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加快转型以及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社会组织逐步兴起,影响作用日益扩大。在社会矛盾凸显期,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互动,提供了组织平台,成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社会良性治理的重要载体,弥补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缺陷。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并阐述了社会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动模式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要求在构建国家与社会之良性互动关系的过程中,重视并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公民社会组织的强大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弥补政府失灵的不足,分担政府社会管理责任;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推进政策决策民主化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的作用。一方面,社会组织能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整合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失灵,补充政府力量。然而当前,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如自身能力有限、参与社会治理程度不足、专业化水平低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新时代,社会组织应通过完善自身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主动独立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在社会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合作治理理论证明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可能性;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组织自身优势的发挥为其参与社会管理创造了现实可行性。当前我国社会组织逐渐成为政府社会服务购买的重要承接主体,并将在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以及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能力、扩大公民参与上发挥着积极功能。然而,囿于不健全法律的体系,较为低下的政府服务合作管理能力以及志愿失灵等因素,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和功能仍然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5.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国家民主和社会价值的忠实守护者,它的蓬勃发展展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活力,代表着社会的多元和开放。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过程对于平衡多元社会利益,推动政府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进而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向非政府组织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可以总结出,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政策参与具有弥补"政府失灵"、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促进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公共利益;分解政府压力、监督政府行为;推动利益多元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组织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起步较晚,各项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加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环境制约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不成熟,效果还未真正显现。因此,深度剖析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因素,并为之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使社会组织在民族地区真正发挥作用,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转型社会下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社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迁。各种社会利益分化组合,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性化,社会利益出现多元化需求,社会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空前尖锐和激烈。社会呼唤新的制度、组织来迎合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利益协调的需求,第三部门兴起契合了社会利益协调的需要。本文将以利益协调机制为视角,来论证第三部门在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利益协调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保障第三部门利益协调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一依靠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存在信息失灵、举措失当、缺乏长效机制等缺陷,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治理的不足,有助于促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对实现群体性事件的善治及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意义深远。具体而言,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可发挥信息收集与传递、沟通与协商、社会服务与监督、宣传教育等功能;同时,其在参与过程中应坚持沟通合作、独立自主、依法和有序参与等原则,勇于担当责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提升社会公信力,并树立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9.
笔者主要介绍社会创新的目标、障碍和实现路径,把社会创新的目标界定为满足未满足的社会需求、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和促进技术创新。同时,识别出实现社会创新的障碍包括公民社会独立性不够、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社会创新的推动力量不足、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缺失。实现社会创新的四条路径包括保障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和主体作用、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增强社会创新的推动力量、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企业会计造假及提供企业虚假财务审计信息的分析,在纵观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剖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在社会经济事务中发挥的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基本社会功能,并从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揭示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财务审计信息、参与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社会危害,进而提出了管制会计师事务所行为扭曲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弥补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不足、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的参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营利组织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应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累社会资本,增强整个社会公民主体意识并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而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精神也要求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学理基础主要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协同治理理念的确认、社会制约权力理论以及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主要包括系统治理功能、依法治理功能、综合治理功能和源头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加入WTO,行业协会功能的发挥日益增强,对行业协会功能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整体上多从行业企业利益和政府机构改革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类型或公民社会组织的类型,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性力量.文章从公民社会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行业协会的民主促进功能,认为行业协会是公民政治参与、社会实现法治以及提高政治透明度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并分析行业协会的和谐促进功能,认为行业协会对社会利益均衡、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碎片化是导致扩展公民有序参与难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使公民参与组织化。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的组织基础,而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功能也符合党和政府的基本政策目标。因此,要通过激活群团组织的利益表达与聚合功能、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市场治理和释放NGO的社会治理活力来实现公民组织化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其中社会组织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发展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稳定、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组织发展,要转变政府观念,树立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新型伙伴关系,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制度保证,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激活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立医院社会托管:理论、实践、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退维谷,其瓶颈在于市场与政府"双失灵"下的公立医院经营改革取向,创设的"社会托管"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解决途径之一。基于动态的社会契约理论,公立医院问题的重要出路在于社会托管经营,即以第三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来弥补市场与政府的缺陷,具体应由特定的官方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托管责任。社会托管相关问题包括:国有产权的主导地位、社会托管的创新理念、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作用、所有与经营的分类处理、公益与效率的统筹兼顾等。通过"宿迁医改"与"潞河托管"的现实案例对比,佐证了上述方案的必要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囿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体制因素,我国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不足,投入主体较少,亟需社会力量的介入。当前参与文化事业建设的社会力量主体为企业、社会文艺组织和公民个体。他们在社会责任感、兴趣爱好、个体文化需求、受他人请托等内驱力以及文化政策引导、潜在利益吸引、文化氛围影响及优秀典型示范等外推力的影响下,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要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的参与,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培育社会文艺组织以及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基层社会治理中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社会组织,善于挖掘这些新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本质要求。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社区评议团的创新实践,具有统一战线的功能,能够有效凝聚共识,激发公众参与,成功化解矛盾,凝聚社会,实现基层治理和居民良性互动。社区评议团作为一个参与载体,社区的大部分事项经过评议团的讨论、斟酌,增强了辖内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弥补了上级政策宣传的盲区,为更加有效地团结、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建设社区、共同治理社区、共同享有社区提供了载体,为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工作及其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此本刊特邀三名专家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与组织建设”笔谈。张云英认为农村社会组织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必须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以夯实农村民主管理的坚实基础,重建农村社区公共生活,推动农村公民社会发展。陈成文认为,现实农村社会善治必须强化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社会工作职业化。他在分析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点及社会组织在人口、社会治安、利益诉求以及特殊人群管理方面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提高农村社会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准、优化农村社会工作者的成长环境等若干设想。李斌针对新农合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报销”导向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功能混乱,认为要使新农合制度更具有效率,必须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以村级医疗为基础的三级医疗辐射网络,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扶助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使村级医疗更便民、乡镇卫生院更利民,县医院更能解困。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为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提供了广阔空间,而社会组织的日益发展和壮大也成为了精准扶贫深入推进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既有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夯实政策基础,为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提供根本遵循.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精准扶贫"格局,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造血"功能,积极搭建社会组织"供"和贫困人口"需"的桥梁纽带,明确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举措和方法,并找准着力点,稳步提升其精准扶贫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