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买断工龄"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裁减冗员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这种减员方式并没有达到裁减冗员之效,相反的情况是人才流失,冗员续存.探讨这一制度安排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有助于找到相应的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邢江峰 《社区》2008,(18):27-27
我与妻子结婚已经10年了,去年由于单位效益不好,我被买断工龄,并得到了9.5万元的补偿款。我失业后,由于年龄较大,身体不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妻子对此十分不满,经常和我争吵,还提出和我离婚。在离婚协议中,妻子提出要分割我的买断工龄补偿款。我觉得离婚后如果我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能就要靠这些钱养老,就不同意她的提议。请问:妻子的要求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3.
政策顾问组:我是一名退休老干部。我的退休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住院看病,对方把我推来搡去,几乎让我走投无路。我想咨询,已经退休的国家干部是否能够一次性买断工龄?沈中治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济理性的恢复,国有企业要求释放其富余人员。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与国家签订的是终生就业合同。如果释放其富余人员,则违反了就业合同,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即买断工龄。为此,我们应创造条件让下岗职工愉快离开原国有企业,自谋职业。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富余人员。部分国企采用的“一刀切”、“减员增效”、“买断工龄”等裁员方法 ,给企业带来了人力资源的流失、人才环境的低迷、激励机制的削弱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衰退等诸多的负面影响 ,制约了国企的快速发展。在分析国企裁员误区因素的同时 ,提出相应消除对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东里社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首都钢铁公司家属区。2002年首钢搬迁和改革以后,有1200多人因买断工龄和失业、内退进入社区;同时,社区内60岁以上鳏寡孤独、空巢、困难和身边无亲属照顾的老人、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也有增无减。为了满足困难群体的不同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7.
刘一达 《北京纪事》2018,(1):105-109
千万里追寻核桃树 卢晓荣对揉核桃的妙处是深有体会的,自从血糖正常之后,他想把这一奇妙的治疗方法告诉每一位病友,所以,经常手里揉着山核桃去“布道”. 朋友见他一脸执著的神情,对他说:“得了,你别光来现身说法,干脆直接卖山核桃得了.” 这句话倒是—下点醒了他.当时他所在单位不景气,正在改制,职工可以停薪留职,也可以买断工龄下岗.他想,卖山核桃倒是一条生路,于是,咬牙跺脚,干起了这个买卖.  相似文献   

8.
法律顾问     
《社区》2004,(16)
我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工龄怎么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读者来信说:我是一名从事了十多年有毒有害工作的工人。前些日子,我要办理退体手续,需要核算工龄。我听说从事有毒害工作的工种,算工龄时,可以得到优待。请问:具体有什么规定?答:折算工龄是正常工龄乘以国家规定的折算系数而得出的工龄。对长期在恶劣工作环境或工作场地劳动的职工,国家规定除了可以提前退休外,还在计算工龄上给予优待。在计算各项劳动保险时,按国家规定折算的工龄与连续工龄同等对待。由于折算工龄不是工作的日历时间,而是政策的规定扩大的虚拟时间,所以只应用于计发退…  相似文献   

9.
案情介绍: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日,某市荡田镇实业总公司、合作养老保险基金会向荡田镇政府(以下简称镇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一次性结算职工养老金的报告".该报告认为"现行"的《荡田镇合作养老保险条例》已不适用于转制企业,故建议对职工养老金作一次性结算.一次性结算养老金的范围包括参加镇合作养老保险基金的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及在职在册的全体职工.支付的标准:一、农村职工按每一年工龄支付150元的标准结算,二、居民职工按每一年工龄支付165元的标准结算,三、土地职工按每一年工龄支付180元的标准支付,四、大集体职工由原企业,根据工龄年限,发放经济补偿金.一次性结算由原单位按上述标准支付.职工以后的养老保险由经营者按镇政府颁发的《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负责办理,与集体脱钩.  相似文献   

10.
读者广场     
“买断”与“买不断” 近年来,部分优秀电视作品自信地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不少的电视台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于是,就某部电视作品来说有了“买断”的新说法。  相似文献   

11.
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寿险产品因其保障功能和长期性,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选择效应尤为明显。本文评析了在传统经营方式和经营创新下寿险市场逆选择的表现程度,指出不断推出突出投资功能的产品并以投资收益作为寿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抵御逆选择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保险经营实践,论证了保险经营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上证18支来自不同行业的股票200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将交易强度以交易持续期形式引入MRR结构模型,实证分析交易强度的变化对逆向选择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易强度增加,逆向选择成本增加,交易对价格的冲击增大,但对流动成本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交易强度对逆向选择成本影响的成因,利用WACD(1,1)模型,验证持续期残差项对逆向选择成本及流动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持续期残差项对逆向选择成本有显著影响,但对流动成本不产生影响,这表明,知情交易强度的增大是引起逆向选择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且知情交易对流动成本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歧路灯》中的排行称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行称谓是汉语言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即把个人在家族中的排行顺序用于人际称谓.它的直接作用就是将同辈亲属的长幼次序分出来,或者将上下行辈的关系示明.作为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排行称谓充分体现了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本文主要结合《歧路灯》相关语料,从"长幼"、"行辈"两个方面,就排行称谓的分类、特点、构成、运用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书中"老"、"第"在排行称谓中的独特用法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逆向选择模型建立在代理人“纯粹自利”的假设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公平心理偏好对激励契约的影响。从个体心理偏好的异质性出发,将作为隐藏信息的公平偏好心理因素嵌入传统逆向选择模型,设计出当代理人能力水平和心理偏好特征均为私有信息时的最优契约,可以发现公平偏好以及双重逆向选择的信息结构对于最优激励契约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重逆向选择情形下最优契约是“部分混同”的,而公平心理会导致部分代理人通过隐藏其真实心理偏好以获取额外信息租金。最优契约是在信息租金抽取、公平心理补偿与配置效率之间权衡产生的结果,因此与传统的逆向选择情形相比,公平偏好会导致低能力代理人的配置向下扭曲变大,而不同能力代理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随公平心理强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重视年资,是传统官僚政治体制下对官员考评、铨叙、升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有现象,这种现象在明代尤为显著。在明代徽州156位任职时间可考的进士中,任职时间14年以下者,其高官机会几乎为零,而任职时间超过30年者,其高官机会则为0.88。可见,年资的积累,是官员地位升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本。由于官员考课制度缺少清晰的、可操作的硬性标准,年资因素逐渐成了一个刚性的衡量尺度,进而决定了官员的升迁机会和政治前途。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家的双重逆向选择风险规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双重逆向选择风险。在融资阶段的信号传递机制中,作为代理人的风险投资家,选择融资计划书信号,向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传递其能力信号,投资者据此修正自己的先验概率,然后根据后验概率,与风险投资家签定合同规避风险;在投资阶段的信息甄别机制中,作为中间委托人的风险投资家先提供合同,这时唯一可能是分离均衡,即不同类型的风险企业家选择不同的合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逆向选择模型的景区门票最优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区门票价格涉及两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景区管理者和旅游者。文章通过构筑博弈模型,讨论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相互间的逆向选择,并计算出该状态下景区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进而给出了这种逆向选择的经济分析,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改善这种逆向选择所导致的市场运行低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考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保险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对称信息下保险市场的运行状态,将投保人分为高、中、低三种风险类型。据此,采用博弈模型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约束下保险契约的订立问题,得到以下结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行为的结果会相互叠加,市场行为监管政策的调整除了要加强理赔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外,对部分投保人蓄意骗保及大部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浓等情况同样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逆向选择经典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尤其是在具有私人信息委托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具有现实背景的双方同时面临不确定性的逆向选择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与分析,将得出的基于双方不确定性的逆向选择的最优契约与完全信息和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契约进行比较,发现不确定性与信息的不对称性都带来效率或产出水平的扭曲,并且这种扭曲混合在一起,或者相互加剧,或者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20.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存款保险制度问题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大"金融安全网"之一的存款保险,自创立以来,一直受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困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使得该制度的作用在各国受到了广泛质疑.目前,我国正欲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为了该制度的顺利施行,克服其体制性缺陷所带来的弊端,本文结合信息经济学和保险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是如何构成存款保险的制度性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