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学生“送礼索官”现象,是不良社会风气在校园里的一种反映,是家庭教育世俗化的结果,是学校教育不公平的一种折射。我们应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点所在,是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童年生活更多地嵌入了成年人的意识、成年人的活动方式。父母在有意无意之中减少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剥夺了孩子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特点发展的权利,忽视童年成为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主要表现是:成人本位,把孩子当大人;认识偏颇,把特点当缺点;不允许失败,把过程当结果;急功近利,把部分当全部;角色错位,把“外力”当“主力”。本文提出独生子女发展权的家庭保护尤其要强化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注重儿童全面发展、注重儿童的发展过程和儿童发展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一般情况下,孩子之间发生打架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一方能够妥善处理问题就打不起来。因此,不管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还是被别人打了,都不宜劈头盖脑地训斥孩子,也不宜为了“澄清事实”或者“给宝贝出口气”而卷入孩子之间的纠纷。比较理性的做法是让孩子充分倾诉,了解更多的细节,然后抓住关键环节,教给孩子妥善处理纠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鄂西北农村208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探讨。文章从当前家庭教育“喜”与“悲”二个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小狐狸问母亲,“为什么我每次撒谎都容易被别人识破呢?” 母亲问小狐狸,“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撒谎?” “我一般在饿的情况下撒谎。” 于是母亲亲切地教导孩子:“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我一般是在吃饱饭的情况下撒谎。” 我们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需要时才想起什么,不需要时就忘却了。所以,一个人总是在需要别人的时候才想起别人,往往会被人厌弃。 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应该从现在开始,临时抱佛脚或“现用现交”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条真理在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7.
刘泓 《现代妇女》2005,(11):41-43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但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在儿童观方面,认为孩子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将孩子当成面团,想捏成什么就捏成什么,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二是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投资而忽视对孩子精神的优化。物质上,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管理上,包办一切;评价上,重智轻德,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就是好孩子,将来就是人才。相关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内容排前三位的是:做人83.67%,求知82.95%,健体41.35%。教育正如“人”字,一撇代表思想品德,一捺代表文化知识,无论缺了哪一笔都不行。以下几位家长的献…  相似文献   

8.
上海家庭教育既表现出典型的现代化趋势,也存在不符合现代家庭教育发展理念的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治理模式向现代民主型模式转变,但部分家长的教养态度依然不够民主;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与孩子的心理需求存在较大偏差。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最希望父母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亲子活动较少,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意向不强,网络聊天对孩子的影响对亲子沟通方式提出了挑战。建议通过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与功能定位;提高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满足多样化的家庭教育需求;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等方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参加孩子学校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作报告的是来自著名高等学府的教育专家。开讲不久,专家发给每人一张纸,标题是“你是完美妈妈吗”,下面列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你每天都关注孩子的情绪吗?”“你经常对孩子夸奖和鼓励吗?”“你在孩子面前是否都展示出最好的一面?”“你时常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吗?”等等。每个答案都有得分,全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算完美妈妈。  相似文献   

10.
安子 《女性天地》2008,(9):48-49
很多父母都喜欢说这样一句口头禅,“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啊。”边说还边摇头,仿佛教育孩子是头等苦差。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是二件头疼的事情,那么孩子们一定也会觉得接受你们的教育是一件糟糕的事情。那么,我们不妨学一学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将养育孩子做为幸福的组成部分,做一个幸福的妈妈,然后把幸福做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  相似文献   

11.
阮梅 《金色年华》2008,(7):8-10
“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中国留守儿童的实际数字已远远超过2000万。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大量的留守孩子处在这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第一位老师 就是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感到他们脑子里固有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正在接受挑战,因此乐 意汲取西方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的精华。  相似文献   

13.
于丹39岁怀孕,40岁生女。没有孩子的时候,她常想要生一个比别人的孩子都好的孩子。女儿坠地的时候她却很失望:当时的苗苗才六斤多,黑不溜秋的。但医生一量:身高,正常;体重,正常;头围,正常……从那个时候起,于丹的人生标准就改变了:原来,正常就是最好的生命呀!  相似文献   

14.
笑话五则     
遗传与环境 教授:“遗传与环境有何不同,杰克?” 杰克:“如果孩子生下来像父亲,那就是遗传。” 教授:“很好,请继续说。” 杰克:“如果孩子生下来像邻居,那就是环境。”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李晓凡是“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的成员,也是首届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获得者。她带给家长们最好的理念不是如何让孩子们考进清华北大或是哈佛牛津——而是成为快乐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李晓凡所做的就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34岁,老公比我大24岁。我顶着巨大的压力嫁给他,当时觉得自己真的很爱他。可随着孩子的长大,尤其每当他跟孩子在一起,别人都很自然的认为他是孩子爷爷时,我心里就很别扭。现在不但孩子不愿爸爸去接她,我内心也越来越不能接受他。我不敢想象,再过5年、10年、20年,我们会怎样。这些想法我不敢对别人说,藏在心里很痛苦,我该怎么办?“水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我真的选错了吗?九江:段红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至关重要,是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视的,古代就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千古佳话,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重视儿童的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信箱     
胡玉顺 《现代妇女》2005,(12):30-30
填平代沟记得儿子曾给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有一项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其中44.5%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说,父母的观念和我们的观念有很大差异,我们穿的、用的他们看不惯;我们说的、唱的他们听不惯,觉得我们变坏了,弄得我们什么都不愿对父母讲。就家庭教育的实际而言,孩子与父母之间就是有“代沟”,两代人在认识问题上确实存在“差异”,对此,我也有同感,但不知怎样填平这个“代沟”?四川南充读者李树林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还有的父母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有的父母与孩…  相似文献   

19.
玩出感受,玩出信任,玩出进步,玩出自我……让我们用游戏与儿童的世界接轨!游戏是玩,能够让孩子快乐;游戏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能够帮助孩子表达。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要谈心中的困扰很难。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讨论,而是他们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词汇或思考技巧来表达。这时候,游戏就成了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通过游戏,解决孩子的问题小孩很喜欢模仿别人,比如模仿眨眼睛,模仿瘸腿走路,模仿结巴。7岁的小安活泼可爱,就是有一个毛病—总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蒙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切勿离开生活;家庭教育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要从“做”开始,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