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近十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财政科技经费作为政府引导的一项战略性投资,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夯实了基础,也为不断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和地方都相当重视,采取多种方式,通过不同途径,持续加大了科技财政投入对科技活动的支撑,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湖南省财政科技拨款额,由2006年的14.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亿元,年均增长25.2%。财政科技经费的飞速  相似文献   

2.
漫画     
《领导文萃》2013,(19):51
时局干部超编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也败坏了执政党的形象和官场风气。CFP/图财政公开"等"字诀2013年7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2013年中国城市财政透明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289个城市的财政透明度总体很低。即使排名前30位的城市,财政公开情况也远未达到良好披露的水平。各城  相似文献   

3.
2009年8月1日,中国首部推进"扩权强县"的省级政府规章———《浙江省加强县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若干规定》正式实施,443项审批权限被一次性下放给县级政府。此前的6月22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为财政"省管县"改革提出了具体时间表:2012年底前,力争在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财政"省管县"。上溯到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曾感叹:"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在今后5年,我们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中国的财政体制甚至行政体制改革正在各省市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8,(8):28-2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将翻番、免费义务教育将覆盖城乡、越来越多的廉租住房将面世……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家财力日益增长的基础上,2008年将是我国改善民生力度更大的一年。刚刚闭幕的各地两会财政报告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支出内容串联成一张张引人注目的财政保障"民生清单"。  相似文献   

5.
现代财政国家是拥有现代财政制度和合意财政能力的国家,是以现代财政制度为切入点建立起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国家。现代财政制度应该包括现代税收制度、现代预算制度、税收法定和明晰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本文构建了一个"比斯利"式政治代理模型,通过该模型来阐述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财政国家的构成要件及其逻辑关系。模型分析表明,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健康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将有效促进居民福利的提升。文章还对中国分税制之后的财政制度建设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面临关键的转型期,在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几个方面面临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6.
问题     
《领导文萃》2013,(3):133-135
地方政府不应继续依赖土地财政这么多年,一方面是外界对土地财政的诟病,另一方面却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难以割舍。事实上,土地财政对于我国经济社会而言,是一个典型的"寅吃卯粮"的短期行为。土地财政以不断增加土地供给为前提,而在我国人地资源矛盾十分突出的国情下,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农用地转用数量。同时,土地财政以金  相似文献   

7.
一、实施单位背景 随着财政的深入和发展,辽宁省财政根据国家:"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政策,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经/社比作为财政资源分配调控的基础指标。根据经/社比,财政结构可以划分为"经济发展型"、"平衡发展型"、"保障消费型"3种类型。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型"向"平衡发展型"过渡阶段,必须继续保持比发达国家高的经/社比,即,不仅必须继续保持一定规模公共投资,而且必须通过公共投资将经济导向具有知识经济、世界经济特征的现代经济。在此同时,依靠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总量的增加,来加大对社会民生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刘晓敏 《决策探索》2007,(22):74-76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大幅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秦桐 《科学咨询》2009,(5):21-22
本文提出经/社比作为财政资源分配调控的基础指标.根据经/社比,财政结构可以划分为"经济发展型"、"平衡发展型"、"保障消费型"3种类型.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型"向"平衡发展型"过渡阶段,,必须继续保持比发达国家高的经/社比,即,不仅必须继续保持一定规模公共投资,而且必须通过公共投资将经济导向具有知识经济、世界经济特征的现代经济.在此同时,依靠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总量的增加,来加大对社会民生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毛晖  王宁 《领导之友》2011,(6):31-3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也在迅速增加。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增速几乎是GDP增速的两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达到83,080亿元,同比增长21.3%。如何有效分配越做越大的财政蛋糕,成为财政界的热门话题。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势在  相似文献   

12.
陈昌盛  李承健  江宇 《管理世界》2019,35(7):8-14,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现代财政是伴随着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产生的,在回顾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和财政体制有关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设现代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原则,并针对我国财税体系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央地关系、预算管理、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财税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支柱,并就近期财税改革重点和突破口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财政是国家机器存在和运行的经济保障,是国有企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财政收支是否能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和绩效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运行安全。在保证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绩效这一领域,审计机关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基于这一认识,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原理。为进一步推动财政审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的整体合力,审计署提出要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目的在于提高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和建设性,进而促进深化财政改革和加强财政管理。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北京的调控细则,涉及供给、需求的方方面面,甚至利用舆论引导都考虑到了。不可谓不全、不严、不重,但是具有硬约束力的还是需求面。所谓增加土地和公租房供给,其实很有一点儿"空头支票"的味道。在土地财政下,增加公租房供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8,(29):12-12
近年来,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近日撰文分析指出,由于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增幅更大,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在90年代后半期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15):12-12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审计"是国家财政的"看家狗",新任审计长刘家义是怎样看待审计的呢?在最近的多个会议上,刘家义一再强调了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一观点。他指出,国家  相似文献   

17.
吕炜  靳继东 《管理世界》2019,35(9):1-15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的需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财政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财政实践的内容和财政理论的进展。本文立足于这一历史逻辑,分析财政发展各阶段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演进的实质,总结创新性的财政制度设计对于特定阶段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对各阶段中不同财政思想的内在联系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研究框架同时也为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福建省为发展农业做出了许多努力,但仍然存在"三农"问题.就财政支农政策而言,存在着支农资金有限、效益不高,以及重投入、轻管理等问题.针对目前福建省"三农"问题及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需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以及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等途径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9.
柴华 《决策探索》2003,(3):51-52
1980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包干"为主要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包干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即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确定各级政府财权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并且逐渐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本文结合对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管理的现状,详细阐述了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资金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