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试论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及其演变趋势林宏,赵伟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正式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武装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并且建立了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比较完整的国家政权。这个政权至始至终高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大旗,并与清朝封建...  相似文献   

2.
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举行了金田起义,从此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鸦片战争失败和中国社会开始走向半殖民地的时期,显然是由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所引起的农民革命战争。正如马克思在“中国的和欧洲的革命”中所说:“这一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地是由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从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来看,这次革命战争的敌人有两个方面:一面是国内清朝封建统治;另一面是外国侵略者。因而在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革命对近代江西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对近代江西经济的影响□曾丽雅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更加沉重的剥削和压榨。中国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广大农民与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空前尖锐起来,终于在1851年爆发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政权性质,是史学界长期有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太平天国的政权是农民政权呢,还是封建政权?持农民政权说的同志所持的理由是:这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它的斗争矛头,始终指向清朝统治者。据此,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农民革命的民主主义因素,是“劳动者专政”。持封建政权说的同志所据的理田是:太平天国从永安封王的第一天起,就打上了封建政权的烙印;它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都是封建性的,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较之开明一些而已。笔者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仅是一个短暂的农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4月18日至5月19日,围攻桂林之役,是太平天国起义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战争的经过比较曲折。在持续32天的时间里,太平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历经了大小水陆24战,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为后来的挥师北上北伐中原,攻取南京奠定了基础。关于桂林战役的一些问题,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作过很多考证研究,为后来者认识太平军围攻桂林之役作出了贡献。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为深入研究围攻桂林之役,从各种文献,方志、论著、泰谕、书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反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洪秀全建立拜上帝教初期,反清和反孔、敬拜天父皇上帝是联系在一起的;太平天国革命初期、中期,反清和反儒思想紧密结合,既增强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也增加了革命的阻力;太平天国革命后期,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反清和反对外国侵略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太平天国革命思想日趋成熟的阶段,也是太平天国走向最后失败的阶段。反清思想是太平天国革命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它曾  相似文献   

7.
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几个不同阶段。其间革命发展情形起伏变化,与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作风变化均大有关系。酝酿发动时期,是革命最艰苦的阶段。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是农村下层知识分子。“当秀全约十六岁时,其父以家计困穷,不能再供其读书求学”只好辍学在家,牧牛务农,后来当了乡村教师,冯云山后来也教书为业。他们科场失忌,怀才不遇,对清朝的腐败深感不满,在鸦片战争可耻失败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的刺激下,萌发了革命思想。创建了拜上帝会;由于捣毁偶像,  相似文献   

8.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他的历史功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革命中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负有重大的责任。本文对他所犯的错误,作一浅论。太平天国初期,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号召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太平天国革命不断发展。然而定都天京后,情况就起了变化。本来打下南京后,形势极为有利。太平军“既众且整”、“直望无际”。清军则是“望之夺气”。(汪士锋《乙丙日记》卷一)但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城,就“直入两江总督衙门,以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式于此建…  相似文献   

9.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革命中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号人物,受到太平天国军民的普遍爱戴与尊崇。在南京地区流传的一首民歌说:“洪、杨到,百姓笑,白发公公放鞭炮,三岁孩童扶马鞍,乡里大哥吹号角”。这种把“洪杨”并列的民歌,已收集了十五首之多。太平天国把丙辰七月二十七日东王杨秀清去世这一天,定为国家祭日——“东升节”,也说明太平天国君臣军民对他的深沉怀念。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掠夺,清政府腐败无能,向列强割地赔款,把繁重的负担转嫁于国内,加紧了对各族人民的搜刮和掠夺。全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总代表——清朝统治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斗争首先从壮族聚居的广西爆发,不久便蔓延全国,形成了轰轰烈烈的以太平天国革命为中心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不堪清政府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陕甘地区(包括今宁夏和青海两省区)的回族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揭竿而起,掀起了猛烈而持久的反清大起义。这次大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回族人民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生存的斗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农民战争,明显地对清王朝的衰亡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应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给以足够充分的客观陈述。太平天国运动从总体上说是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交相激化的结果,就其是非而言,民众反抗清朝的暴虐统治,即可肯定其为“是”。就其功过判断,太平天国之功主要表现在对清朝统治的勇敢挑战和沉重打击,影响不仅表现于当时而且更为彰显于事后。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对于太平天国的功过应作实事求是的客观陈述,既不溢美,也不苛求。  相似文献   

12.
邓锡华 《船山学刊》2002,(2):128-131
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农民起义,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普遍性。太平天国也不例外,宗教迷信对这些封建农民起义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在农民起义的整个进程中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可以这样说,是基督教造就了太平天国,也是它毁灭了太平天国。一、基督教造就了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洪秀全在1843年以前约十五年间七次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洪仁玕明确提到洪秀全去广州应府、院考试的就有四次,而在每次去广州以前,他又须先在花县应考。他的这一基本的经历表明了这段时期的洪秀全深深地被科举制度所牢笼,想通过考试跻入统治…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对于这样一个肯定的判断实在是屡见不鲜,并且自然而然地在观念上承认这样一个结论。但是,一俟我们接触了有关这次革命的原始材料,便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所有太平天国的政策律令中,反对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东西到处可见(最有代表性的当推《天朝田亩制度》),而反帝的条文却寥寥无几。这就不得不使人们对太平军的反帝性质或多或少生产了“疑惑”。列宁说:“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重要的。既  相似文献   

14.
由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罗尔纲教授主编的《太平天国文书》,1991年10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我国太平天国文献研究工作的一大成就,完成了太平天国史学界几代人的宿愿。 《太平天国文书》为大型影印图册,12开本,配以中文繁体和英文说明,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全书分诏旨、布告、下行公文、禀报、外事文书和其它六大类,收集了迄今国内外发现的太平天国文书精品114件,其中有不少珍贵文献,为国内外首次公布,对了解利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宗教、文化等,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在清代叫直隶省,可是太平天国却称为“罪隶省”。太平天国做为农民政权,它的斗争矛头始终对准了清王朝,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后,为彻底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曾大举进行北伐,试图迅速攻克清朝统治中心一北京。由于河北是清朝京都的畿辅,所以出自对清朝黑暗腐朽统治韵极大愤恨,天王洪秀全宣布:“因妖现秽其地,妖有罪,地亦因之有罪,改并贬直隶为罪隶省。” (《贬直隶省为罪隶省诏》)这就是太平天国对河北不称直隶,而贬称“罪隶省”的由来。在太平天国记载的文献中几乎见不到直隶的字样,一般都称为“罪隶”、或“妖穴”。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太平天国革命140周年纪念。在太平天国革命中,平等、平均思想曾经起过突出的作用。但这种思想又半途而废,自生自灭。在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洪秀全颁发了《天朝田亩制度》,把平均主义思想推向完整化和纲领化。但这个登峰造极的平均主义纲领,它的颁布也是它的终结,不但在国内没有广泛传播而且也根本没有认真执行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纪念太平天国革命140周年时,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历史考察,似有一定意义。因为它涉及对太平天国性质的评价,也涉及对洪秀全思想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关于“穿山透地不辞劳”一诗的作者,曾广泛流传为冯云山。不久,刑凤梧和宋鑫二同志,在《‘穿山透地不辞劳’一诗非冯云山之作》一文中(载《学术研究》1979年第二期)考证:这首诗的作者是施耐庵。其实,这也是以讹传讹。我们现在看全诗:“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据说,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创业时,经常赋诗以明志。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韩山文记录在《太平天国起义记》中,经洪仁玕口头转述的“奉天讨伐此甘妖”一首。而这首“穿山透地不辞劳”,只是在《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中,  相似文献   

18.
吉林机器局的创办及其历史作用刘学军,黄海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外国资本主义侵人中国,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国内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外国侵华势力和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农民革命力量,都严重地威胁着清朝的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为了镇...  相似文献   

19.
清朝道光年间,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农民反抗斗争在南北各省广泛掀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敏感的人,也预感到“天下且大乱”,“逢人但问何处可避兵”。果然时隔不久,就爆发了震动世界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这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全国各地广泛发动的农民反抗斗争的继续、汇集、提高和发展,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对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从本质上看,这次革命运动无疑是一次农民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尽管在外表上它带有浓厚的宗教的和民族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灾荒与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荒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关系问题,史学界很少论及。本文认为太平天国辖区内连年不断的灾荒,大大加重了太平天国政权所面临的粮食危机;而粮食的匮乏无疑是导致太平军一些战役失利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严重的瘟疫、雪灾、水灾等灾害也是太平军几次重大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