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语法是对语言的一般描述,主要是对其组织原则的理论描述,包括音位学(音位及其组合规则),句法学(词和词组的组合规则),词汇学和语义学(词汇的意义及其组合规则)。简而言之,语法是解释词组合成句子的方式的语言描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法教学一度受到冷落。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五种。这是一级比一级高的语法单位。其中,词组占有重要地位。汉语是非形态语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语素与语素构成词,词与词构成词组,词、词组构成句子,其基本结构方式是一致的。这样,弄清楚词的组合规律,往下分析构词法,往上分析造句法,便可举一反三。因此,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中,应该以词组为重点。过去,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是很不够的。 从语言实践看,常见的语法修辞错误(这里说的修辞是指消极修辞),大多数发生在词的组合上。去年,我们向实际做了一番粗略的调查。每天读报时,把从报纸上发现的语法修辞错误搜集起来,全年共搜集了七百八十一条。其中属于词的组合方面的就有  相似文献   

3.
语法系统论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法则。语法系统,是语言结构法则的系统,也叫语法体系。语法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对语言单位的认识。暂拟体系认为语言有了级单位:词、词组、句子;它的系统是3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提要认为语言有5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它的系统是5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我们认为语言有8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段落、段组、篇章;我们的系统是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 汉语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是有别于传统语法的汉语文章学的语法系统。这个语法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语法学界对要不要区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词组分析),要不要区分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词组成分),持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分析;正确区分它们的不同,并把句子分析与归纳句型紧密结合起来,是汉语析句方法上的一项改革。一要认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词组分析)的不同性质,首先须明确句子和词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性质不同的语法单位。许多语法书上都认为,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词组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5.
论词组(上)     
一 词组的名称和定义 1.词组的名称 在谈词组的名称之前,先谈谈汉语里究竟有没有既不同于词,又不同于句子的语法单位——词组。许多语法著作承认有这样的语法单位,但也有不少语法著作否认这种语法单位的存在。如丁树声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就不讲词组,而是把词组结构的分析跟句子结构的分析合为一体,说“除了一个词的句子以外,每个句子都可以分成多少个成分,这些成分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句法关系,造成一定的句法结构。”(9页)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也不讲词组,而是把词组和句子都混合在词的配合关系之中,说:“词和词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功能,主要是靠词和词组在句子中的活动能力来完成的。汉语也是如此。凝固结构作为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既不是词,也不完全是词组,然而却在句子中表现出明显的语法作用。它既可以充当句子中的某个成份,又可以帮助构成一种句式,同时又可以起连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要认识词组的性质、特点,必须考察词组存在于什么地方。我们认为,现代的任何一个词组,尽管其组成材料是词,但是它并不存在于词与词的合成中,而是存在于句子里。其理由如下: 合乎语法结构规则的两个词在一起,不一定都是词组。“吃食堂”、“喝西北风”是词组;“喝茶馆”、“喝东南风”不能承认是词组。这种差别不是词义或语法规则有什么差异造成的,而是前者存在于现实语言之中,后者尚未存在。词组是现实语言中存  相似文献   

8.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语法规则构成的、具有一个说明语调、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法单位。句子的分析,有广义的,有狭义的。广义的分析,是对构成句子的全部因素的分析。比如: 我们的明天更美好啊!这个句子除了充当句子成分的结构实体(表义成分),还有语气词“啊”和一个表示感叹语气的低降语调(表情成分)。分析这个句子,第一步可以把结构实体跟语气词、语调分开,并且可按照语气把句子分为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等,第二步再分析它的  相似文献   

9.
语法与文章     
前 言 一提到语法,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名词动词,单句复句,单句成分和复句层次等。我们不否认,这是语法。但我们还要说,这不是语法的全部。我们在这里说的题目是“语法与文章”,要在文章中研究语法,用语法分析文章,把语法与文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这样做是否太牵强了呢?不是。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语言结构规律。文章呢?文章是各级语言结构的有机组合。张寿康先生在《文章学说略》中说,“汉语是组装型的”,文章是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  相似文献   

10.
所谓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能够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歧义可大体分为两种,词汇性歧义(Lexical ambiguity)和结构上的歧义(structure ambiguity)词汇性歧义主要由词汇本身决定的.常见的词汇性歧义现象主要由同音异义词;多义词或不同地区习惯用词所产生.譬如:同音异义词(homonyms)它们发音相同,意义不同,如:to、too、two都发[tu]音,但意义却截然不同,这类词在听与说中很容易产生歧义,尤其是在没有上下文的孤立句子中就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1.
谈英语的词组教学黄振芝众所周知,句子是由单词组成的。但严格地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句子并不是直接由单词构成的,而是由单词按照特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各个成分即词组构成的。词组——这是词汇和语法的交汇处,是词法、句法的融合点。因此,从外语教学的视角来看,可以说...  相似文献   

12.
刘娟 《学术论坛》2005,(6):160-163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合而成的符号系统,词汇是其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新新X"这一附缀式构词语模的出现,为我们的语言系统增添了新的色彩.文章试从"新新X"来源及演变、结构和搭配、含义及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等几个角度对当代新词"新新X"词族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3.
在商周甲骨金文中,“(U)、(U)、(叫)”这几个字每个都是单独的一个字,但在句子中却分别都是两个词,也就是一个偏正性的词组,我们称之为“双音节词组文字”.在秦代之后,它们变成了单音节词,但仍然是“词组文字”.  相似文献   

14.
语法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构系统。在这个结构系统中,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结构:一是词法结构,一是句法结构。词法结构是指词素和词素借助于字序、词缀、迭音等手段组织起来的最小造句单位——词;句法结构是指实词和实词借助于词序、虚词等手段组织起来的大于词的造句单位——词组。句子是词或词组加上说明语调构成的独立的表达思想的语法单位,舍弃语调,只就造句材料来说,少数由一个词构成的句子,属于词法结构,加上语调才进入句  相似文献   

15.
确定有主句的子系统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主语角度,一是谓语角度。从主语角度看,能作主语的语法单位有代词、名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和名词构成的联合词组、同位词组、“的”字词组、数量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等,因为主语一般是传达旧信息的,情况比较简单,因而从这种角度所作的分类对我们提纲挈领地把握汉语无限丰富的句子没有多大的帮助。从谓语角度看,能作谓语的成分有两类,一类是词或词组,二类是传统语法的分句共主语的复句。名正方能言顺,我们可以把谓语属于第一类的句子叫做单谓语句,把谓语属于…  相似文献   

16.
从来源上说,一种语言中的词可以分为本族词和外来词。本族词就是从本民族语言内部产生的词,是一种语言词汇的主体;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受到外语影响的词,它不是词汇的主体,但却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对外交往情况。然而,外来词最重要的功能是填补词汇空缺。这里所说的词汇空缺即是指在不同语言的接触过程中,一种语言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词表示的现象。当然,词汇空缺也可以用本民族语言的造词材料和造词规则创造出新词去填补,然而这种新词却不是音义都受到外语影响的外来词,而是本族…  相似文献   

17.
论词组(下)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 在词组的研究中,词组的类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词组类型的研究,可以发现某种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和民族特色。 词组具有两面性特点:一是作为造句材料的个体性(单词性),一是作为词和词相结合的整体性(结构性),因此词组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个体性特点出发,可以根据词组中心词的词性分为名词性词组,包括以某些代词为中心的词组,(如“伟大的战士”、“我们中国人”、“你和他”),动词性词组(如“完成任务”、“我骑”),形容词性词组(如“聪明伶俐”、“不怎么样”、“身体健康”)。根据能否  相似文献   

18.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单句结构分析,在句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前,在汉语语法单句结构分析的研究中,好多语法著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前后论述不统一。比如大家都承认:句子是用词和词组构成的。有的语法著作,前边讲到词组时说,一般的词组有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四类;可是讲到词组作句子成分时,却只讲联合词组、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另外两类词组呢?不提了。为什么如此?因为这类著作里把句子成分分为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承  相似文献   

19.
语段是大干句子的语言单位,又是构成篇章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围绕一两个中心意思组合而成,能较准确地阐明一个观点或描写一个细节。就其结构而言,它已突破了一般语法研究的范畴,而又不排除有的还存在语法关系,但主要是以其表述的意义为内在联系组合而成。我们把由语言到篇章的若干单位,按其大小顺序排出如下队列:篇章>意义段>自然段>语段>句>词组>词从逻缉的角度来说,词是表达概念的,句则完成一个判断,而语段就要表达一个推理过程。正因它反映的是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因此重视和加强语段教学,  相似文献   

20.
1.1 句子成分分析法作为传统的语法分析方法,由于长期服务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界一直倍受欢迎。这种分析法不承认词组可以作句子成分。它所规定的六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每一种都必须与单个的词相对应。 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承认“一个结构层次只有两个成分”(弗里斯语),“单就句子本身而论,它的直接成分也只有主语和谓语这两样。宾、补、定、状不是句子的成分,只是句子的成分的成分。”(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2 直接成分分析法自从三十年代引入汉语语法分析起,逐渐吸收了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诸多长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法学界现行的句子分析方法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的揉合。这种“合二为一”的分析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承认词组作句子成分;承认宾、补、定、状和主、谓一样是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