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国小说家奥威尔曾提出疑问:“为什么人对事实似乎知之甚少,尽管现实中的证据是如此丰富?”而媒体研究则是乔姆斯基对奥威尔问题探究的一个重要步骤。他认为,奥威尔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会建制和政治力量能束缚人们的认知能力,意识形态更能封锁人们的视野。他一生孜孜探求的柏拉图问题与奥威尔问题,看似截然相反实则相互联系。乔姆斯基并未完成对奥威尔问题的探索,这一问题还有待在两个层面进一步开拓:一是公众逃避自由与媒介控制的关系;二是媒介话语的社会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有感而作的反对极权主义的作品。小说打破了虚构作品的常规,融虚构、讽刺、象征和现实主义于一体。奥威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托,把现实与小说紧密结合起来,给人以真实感。通过运用象征手法,揭示极权统治的方法手段,实现了政治与艺术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3.
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4部小说,其中《牧师的女儿》长期受到评论界的忽视.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面对社会庸俗伪善的现实,准确把握了主人公多萝西的内心挣扎与变异.主人公为逃脱人格逻辑悖论,离开家乡进行身份越界的探索,希望以构建新身份的方式得到身心的解放,但流浪漂泊和从业生涯相继失败,最终在回归后以重拾宗教信仰来拯救自我,而这种拯救又是在不断关爱他人中构建自身,所以多萝西的身份构建永远“在路上”.这种构建身份的新方式也体现在奥威尔后期小说代表作中,成为个人面对极权统治的生存选项之一,因此《牧师的女儿》对我们进行奥威尔小说研究具有特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此欢乐童年》是奥威尔晚期写作的回忆性自传散文,这篇散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反特权意识。论文通过分析他对学校教师鞭子教育的憎恶、对阶级差异和阶级特权的反感、对强者规则的挑战来透视奥威尔对权力的批判态度,从而认识到奥威尔的这种反特权意识与其后期的反集权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有助于理解奥威尔创作中的权力情结,以及贯穿奥威尔一生写作的有关权力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其著作《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中表现出对未来极权社会的巨大恐惧和对人类被独裁奴役命运的深深忧虑,因此,奥威尔的小说似乎总是放眼未来、预言未来的。然而,纵观奥威尔的小说世界,可以发现他在小说中,对人类未来表现出极大关注的同时,也处处流露出对美好旧世界的无限缅怀,即怀旧情结。奥威尔以自己对生态乌托邦的积极建构、对童年回忆叙事的青睐和对田园世界的眷念与向往来完成自己的文学怀旧之旅,折射出怀旧者背后的"文学怀旧"传统和"向后看"的民族心理。怀旧与前瞻相辅并存,共同完成了奥威尔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的政治体察与历史审视,对奥威尔小说中怀旧情结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这一伟大作家,把握他时代良心的脉搏。  相似文献   

6.
小说《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一大代表作,该小说为读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未来之国———大洋国,在对各种恐怖景象的描述中,形成了奥威尔别具特色的叙述话语。本文以小说《一九八四》为例,从叙事视角、 讽刺艺术、风格超越和文本空间四大维度对其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以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奥威尔小说的叙述话语。  相似文献   

7.
在《一九八四》中,乔治·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未来假想极权主义社会.奥威尔反极权主义信念的孕育和发展与其丰富而坎坷的人生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分析作品中极权主义对人的思想控制和对人性的扭曲,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奥威尔反极权主义信念下极权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描写了一个未来的虚拟的极权世界,所以人们有时把它归为一部科幻小说.但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看,它更是一部政治小说,只是作者为了更好的达到警示的目的而借用了科幻小说的某些形式.这个虚拟并非凭空设想,而是基于现实的"虚拟".<一九八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9.
奥威尔的小说主要涉及政治与贫困两大主题。他的政治小说围绕着反极权与反鸟托邦的话题.运用了寓言式与虚拟式的故事来叙述相关的政治恐怖事件;他的贫困小说是以目睹真实事件来昭示平民苦难。二个主题均突出了政治性,又体现了艺术性,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奥威尔式”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乔治·奥威尔的反极权主义思想是其作品《一九八四》的一个显著主题.小说文本中“正统思想”与“非正统思想”这一二元对立和“双重思想”的解构主义本质,折射出“非正统思想”的潜在强大威胁力,以及“双重思想”作为极权社会的统治手段不断在威胁其统治地位的事实,揭示了“思想”对人自身和极权主义统治的致命性.“思想”的解构本质削弱了奥威尔所渲染的极权主义恐怖氛围.  相似文献   

11.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西方文学中反乌托邦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在三大帝国构成“静态”平衡的国际体系前提下,以主人公温斯顿和大洋邦的统治者英社为基点,塑造了五种历史与记忆的空间。从记忆参与政治建构的角度看,在这些记忆空间中,英社和温斯顿分别以记忆操纵和个体记忆为途径,来构建各自的历史叙事,以达到争夺大洋邦统治合法性的目的。通过两者的鲜明对比,奥威尔深刻揭示了人性与记忆、历史与极权统治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乔治·奥威尔在他的《1984年》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将一个极权的、泯灭人性的未来社会描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嘲讽、反英雄、夸张、谬论方法体现了黑色幽默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3.
在《1984》中,奥威尔写出了极权主义统治的严酷性,但整部小说又是围绕着主人公对于极权的反抗来叙事的,包括以思想犯罪的方式进行的心灵的反叛;以身体为武器,用性爱来反叛极权主义的性政治;以及通过革命暴动来动员无产者推翻极权统治。《1984》中所有的反抗和革命都失败了,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价值,它们本身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作者也对革命崇拜本身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可能仍然内在地蕴涵着极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乔治·奥威尔曾发表赛珍珠《大地》的书评和萧乾英文著作《龙须与蓝图》的书评,国内赛珍珠和萧乾研究界对这两则重要书评尚不知晓,现特将此译成中文并加以相关注解。  相似文献   

15.
奥威尔的政治讽刺寓言小说《动物庄园》表述了对独占革命果实的当权者的愤懑和对失去话语权的人民的深切同情。从极权主义概念出发分析了《动物庄园》中群体行为的极权主义倾向和极权社会图景,解析了极权社会的统治方式,指出平均主义和极权主义之间的根本联系。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五个“秦可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于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复杂性,应从生活与小说、版本演变、现实与神话、神话隐喻的两重性等角度,区别五个不同的"秦可卿",并澄清"钗黛合一"说之误.  相似文献   

17.
俄狄浦斯情结使母亲成为儿子的情人 ,儿子在感情上完全依恋母亲 ,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全身心地爱一个他所爱的女人 ,不能使两性关系达到精神和肉体自然、和谐的结合 ,而只能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得到爱的全部内容 :情爱和性爱。他与另一个女人之间 ,总站立着他的母亲。青年人要正确对待俄狄蒲斯情结。否则 ,势必给自己酿造苦酒 ,导演其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8.
姚燮所谓的“人事”,其实是对世人常情的一种认识,对世人生存环境的一种概括。以此品评小说人物,往往可以在人物“难为之处”最能发现“人事”使然的合理根据,表现出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对生存环境与人物性格深刻关系的揭示,也更强调生存环境实际上就是诸般“人事”对人物性情的促成与影响。可以说,正是这一独特的“人事”角度,构成了姚燮深入性格分析与人物评价的根本依据,成就并突出了姚评人物论平实而又深刻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发展过程中,"学生消费者第一"观念和"学生发展"理念是与其专业化形成密切相关的重要理念。"学生消费者第一"观念促进学生事务全面发展,使学生事务初具专业化雏形,"学生发展"理念促进学生事务深入发展,使学生事务最终实现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