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试论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常景月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不仅是一个新的重要精神,而且是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关于集体主义的辨正和思考□荣开明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形成团...  相似文献   

3.
王奎英 《理论界》2007,3(5):25-26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社会主义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道德,践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是一个人们广泛关注、事关民族道德水平、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别决议刚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框架,也是总的要求。我们应当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研究.狠抓贯彻和落实。为人…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道德建设中,如何解决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仁爱”为中华传统道德第一德,它是对他人的一种同情与关切、爱的感情与义务,其伦理精神本质可包含:(1)“仁者人也”的社会角色意识;(2)“仁者爱人”的他人意识;(3)“忠恕之道”的人己义务意识;(4)“克己复礼”的社会责任意识;(5)“天下为公”的奉献意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仁爱”与为人民服务两者产生的社会历史特点、阶级基础、理论基础都是有差别的,尽管如此,二者还是有共通之处的,这表现在:第一、都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目标和行为原则;第二、都包含整体主义、利他意识的崇高价值取向;第三、两者都强调社会义务、责任意识。两者互相转化结合,既使为人民服务耸立在“仁爱”之深厚的民族传统道德基础之上,又使“仁爱”升华并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现代形态,这将有益于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吴海文 《理论界》2009,(12):144-145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活动的根本道德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分国家公务员对此却存有某些糊涂认识,以为为人民服务已经过时了、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了。对这种糊涂认识必须澄清。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更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广大公务员应成为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表率;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光荣义务和责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务员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一贯要求,具有政治的严肃性;只有坚持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才能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强调服务性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不仅不能变,而且应该结合新的实践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权力道德是指一定社会权力支配者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而党员干部大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以及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的权力道德建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一、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是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的主人,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则是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自觉代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多层次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从公仆和一般公民的相互比较中,认清自己的道德标准与社会上通行的某些道…  相似文献   

10.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道德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最早是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来的,他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人民政府的宗旨,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它作为一种精神力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思考·吴来苏·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①...  相似文献   

13.
最近 ,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必须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要正确的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道德作为一种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调节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行为规范 ,是不能离开利益而存在的。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必须切实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 ,千方百计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发展生产 ,增加人民的物质福利 ,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引导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至少可涵盖十二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层面:一是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理论核心;二是坚持义利统一;三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四是发扬了革命的功利主义;五是突出了社会主义应当富裕;六是具有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七是强调人格国格;八是强调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九是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道德评价标准;十是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道德传统;十一是道德教育应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十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作道德建设的模范  相似文献   

15.
贾可卿 《兰州学刊》2004,3(2):49-5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道德领域呈现出多维价值观并存的格局。居于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社会主义道德本身的含义也不再单一 ,而是表现为包涵“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在内的一种“一元多层”的结构 ,即“无私奉献———集体优先———互助合作”这样相对应的三个层次。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注意从现实出发 ,实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环境与道德主体郑忆石当代中国,伴随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演进,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逐渐突出出来。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当然还有...  相似文献   

17.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核心和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即在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中 ,包含着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 ;在集体主义原则中 ,也同样体现着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 ,贯彻着个人要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思想。因而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抓住核心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已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功能。但是由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和内容存在的某些片面性,致使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本文对毛泽东、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作比较研究,以...  相似文献   

19.
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问题陶邓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道德问题,邓小平同志1982年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那...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应该怎样理解“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呢?我谈谈以下几点粗浅的学习体会。第一,“五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社会公德。宪法第二十四条明确指出: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也就是说,“五爱”是全国人民应该具有的道德素养。“五爱”不是对一部分人的道德要求,而是对社会各阶层人们普遍的共同的道德要求。我们要通过道德建设,把“五爱”体现在人民内部的一切相互关系上,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即体现在职业领域、家庭领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