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客体的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内容与主体的内在尺度相适应,即客体的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内容符合了主体的内在尺度,就能够激起主体的美感。能够激起美感的客体才是对象,也才能够体现美的规律。对象以感性的形式呈现给主体,而主体以自身的尺度接受适合自身尺度的对象,所以,美是尺度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2.
审美欣赏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它的发生,总基于特定的审美关系的构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构成,离不开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这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缺一,审美关系就难以维系,审美欣赏活动的展开更是无法实现、无从谈起。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发生学的认识论说:“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于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同样,美——作为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欣赏活动中对对象的一种认识、一种价值发现,  相似文献   

3.
包装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美的。它就象绘画、戏剧、音乐那样复杂,要求达到直觉审美与意蕴审美的一致,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庞大的设计美学中有重要地位的包装装满设计美学,正以其“实用美”的磁石引力,对整个审美场产生“向心”的作用。美不能离开美感。人生产了艺术,同样艺术也造就了人,能欣赏音乐的耳朵,创造厂听觉艺术,反之,听觉艺术也创造厂“音乐的耳朵”。审美感知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当美构成超形式与人的身心发生同构感应时,社会性也蕴藏其中。一、传统文化对装精设计美学的影响1.人性化。中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是…  相似文献   

4.
审美方式的主客分裂是由感性和理性的主体化引起的。主体化过程一方面是感性和理性在主体基础上的统一,另一方面是对古代客体理性的否定和对客体感性的引导,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使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表现为偏重认识论意义的和偏重伦理学意义的两种方式,前者突出理性认知,后者则突出感性意欲。感性和理性在主体基础上的统一,在审美上表现为审美特性的形成,即要求把审美和美从古代知情意真善美的混同中区别开来,这也是审美关系发展到近代以后出现的不可避免的倾向。而感性和理性的两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则在审美上表现为主观和客观两种对立发展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的对峙发展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它们与审美特性的形成是一致的,尽管两种倾向在理性认知和感性意欲上各偏于一方,但是并不突破或超出审美特性所允许的界限,因为它们之所以形成各自的偏重,其根源即在于感性与理性在主体基础上重新统一的要求,它们从感性直觉和理性观照这两个侧面将审美特性发挥出来。其次,这两种倾向与审美特性深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新的视角和深度探讨了科学创造活动中审美直觉的特性、科学审美直觉与艺术审美直觉的异同、以及科学审美直觉与科学创造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审美直觉是科学创造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对象的审美观照而引发出的一种对科学客体美的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较为迅速而直接的综合判断。科学审美直觉的主要特性表现在:它不能由创造主体作有意识的期待,而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它具有整体洞察作用的认识能力,其洞察作用是一种无需推理的直接的理智把握;故其形成所表现出的是高速、中断和飞跃。科学审美直觉与艺术审美直觉的运行机制大同小异,就“异”而言,主要是从感性直观到理性思维的中介环节和发展趋势不同。二者在人类的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活动中都具有非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经济美学以客观事物的经济美因为视点,通过研究经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和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在经济美创造活动中的辩证关联,揭示出经济的审美规律和经济美的创造规律。因此,经济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美的现象及其创造规律和经济审美规律的科学。该文在界定经济美这一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经济美学的研究意义,勾勒出经济美学的宏观理论骨架和内容体系,从而在揭示经济美学与其相关学科的辩证关系中,体现出经济美学这一新学科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7.
张云鹏 《东方论坛》2023,(2):135-146
为了回答“审美经验如何可能?”这个问题,杜夫海纳借鉴并改造了康德的“先验”概念,提出了“情感先验”这样一个存在论概念。情感先验既是审美经验乃至审美对象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同时又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的构成因素。作为存在的一种属性的先验,既先于主体又先于客体,并使主客体的亲缘关系成为可能,所以它同时是主体和客体的一种规定性。情感先验在对象身上体现为“情感特质”,在主体身上体现为情感能力,而对情感先验的存在性认知则为“情感范畴”。在海德格尔思想情调的基础上,杜夫海纳论证了情感对于存在的归属;借助于情感范畴的感性显现,进一步论证了情感与存在的同一——“情感先验-存在”。作为与纯粹感觉相应的情感,在审美经验中向我们揭示了存在的完满。  相似文献   

8.
篆刻语言作为一定的艺术媒介和物化的造型体现,它是传达篆刻内容的外在信息,是构成篆刻艺术内部形式的基础。从创作来讲,主题的深刻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是由篆刻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所体现的;从欣赏来讲,只有审美客体的实在的意蕴,才能引起审美主体对客体意蕴的审美感受。纯形式的篆刻有时也可能使欣赏者结合篆刻的文字内  相似文献   

9.
欣赏古典诗词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结果必然获得审美的快乐。审美快乐的产生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审美客体的媒介刺激作用;二是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对于客体来说,具备可以触动引发主体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媒介越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越能使主体更为积极地进入审美状态。同样,美这种属性如果离开了人的自身感觉几乎也就无法存在,审美主体自身复杂的心理活动对美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感的产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必须经历一个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这些问题牵涉的面很广,本文不可能一一具陈,只能就古典诗词欣赏中作为客体的诗词具有什么样的诱导作用,以及作为主体的观赏者在获取美感时经历了怎样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做些管窥蠡测的探讨。那么,在古典诗词欣赏中,作为审美客体的诗词本身具有什么样的触动引发作用呢?显然,这种作用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我国古典诗词的内蕴极为丰厚,一首诗或词往往能给人以回味无穷的享受。而且,凡是有较高思维能力的人,他对一首诗或词的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活动,欣赏者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因而,音乐审美主体对音乐审美客体的偏好也迥然各异。本文从音乐审美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出发,探讨了音乐审美主体的偏好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11.
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是一个包含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并处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审美系统运动。一个演员,不论他是戏剧演员,说唱演员还是歌舞演员,他的成功表演.要靠诸多因素的协调努力。  相似文献   

12.
崇高是主体面对与自己严峻对抗的客体世界巨大力量时所获得的理性超脱和精神胜利的愉悦。它在哲学意义上是人的一种自我确证 ,在现实意义上是对人感性生命的形而上崇敬和肯定。由于缺少崇高观念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追求的是优美而不是崇高 ,体现出多种俗化倾向。从根本上看 ,这是儒道哲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庄子看来,人与现实之审美关系的建立,得之于主体对客体的顺从、无为。唯其如此,主体便可以自由的心态创造与鉴赏客体,此时,主、客体之审美关系进入一种最佳的自由境界,这便是庄子追求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价值创造是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创造价值客体或创造价值的过程,所以价值创造从价值客体的创造来看是主体客体化,从价值的创造来看是客体主体化过程中主体本质力量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企业审美文化价值创造过程既是创造企业审美文化和企业审美文化价值过程,也是企业和企业成员价值创造过程,是企业价值和企业员工价值的确证,这是企业审美文化价值创造的本质。创造企业审美文化价值,就是在遵循审美规律的前提下,创造企业的精神价值、形象价值以及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古希腊先哲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开始,对主体性的探究就没有停止过。人的一切实际活动,本质上都是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构成了不同的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看来,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态,它是建筑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基础上的。“处于审美领域的人—不论是创作者或感受者—对种类的属性作出反映,它既关系到对象,也关系到主体。”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主要包括了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其主体性也着重体现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两方面。对此,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审美实践活动表明这样一个心理事实:审美意向作为审美主体深层心理中的需要、愿欲和心向,构成了艺术家或鉴赏者从事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心理动因。本文拟就审美意向的功能问题作一番探讨。 诚然,审美意向为审美活动提供心理动力,并被主体体验为一种审美的心理欲求和心理冲动。那么,审美意向作为动机心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一般机体的动机功能。我们知道,一般机体(包括人)的生命倾向是努力寻求机体与外界环境以及机体自身内部的动态平衡。因此,一切机体的活动动机,都是力图调整和建构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内部的协调关系,以适应机体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对世界艺术把握的一种方式,不是以审美为最终目的,创作主体总是通过对客体的审美判断和整体性的情感性评价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从而充分体现出文学创造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作品与审美主体的之间的互动,实现了欣赏过程的再创造。每一次新的创造,都意味着一件新的艺术品的诞生。本文通过对接受美学“召唤结构”的分析,说明艺术作品中“召唤结构”的构成对作品及其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审美体验(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作为主体与对象间的双向交流,是审美活动的中介环节。而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又是实现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瑞士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1907年他在《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完整的“心理距离”说,其基本含义:①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有“距离”,它是一种存在于主体感觉之中的心理距离,靠主体的心理调整来实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空相隔的长度;②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保持最佳心理,即“不即不离”的境界,使主体面对对象,既能“入  相似文献   

20.
王朝闻美学研究60年是一个否定和重构的历程,他的美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对主体和客体分裂的形而上思想的批判,这种批判表现在三个领域,即艺术创造、审美欣赏、理论研究,而他的美学思想就在批判中建构。总的说来他的美学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艺术的古今关系;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艺术雅俗的关系。而这四个方面的关系研究又主要以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的研究为中心展开,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以艺术创造、艺术欣赏、审美关系、审美人生为研究的重心。而这四个时期始终以审美主体的存在为核心内容,分别探讨了典型与典型环境、欣赏者和艺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艺术和生活等内容,强调人和人、人和世界、人和艺术的差异中的和谐关系。王朝闻探讨的审美关系最终落脚在生活中,其美学思想贯穿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具有哲学的高度,与人生、时代、传统紧密联系,对当代美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