不想让她在街上回头率太高,所以有几件衣服我是明令禁止她穿的。那篇文章成了她的法宝,我也不敢再说什么了。露点就露点吧,只要露得安全也没什么。希望以后多刊登一些这样的文章,想大家之所想,解决男人女人的生活烦恼。浙江杭州蔡森  相似文献   

13.
满纸烟岚 《可乐》2008,(11):31-31
你不能随我旋转,请不要嘲笑我舞步癫狂。朋友一天在中午吃饭时感叹:"这个月交了房租,口袋里就空空如也了。也不知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狗一般的生涯啊。"可就在上周一个大风天里,她兴冲冲地顶风出去,到路边的  相似文献   

14.
同学老李今年六十有五,退休在家四五年了,今年春节过后,忽自远方归来。我问起他这次回乡可否多住几日?他不禁深为感慨地说:“回来就不走了。去年我就在家乡附近一个矿区给人家打了一年工。”我听后带有几分埋怨地说:“那你为啥一次也没来过?就连个信息也没有?”他语气沉重地说: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社区》2006,(18)
娱乐有度健康生活我对现在一些人的娱乐方式有一些看法。前些天,我家对面楼上有一家聚会,到夜里一两点钟还不散,歌声、笑声、喧闹声,声声入耳。我隔着一栋楼都能听得真切,何况他的四邻?我们社区不远处有一个烤串店,每天深夜都有人在那边吃烧烤、喝啤酒,经常弄得一片狼藉。印象最深的是世界杯决赛那段时间,家人都睡了,我把电视机音量关得特别小,独自看球。比赛结束后,我刚要去睡,突然一辆汽车放着震耳欲聋的摇滚乐从楼下开过,把我的父母和妻儿全都吵醒了。想必这也是看球归来的球迷,但是我不禁要问:当你在娱乐的同时,为什么要打扰别人的休息…  相似文献   

16.
儿子的创意     
正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  相似文献   

17.
鲁迅踢鬼     
正鬼到底是有的,还是没有的?传说中有人见过,还跟鬼说过话,还有人被鬼在后边追赶过,吊死鬼一见了人就贴在墙上。但没有一个人捉住一个鬼给大家看看。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给大家听:"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那时鲁迅先生从日本读书回来,在一个也不知是什么学堂里教书,晚上没有事时,鲁迅先生总是到朋友家去谈天,这朋友住得离学堂几里路,几里路不算远,但得经过一片坟地,谈天有的时候就谈得晚了,十一二点钟才回学  相似文献   

18.
先说一件小事: 有个北方人约一个南方人在某地见面。北方人早到几分钟,南方人还没到,正巧内急,就到不远处的厕所方便。他前脚走后脚南方人就到了。南方人见不到北方人,心里就直犯嘀咕--都过约定的时间了,莫不是临时有事,来不了了?那时还没有手机,没法联系,只好任凭各种猜测走马灯般脑中  相似文献   

19.
正认识恩师赵主任一晃已是10年,期间我也换了两个学校,但赵主任对我的呵护,鼓励和指导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可以说,他见证和激励我从一名普通数学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校长,他始终是我成长的柱子,镜子和影子。因课程结缘我曾多次在公开和私下场合和赵主任说过,我是他几大弟子中唯一的"俗家弟子",因为他的几个弟子都是语文教师,而我却是个例外。事情缘起2001年,那时初中课程改革尚未启动,赵主任专程从区教育局来和我商谈羊尖初中能否先行启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是教务处分管活动课程的负责人)。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青年教师,但从此却改变了我专业  相似文献   

20.
苗君甫 《社区》2012,(6):64
最近,我爱上一个美妙的词汇:"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因为这个美妙的词汇,我开始认真体会我的生活,原来,它是被"小确幸"串联起来的呢!早上我还没有起床,就听得有敲门声,慵懒地开门,是快递员,递给我一个包裹让签名。迷迷糊糊地签了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