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少良 《学术交流》2012,(12):166-171
中国古代的类比思维,是古人学术和文艺思维产生的源头,其思维过程以观物取象为途径,具有表象运动的特性,思维结果结成具态的观念意象。类比思维是中国古代"比德"观念的哲学基础,"比德"审美观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对象物的自然属性比附某种社会观念,在社会意义下来理解自然美的属性,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比德"审美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思维的特性在于取象模拟,物我为一,它是一种诗性思维,它的结构方式和创造审美意象的手法,不仅在文学艺术,而且在广泛的审美文化上也得到普遍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古典主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创作生态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经建  罗四林 《浙江学刊》2005,11(6):115-120
新古典主义(文学)是学界近年来已开始引起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确认新古典主义是一种在"现代性"语境中生成的创作思维理念和艺术审美倾向;继而在与启蒙现代性和伦理实用(中心)主义的比较中,从审美现代性和道德理想主义的层面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的新古典主义创作进行艺术审美阐释和文化价值判断,力求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作为一种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新古典主义现象.  相似文献   

3.
潘华琴 《学术交流》2007,(11):151-154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有着诸多的阐释可能性。从生命本体论的角度上来讲,文学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在文学言语活动中,公共语言的个人化表达方式使不可言说的私人感觉得以呈现,营造了留存个体生命之私有性的精神领域与审美空间。在其间,无论是文学言语活动中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还是人物主体都实现了生命的自我完善,文学为人类提供了突破自身存在困境的一种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学是人学。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8):131-136
"寄"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常常与"兴"联系在一起,但二者有着明显的界限区分。"兴"的艺术手法仅限于展示自然界简单的类比关系,而"寄"是将情落实于物之上,从而使得他物闪烁出主体的生命精神,二者之差即在个体之情的投注有无。"寄"这种强调个体化、情感化的艺术手法有赖于主体审美的艺术觉醒以及物我区分的高度发达。郭象"独化"哲学彻底打破了物我之隔,还给世人一个本然无主的天地世界,将物之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地。郭象玄学是一种世俗化、人生化的学说,它带来了个性主义空前的高扬,催生了中国山水游赏风气的盛行,给文人大规模的个性化情感创作提供了契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寄"的成熟发展与郭象"独化"哲学为同一思想文化脉络下产生的桴鼓相应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李清霞 《唐都学刊》2007,23(3):86-89
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历了一个从审美、审丑到“溢恶”的转化,这一转化既是当代人审美意识的转变在文学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作家生命本体的内在需要,同时与市场的需要和大众的欣赏趣味密切相关。文学沉溺于现实生存、难以完成精神超越的现象已经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以贾平凹近十余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认为文学是高于生活的,作家只有自觉承担起启蒙者的神圣职责,甘当人类精神的守望者,才能在创作中完成生命主体精神和审美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在尼采看来 ,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做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做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 ,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 ,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 ,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 ,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相似文献   

7.
检视后七子的诗学理论系统,不仅从探索创作径路的角度,主张"积学"的修习之道与"精思"的锻炼之工,并且基于追求创作理想之境的诗学立场,强调悟入这一创作主体的自觉活动,进而达成在对一种高度技巧化的诗歌语言秩序的理解与组织的基础上,工致而不失自然地表现其各自的审美体验,从不同的层面显示了诸子归至诗歌本体而格外注重艺术经营的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韩雪 《学术交流》2005,(8):37-40
尼采作为德国审美主义思想传统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审美特性在于: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此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尼采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相似文献   

9.
艺术本体论     
一切创作论都有其本体论的根据,因此对于创作论的研究必须同时转向本体论的研究。艺术本体世界是由艺术家的内外世界构成的一体化世界。如果排除了艺术家的内部世界及其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所谓的外部世界就成了陌生的自在世界。艺术本体可以界定为:以实践为基础,趋向审美自由的人的感性整体的生命活动。这一界定标明艺术本体是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的系统结构。人的审美精神活动在这一系统结构中处于制约和支配其他层次的中心地位。作者对此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论述。研究艺术本体是为了促进创作。要摆好创作与艺术本体的关系,一是应该很好地把握艺术本体世界的特性;二是应该注意内外世界的同时开掘;三是创作应是整个生命的运动,整个心灵的燃烧;四是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应是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英国歌手Sarah Connor创作的一曲《Wait till you here from me》是一首反毒品歌曲,意思是"请告诉我,你还在"。歌曲从一开始就表明这是为情同姐妹的好友而唱,好友因染上毒瘾无法自拔,并断送了生命。当女孩打电话给她说,星期一和  相似文献   

11.
《求是学刊》2019,(5):149-157
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对世界华人文学发展、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形象传播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都具有积极影响。其所体现的现代跨文化意义、身份皈依感的诗性审美探索,以及基于超验性体验的中国文化传播,使其成为世界华文创作的一支劲旅。但作为一种"他者"语境的流散写作,美国华人的新移民创作也存在早期作品写作主题单一"、淘金者文学"功利心态的文学表达"、非母语"写作中"中国想象"的记忆落差与本土生活的隔膜等局限。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新移民作家需要直面自己的创作局限,在全球化时代选择好进阶路向,迈过"两栖文化"门槛,将民族文化语境难题消弭在跨文化创作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3):128-134
曹植的《洛神赋》通过人神交往的愉悦、情感的升华、人神殊途的困厄、哀戚无奈的离别,用生命感受生命,反映了人心浇漓的末世人们欲改变现状的苦闷和悲悯,曹植作为末世代言人发出生命短微、人力薄鄙的不安和惶惑的叹息声,形成了"纤柔温婉"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直接关照了魏晋时期士人的一种进取、矛盾、寄托、恐惧、怨恨、抚慰的普遍而又真实的心理状态。这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3.
陈宁来 《学术交流》2007,(2):180-182
网络文学因其存在方式的特殊性,显示出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审美特性:互动性的审美方式,快感式的审美体验,生命本真的审美内涵和艺术欣赏的多维审美角度。网络文学在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的同时,也有不可回避的审美缺陷:创作主体的缺失性动机,媚俗取宠的审美心态,低迷颓伤的审美取向。至于它的审美缺陷,还需要网络文学创作者的修正与努力,更需要假以时日与足够的宽容。  相似文献   

14.
应当感谢那些热情的批评家,是他们发现新人的锐敏驱动我走进余华的世界。但余华给予我的印象又和批评家们的阐释形成了背反,以至我很难作出较多的认同。并非他们没说出余华的某些特点,而是他们的审美价值取向出现了一种不应有的错位,他们太偏好臆想和借题发挥了。我不否认批评是批评者个人在文本上的投影。但批评毕竟是一种科学,当批评放弃审美的客观尺度,对作品的原貌作出不恰当的描述,它也就削减或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为了求得对余华的确当认识,我想提出一种不同的释读思路。 1 余华被赋予较高的声誉主要是因为 他创作了一些高度抽象化、高…  相似文献   

15.
自然而然     
正如同作家通过文字表达观点,音乐家通过乐谱抒发情感,油画创作成为我深度精神诉求、炽热内心欲望之言说,自我存在方式与生命价值之体现。对于"言说"与"体现"蕴藏着多少共性与特性、多少理性与感性,又有多少率性与悟性,我不敢妄加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的油画创作与我亦步亦趋且犹如呼与吸一般自然而然。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艺术,  相似文献   

16.
香港文学和大陆文学 ,历史上本就关系密切 ,大陆改革开放后则交流愈加。其间 ,两地小说创作的交流 ,小说读者的接受情形和审美反响 ,尤其引人注目。大陆的当代小说创作和研究 ,对香港文学界和大众读者一直颇有影响 ;反之 ,当代香港的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等 ,在大陆亦有很大读者市场 ,并为评论界高度重视。由于同一母体文化 ,加上两地各种联系密切 ,因此两地小说创作在题材选择、严肃小说领域、通俗小说领域、作家心态等方面 ,便有不少共同点。但因为社会制度毕竟不同 ,文化消费毕竟有异 ,两地小说的作家创作与读者接受便又存在不少差异。这些异同处 ,都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地方。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 ,可以更清楚地发现当代大陆小说和香港小说各自的创作特点和审美短长。但长期以来这种富有意义的比较性研究却又很缺乏 ,确实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7.
王秀臣 《学术交流》2004,(6):139-142
诗人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他们在不断地追寻和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思乡是诗人的历史本性,而"归乡"则是文学恒久的主题。在这一主题里,对家园的怀念实质上比家园本身更具吸引力,因为由空间范围的阻隔而产生的那种思念和渴求,正是激发诗人心理幻觉从而产生一种审美心理期待的创作动力。家园与乡思主题不仅具有深切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具有积极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武威 《社科纵横》2005,20(4):189-190
中国艺术在它的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中;无论是在内涵与形式、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都有异于西方艺术所重视的剖析与摹写实体的忠实,而比较强调艺术家的心灵感觉和生命意兴的表达。整体来说就是所谓重表现、重传神、重写意,从而发展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追求,更讲究一种意境、一种文人情结,于是就有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9.
人民母体在许多作品中象基因那样繁衍张承志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中声明:“母亲——人民,这是我们生命永恒的主题。”其实也是张承志作品永恒的主题。“人民”,在作家心中,“根本不是一种空洞的概念或说教,更不是一条将汲即干的浅河。它的背后闪烁着那么多生动的面孔和眼神,注释着那么丰满的感受和真实的人情。”(《老桥·后记》)张贤亮在谈自己创作时也这么说:“长期在底层生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种来自劳动人民的温情、同情和怜悯,以及劳动者粗犷的原始的内心美。”他是在自己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具体感受到人民的爱与力量,而执着地去表现它的。当高加林在追求人生更高境界的搏斗中,尝遍酸甜苦辣,带着受伤的心灵回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5,(7):109-111
1937-1949年的抗战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印迹。在抗战文学史上,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发挥了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成为动员人民投身民族抗战事业的有力武器,而且探索了一条适合抗日战争和中国读者审美习惯的战争文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赴国难、救亡图存、个人荣辱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时期的作品,可谓时代的产物、创作千载难遇的时机,成为丁玲创作的新基点,也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的一种体现。丁玲的九部抗战作品都是一种民族的记忆与沧桑,既是珍贵的也是最值得保留的文学遗产,为后人研究人类历史,民族史,文学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笔者以丁玲的抗战小说为例,将民族学植入一种新的历史土壤和文化语境,从民族学的角度来探讨抗日作品中时代特色。抗战时代虽已过去,但是值得反复书写,不仅从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体系,还是从人类自身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产生的作品中"生存""道德"与"民族"的观念来研究民族史,尊重生命、爱好和平对于当下,更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