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人风流     
正作为公认的"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吴昌硕的画究竟有多好,其实已经很难评价。不妨举个例子,很多人研究齐白石,都要从吴昌硕开始。作为吴昌硕知名的十三大弟子之一,齐白石与吴昌硕在艺术上渊源颇深,在齐白石的绘画尤其是花卉木石中,经常可见吴昌硕的影子。可以说,吴昌硕是清末民初写意花鸟的奠基人和引领者。吴昌硕绘画艺术的最大特色是金石气重、笔力雄浑。他曾自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对于  相似文献   

2.
正提到家喻户晓的中国画家,齐白石绝对算一个。尤其是他画的虾,曾经出现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脸盆里、毛巾上、暖瓶上……以至于很多人都将"虾"作为齐白石的第一联想词。齐白石画的虾之所以那么出名,当然是因为画得好。究竟好在哪里?一般人的感觉就是"像"。而这份"像",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1,(16):77-77
齐白石上街买菜,见一乡下小伙子拉的白菜又大又新鲜,问:"多少钱1斤?"小伙子仔细一瞧,这不是大画家齐白石吗?他笑了笑说:"您要白菜,不卖!用画换。"齐白石明白了,看来这小伙子认出我来了,便说:"可以呵,不知如何换法?"小伙子说;"你画一棵白菜,我给您一车白菜。"齐白石来了兴致"快拿纸墨来!"小伙子买来毛笔纸墨,齐白石提笔很快就画出来了。小伙子接过画,把白菜全放下,拉车就走。齐白石忙拦住他,笑笑说:"这么多菜我怎么吃得完?"说着,拿几棵白菜走了。  相似文献   

4.
张朋艺术简历张朋,字锡百,山东高密人,1918年3月出生。自幼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酷爱绘画和书法。12岁起从祖父、祖母和姑母学画工笔花卉,十六七岁时自学岭南派画法,尤其心追高剑父、高奇峰等名家的作品。20岁时定居青岛,曾在湛山小学、丹东路小学教美术课多年。在此期间,他自学西方素描及水彩画技法,艺术视野逐渐扩大,艺术功底更加扎实。30岁后,他喜欢上了徐渭、高风翰、赵之谦、任伯年的作品,开始学习和实践大写意花鸟画;35岁以后他开始心仪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艺术。在选材和大结构上师承齐白石,笔法上有岭南没骨画法的特征,墨法上胎息明清名家,造型及结构又结合西画的技法,熔于一炉,形成自我。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选为课稿。  相似文献   

5.
纪宇 《青岛画报》2006,(4):28-31
每当走近"三生缘",都会引起我对缘字的无尽遐想. 中国汉语的方块字是极其神妙的,它们象形、表意、状情、喻声,变化无穷又神奇莫测,以致使一些习惯于用字母拼写语言著书的外国作家和诗人羡慕不已.美国著名诗人庞德在他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主要作品<诗章>中,就情不自禁地嵌入了上百个汉字,庞德认为,这些汉字的字形和字意都很美,使他迷醉其中,汉语像是自然界的树木花草,每一丛、每一棵、每一树、每一朵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它自己的神姿仙态和色香味觉.被庞德看中,挑选出来写入长诗的汉字中有"日"、"月"、"旦"等,可做为雾里看花的外国人,有一个最奇妙的字他不懂,所以就遗漏了,这个字就是"缘".  相似文献   

6.
正在今天的近现代书画市场上,人们最看重的绝世名家莫过于"南张北齐"——张大千与齐白石。其实,在民国画坛还有一组并称——"南张北溥",张还是张大千,溥却是溥儒。此外,熟悉近现代书画的一定还听说过"南吴北溥"的说法,其中吴是吴湖帆,溥还是溥儒。作为同张大千、齐白石并驾齐驱的大画家,溥儒在今天的名头实在不够响亮,作品价位更是差出一大截。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溥儒是  相似文献   

7.
正高星:为人类补全自己的历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自己其实是"误入了这一行"。当年,他的职业理想是当作家和记者,但高考后被录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业还是颇为冷门的"考古"。虽然没实现文学梦,但高星在考古专业,依然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专注于破译旧石器时代的"无字史",想知道在漫长的演化史中,人类究竟如何生活。本科毕业后,他进入中科院,为了学到最先进的考古理念,高星又赴美国做访问学者,后用6年时间拿下人类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正> 现代大画家齐自石一向重视独创,反对死临摹自然和前人的作品。他曾响亮地提出:“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齐白石不仅自己这样身体力行,而且也这样来教导他的学生。画家胡佩衡曾谈到他跟齐白石学画的一段经历。胡佩衡早先认为,齐白石的鬼斧神工的作品当然是得来不易的,但他有了齐白石这样的名师,朝夕观摩,聆听教诲,只要自己认真临摹,也许可以抄“近路”,走“捷径”,不必象老人那样下那么大工夫,从头学起了。经过几  相似文献   

9.
普京喜欢老贝,不仅仅因为两人性格相近,也因为老贝有实力。虽然老贝执政期间负面新闻不断,却总是逢凶化吉。在普京看来,这就是本事。他说:"我确实认为,他是欧洲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他执政是意大利的稳定因素。"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说:"贝卢斯科尼真诚正派又豪爽,但这样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不是个政治家。"普京回答:"也许他的确不是个真正的政治家,但你看,你都下台了,他还是总理。"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人们的心中,印章仅仅是书画的配角,居于不起眼的角落,连孤芳自赏的份儿都没有。然而在传统艺术家们的眼中,印章与古诗、书法、绘画一同被视为文人必备的四大素养:齐白石老先生曾对自己的艺术成就有"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的评价,可见篆刻(印章)在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刘潇 《青岛画报》2014,(2):82-85
《看艺术》杂志曾评选出"中国最具影响力收藏家TOP 50",青岛藏家李力与名声赫赫的包铭山、刘益谦、马未都等人并列其中。李力入收藏圈十余载,主要以近现代书画收藏为方向,藏有康有为、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郭沫若、张大千、李可染等大师的精品力作,并以精准独到的眼光和审美意趣,成为收藏圈中"低调且权威"的大家。近日,李力接受本刊专访,与大家分享收藏之雅趣,以及他对当下艺术品市场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近现代国画界南北二石并称,这其中与"北石"齐白石齐名的,就是以"画、文、书、印"四绝著称的"南石"傅抱石先生了。抱石少攻印章篆刻,治画史,并为书画创作,曾留学日本,得郭沫若、徐悲鸿为师友,远法石涛、顾恺之等辈,又亲览河山,"搜尽奇峰打草稿",能独树一帜,以诗入画,以形传神,工山水,亦擅人物,开新时期中国画变革之先河,堪称大家,可谓宗师。傅抱石的笔墨人生是随着他对画史的研究、对自然的体验、对诗文  相似文献   

13.
正布列松称他为"来自完全不同的星球"的人;他是世界顶级图片社马格南的新"掌门人";这些外在的光环,让他成为当今最成功、最知名的摄影师之一,他就是马丁·帕尔。"我喜欢别人称我为纪实摄影师"。帕尔说,"对我而言,我的摄影是直觉摄影,我的摄影作品不是通过正面冲撞来表现现代生活——而是通过侧面的方式来处理。我的摄影主题  相似文献   

14.
正伦勃朗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没有之一。这句话应该没有多少人会质疑。今天人们提起荷兰,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风车、郁金香还有伦勃朗。他是荷兰美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荷兰对整个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生于1606年,卒于1669年。他几乎见证了荷兰"黄金时代"从开始到落幕的整个过程。伦勃朗从小就是家中最聪颖的孩子,14岁进入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  相似文献   

15.
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可斋,河北博野人,生于明崇祯八年(公元一六三五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年).他是中国17世纪杰出的哲学家、进步的平民教育家和启蒙思想家、名清之际反理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他的"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经世致用教育观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他的各种教育思想中,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深入渗透"习行"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李曼峰,看似是中国人的名字,但其作品又不太像中国画家的风格。事实上,这位华裔画家,是当代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李曼峰是东南亚的先驱画家,对"南洋画风"有着重要贡献和影响。虽然生于中国,却很小就移民东南亚,先是在新加坡生活,并接受了一些绘画教育;后又移民印度尼西亚,虽然中途在欧洲生活过一段时间,却很快又回到印尼;晚年则在新加坡度过。可以说,东南亚风情才是渗透进他骨髓的重要元素。当然,他也会中国画,但东南亚风格的绘画才是他赖以成名  相似文献   

17.
正提到近现代的画牛高手,李可染绝对是执牛耳者。他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其笔下的牛,多是一幅憨态可掬、任劳任怨、与人类无比亲切的模样,让人顿生怜爱。李可染的一生,与牛相伴几十年。他曾说:"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最致命的输出:民主——美国外交政策及其他一切真相》(America’s Deadliest Export. Democracy-The Truth about US Foreign Policy and Everything Else)即将由英国"Z"字图书出版社于2013年2月5日出版。该书作者威廉·布鲁姆是美国非主流派外交专家之一。他著有《泯灭了希望:二战以来美军和中情局的干预》和有争议的畅销书《流氓国家:超级大国指南》。  相似文献   

19.
李方永,字墨石,号墨河渔翁,又号鹤山道人。1945年生于山东即墨,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自幼酷爱书画,八岁起学"芥子园",后遍学徐渭、八大、恽南田、吴昌硕、齐白石诸家,并拜国画大师崔子范、张朋两先生为师。专攻大写意花鸟,追求高雅、传神、意趣等笔墨效果.崇尚自然生动的艺术风格,重学养兼书法,文史、哲、诗均有所涉,其作品大气磅礴,天真自然,格调高雅,童趣横生,享誉海内外,深受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青睐。获全国奖十  相似文献   

20.
何如此君子四时清风来——咏竹金锡老棣与予相识、相友、相挚三十余载,有通家之谊也。此缘,全凭一个"画"字,又得一个"竹"字,再靠一个"诚"字。身为政法工作者的他,勤勉于职责之余,休闲时光多耽于毫褚砚墨间,尤偏爱"纵横竹几枝"。其画室名日"艺友雅居"。与曾以藏头诗咏之:"·艺术无止境,·友谊贵纯真。·雅俗共欣赏,·居然日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