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大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迅速唤起了大学生参与职业选择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致使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就业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在职业定向、定位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困惑时则呈现出不同的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扩招、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度,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求职心理。因此,培养良好的择业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一)内在因素1.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势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和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增强,从考试热一浪高过一浪可以说明大学生重视现…  相似文献   

3.
殷培凤 《职业》2011,(23):22-22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指导思想及求职过程中支配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观点、态度和思维方法。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是其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就业主体——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加以归类分析,提出形成科学择业观的必要性这一现实问题,并力图实现对择业行为的科学指导,以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避开心理和行为上的诸多误区,从另一角度促成大学生的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自主择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对人的选择权利的尊重,同时对人尽其才、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青年学生能否对职业做出科学的选择,与青年学生个体和社会的众多因素相关。就个体而言,最关键的是个体职业价值观选择;就社会因素而言,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便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此,我们在浙江、安徽、山西、四川和甘肃等五个省地方工科院校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9份,有效回收率为95.1%。  相似文献   

6.
张丽萍 《职业时空》2012,(4):173-174,180
以高职院校理工科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其择业心态、就业意向、求职准备等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理工科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求稳定图安稳等择业心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原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方面分析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现状归因,提出引导对策,力图让她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7.
马浮燕 《职业》2008,(32):104-104
<正>当代青年,作为富有创造性的独特群体,憧憬着具有挑战性、符合个性发展的工作。他们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它对青年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顺利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科学有效的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然而在该课程不断发展完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本文主要从创新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剖析,进一步探索其改革之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准备工作和职业选择,还关系到其获得与适应就业岗位以及社会角色转换过程,是大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是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新课程,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不足。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不足入手,对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建设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月姬 《职业》2012,(2):67
适应职业是职业发展的基础。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若要发展个人的职业生涯,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主动适应职业。适应职业是指适应职业的客观条件,适应职业的发展规律与要求,适应职业与就业稳定性呈正相关。然而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差、频频跳槽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原因在于中职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对职业定位存在误区,职业选择盲目,择业期望值偏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择业偏好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所表现的倾向。在当前互联网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择业偏好更是受到市场需求、收入待遇、发展机会、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根据几篇来源较为准确的地方高校调查报告,从整理好的数据中进行浅度的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关系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以父母的社会关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强关系”在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过程中仍受到重视,但作用有所弱化;“弱关系”的作用得到了提高。择业使大学毕业生在适应社会、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家庭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家庭关系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因此,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对个人的成长、家庭关系的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已走上自主择业的道路,择业自然成为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讲,现代社会的择业竞争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辣酸甜。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充分认识择业心理的特点,才能克服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形成正确的择业心理,从而顺利地选择职业,进而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深入研究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与国外比较,挖掘我国在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生个人四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潜能,达到事业有成,是每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进取心的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有句名言说得好: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时候只有几步."大学生择业,要正视社会现实,客观分析自我,特别是要对本人的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择业时能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根据本人个性特征选择自己热爱的、有成就动机的、有利于本人潜能发挥的职业,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起步比较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国在这方面则刚刚起步,因此,比较和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经验,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可以使大学生更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缩短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时间,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配置,实现大学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发展到职业、事业的终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同样经历了职业意识的发展阶段。大学生职业选择受到了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影响,主体因素主要包括个性、能力和价值取向,客体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和家庭。职业选择对于每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劲 《职业》2009,(11)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职业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从实际来看,学校职业指导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不少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手足无措,出现"学校很认真,学生不满意,家长不知情"的三不协调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给毕业生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类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分析 在竞争激烈和日益复杂的社会中,由于职业类学生的求职空间处于夹缝之中,空间小压力大,容易产生择业就业上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对现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择业都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一直以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职业引导方面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缺乏充分的认识。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希望能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关注,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