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殷凌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8)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是系统、综合的语言感知能力,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而语感能力是比听说读写能力更高一层的语言能力。对于汉语这种以意合为主的隐性语法关系的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学习者建立语感图式、培养语感能力尤为重要,它是语言交际能力的直接凭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和灵魂,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语言输入、文本重建的语感练习和逐渐完善的语言输出等方法培养学习者语感。 相似文献
2.
王雁飞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98-100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语感培养与训练,推动学生语感呈良性循环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阅读积累语感;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景,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的感悟人生与社会等内化语感,都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和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杨存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Z1)
“语感教学”系国文教改提出的新概念。针对英语教学中“知识中心”在理论上的不足和实践中的困惑 及“教学分离”、“知能分离”、“分能失衡”等问题,文章将“语感教学”借鉴到英语教改之中,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上论证了“语感教学”作为英语教改指导思想在方法论和实践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玉翠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从普通话教学实际出发 ,在分析了以“语音辩正”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教学新思路 ;阐述了语感在普通话教学中的作用 ;对整体语感教学作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无论是对学生现阶段的考试,还是对学生将来的理解和使用语言,都是起到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Z1)
语感教学理念己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接受,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语感培养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时期。文章通过论述语感培养的原则,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小学生语感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67-69
探讨了语感、语感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明了语感教学应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应分阶段侧重培养,并结合汉语的特点充分利用语境进行教学,以及加强语言实践的原则。最后阐明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语感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春水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8,(1)
语感是言语能力的核心,是语文传意现象的积用,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往往伴随着语感水平的增强。语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历练、内化,需要师生双方的密切合作,既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更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比较品评、联想感悟和生活体验中去培养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9.
王玲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2,2(1):67-69
探讨了语感、语感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明了语感教学应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应分阶段侧重培养,并结合汉语的特点充分利用语境进行教学,以及加强语言实践的原则,最后阐明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语感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邓于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56-59
语感的形成与培养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但语感与语言实践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英语语感的研究,却长期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一种有益的探索是从词汇、句子、篇章及利用汉语语感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英语语感,达到“在翻译实践中学习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4):48-51
语感意即学习者多方位接触某种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感觉.语感能力作为重要能力结构因素贯穿于中学阶段,其影响作用日益增强.中学英语教学要从听说、读、写等三个环节,持之以恒地将语感训练和语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去感受语感、把握语感、实践语感. 相似文献
12.
韩福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2):110-111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既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和理论问题 ,也不是只用实践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要把这两个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悠久的西方文论中,对形象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形象是理性的附庸上。而语言作为理性的物质形态,或得到完全信任,或被完全否认,语言与表达的矛盾始终处于尖锐的境地。而在中国文论中,由于兴的作用,以象为中介,言与意的矛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谢丽娟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47-49
良好的语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从引导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入手,强化听、说、读和写等语感实践,并进一步创造语言环境,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二语习得中的共性、外语教学的作用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卢仁顺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3(3):64-70
综述有关二语习得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外语教学作用的研究,讨论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加强师资培训入手,让教师掌握二语习得的规律,并且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级教学,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应该重视应用二语习得的研究发现,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语用教学。 相似文献
16.
闫素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3-56,59
目前,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愈来愈关注语感对促进语言习得的作用.如何正确处理语感与语言能力的关系,如何以学习者主体为中心积极地建构目标语听读输入语和创造性地输出口笔头言语,进而达到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整体能力,应视为学习语言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郝广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95-98
人类大脑中存在认知、习得和使用语言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先天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人脑中的语言系统是典型的语块聚合。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各个系统、语块既有领域的特殊性和相对稳定的神经回路,又互通互联、环环相扣、动感谐振,是复杂程度极高的、近乎可分解的动态过程。二语的认知、理解、习得是语言在大脑中的推理、加工活动,同时也是意义的表征过程和认知模块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姚瑾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92-93,9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课外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对课外学习活动进行周密的计划指导。课外学习活动应尽早开始 ;其内容必须是综合性的 ,能兼顾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 ;活动容量及难度要合适 ,且须注意处理好课外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周治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6):101-104
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小学而大遗"的.到了21世纪对语文教学还持"语言文学"之说者,属于一种偏见."语言文章"说是对"语言文字"说的一种扩展.按照语言文化教学观构建的教学模式就叫做"扩展教学".语言文化教学观也称为"大语文"教学观.利用"大语文"的兼科特性进行语文扩展教学,使语文成为一门融"人文、社科、科普"知识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可名曰"广义语文". 相似文献
20.
欧琼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50-52
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语感。运用语感训练模式,通过语言训练量的积累,多方位提高有效语言输入,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其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能辨别和纠正错误,而且能用英语进行思维,使其英语写作水平日益增强。在分析英语写作水平与语言学习者的语感能力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加强语感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