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曾海振 《职业》2008,(15):32-33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岗位,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能在工作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它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少,而且现有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够满足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需要.本文将结合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考核评定和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实践,分析当前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谐高技能人才评价的体系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孙桦 《职业》2012,(18):159-160
本文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论述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竞争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性.通过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分析,提出按照高技能人才队伍需求,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体系,抓好技能人才培训,最终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培训、选拔、使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为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赵铭皓  骆潇 《职业》2008,(33):10-11
<正>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邱颖 《职业》2008,(20)
随着生产能力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快,生产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总置、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石化发展战略的需要.现阶段,影响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之一,是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化鉴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需要,社会化鉴定职业能力以考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考不能干"的问题.二是企业作为用人主体,更关心员工的绩效,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干出来的",希望从实践中选拔高技能人才.三是技能鉴定标准覆盖面窄,不能满足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需要.中国石化36万技能操作人员分布在617个职业(工种),其中有国家职业标准的仅占1/3.  相似文献   

5.
《职业》2008,(35):10-1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积极研究并实践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出符合企业实际的"N+Y"评价体系。小范围的先期实践证明,这一体系对促进高技能人才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刊特别选编中国石化集团在第二届高技能人才国际论坛上的发言,其特色做法和进行的探索对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峰  孙佩石 《职业时空》2008,4(3):91-92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的重要阶段。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人才是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具有精湛操作技能,在生产一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手,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大批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新机制,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达 《职业》2023,(1):4-2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擘画出做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地方     
《职业》2013,(3):14-15
浙江衢州柯城区:高技能人才实行直接认定 日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了首批通过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获得高级工和技师证书的人员名单。浙江绿峰茶业有限公司余益等13人被认定为技师,浙江飞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朱红渭等14人被认定为高级工。  相似文献   

9.
董焕和 《职业》2016,(27):38-39
近几年,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2014年底启动了"百万技能人才福利计划"工程,创全国之先河,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升到政府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责任,为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能人才保证.本文从天津市高技能人才现阶段发展概况分析入手,总结了该市近几年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3,(6):10-11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钢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司连续七年被评为天津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007年进入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行列,2011年经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认定,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司炼铁、炼钢和轧钢专业54名高级技师分别获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技能标兵和天津市突出贡献技师,6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1.
曾海振 《职业》2008,(14):23-24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单单依靠培训鉴定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目前,许多企业都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法来拓展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其中"师带徒"就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可以节约培训资源,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景霞  陈兴美 《职业》2013,(2):72-72
"金蓝领"培训项目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我省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思想品德优良、技能水平过硬的青年高技能人才。认真开展好"金蓝领"项目培训,是培训基地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黄凌凌  胡蕊  傅健 《职业》2022,(18):34-37
构建科学合理的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研究学生课程学习质量、技能认定等级和企业实习鉴定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构建中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其他职业院校进行复合型人才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以后,广州市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结合实际,在高技能人才评价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建立了企业技师考评制度、技师"特殊"和"转系列"认证制度,强化了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了政府和企业培训资金的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截止到去年底,广州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145万多人.其中,高级工21万多人,技师和高级技师5万多人,分别占技能人才总置的15.14%和3.45%.靠技能成才、靠技能就业、靠技能稳定就业、靠技能创业已成为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5.
王国荣  李忠山 《职业》2017,(10):119-1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本文对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调查,对企业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资讯     
《职业》2008,(32):13-13
<正>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不断上升通过建立一系列培养选拔、技能评价、表彰激励等制度,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目前已达到22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2.6%。  相似文献   

17.
郭宜勇 《职业》2017,(16):52-53
高技能人才在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升级、提高企业核心关键竞争力、推动技术技能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宿迁市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徐鑫鑫  韩菁华 《职业》2008,(11):71-7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以缓解人才紧缺的状况,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唐根 《职业》2022,(16):47-50
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与中、低级技能人才相比,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同的成长规律、内涵结构。长期以来,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压在职前阶段的高职院校一方,而忽视了职后阶段企业对人才再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教育体系和劳动体系也存在分离现象。为改变上述现状,必须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出发,重新修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清晰界定高技能人才不同培养主体的职责分工,重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20.
刘思雨 《职业》2022,(3):68-70
为更好地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围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校企合作下的"双轨联控,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性评价体系建设与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在本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