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宏强 《学术交流》2002,1(1):34-40
“法治”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安全阀” ,实现“法治”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是要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司法功能 ,而此又要依赖于法官恰当地扮演好自身的应然角色。当下中国 ,法官已绝非处于法律虚无主义时代的位置 ,且随着法制的逐步健全和“法治”氛围的渐次营造 ,其使命越来越神圣并任重道远。所以 ,如何造就一批合乎现代“法治”价值要旨的法官队伍是我们必须认真而慎重思索的现实和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一种重要的新的资本形态,是一个企业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不守“诚信”,或许可“赢一时之利”,但一定会“失长久之利”。无诚信就无成功。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诚信乃做人之根本,有诚信才有成功。  相似文献   

3.
《论语》曾对中外一些大企业家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现代企业在吸取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同时 ,还应从传统思想 ,特别是集中了孔子思想主要内容的《论语》里寻找源泉。《论语》中“学而优”、“己身正”、“人为本”、“施仁德”、“义利兼”、“重诚信”、“和为贵”等思想可以给现代企业家以启示 ,是企业经营中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5,20(5):150-153
本文在当下社会时尚背景下回眸中国现代小说“善”的承传与变异,在古代、现代与当代的坐标系上透视现代小说在特定时代氛围与历史语境中道德倾向的差异性,探究深蕴其后的审美嬗变与丰厚内蕴,并对现代小说中的“善”作科学的定位分析与理论评价,为当下小说的创作提供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5.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现代诚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更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今的诚信危机已波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瓶颈”,我国急需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我国现代诚信体系,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建设诚信体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组织》2022,(5):12-13
以党建带诚建促发展是福建省诚信促进会(以下简称诚促会)始终坚持的工作主基调.近年来,诚促会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开展"诚信八闽行"系列活动,深化拓展以诚信"6+N"活动为载体的诚信建设推动平台,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诚信建设氛围,助推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促进"诚信福建"建设上新台阶和更好地服务推动新时代新福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到全球化时代,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往往使一些以物质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企业,淡化了人类哲学伦理价值上的崇高追求,从而在文化上迷失方向。然而,蕴含在人类哲学伦理价值中的文化理念,却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企业发挥着精神“发动机”、价值“导航仪”、伦理“制动器”的作用。企业经济理性、经济德性与诚信之道构成的文化理念,才是现代企业永续经营的真正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诚信”二字都是极为沉甸甸的一个词。诚信,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西方谚语“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中国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警示,诗人李白“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无一不是对诚信的提撕与尊崇。尽管中西诚信观在基本要求和所起的作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仍然有许多差异,了解并关注这些差异,对今天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占文 《今日辽宁》2002,(5):28-29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河油田分公司决策层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打在了加强区站文化建设上,通过加强区站软硬件建设,培育典型,不断营造区站文化氛围,构筑辽河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武心波 《日本学刊》2006,(2):106-120
日本企业在近代的形成,是以传统的“藩”为基础加以改头换面的,秉承了“藩共同体”的性格。二战后,日本企业的迅猛发展,曾将日本经济推向了世界经济的顶峰。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日本模式”已摇摇欲坠。企业为生存而进行的浴血奋战,使“现代因素”不断增强,传统的“共同体”色彩日趋减弱。企业传统性格的悄然“蜕变”,正引发日本继明治维新后又一次巨大的社会振荡。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重要道德品质,事关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然而,作为国家建设者和生力军的大学生却存在着普遍认同诚信价值、但实践还有提升空间,忽视日常诚信行为、诚信带有功利化倾向,将网络作为精神依托、冲击原有诚信道德观等问题。这需要从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发挥家庭基础引导作用、转变学校诚信教育方式、健全诚信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以及营造社会诚信氛围等方面来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为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常勤毅 《学术交流》2003,(4):155-157
当前 ,传媒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不“明礼”的现象 ,主要是文风粗俗 ,语言污染 ;利润当先 ,政治和道德尺度放宽 ;自大心理、优越意识膨胀。媒体工作者在宣传和监督他人“明礼诚信”时 ,更要以身作则 ,在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中真正成为“明礼诚信”的“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任之一。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入手,通过“营造新型课堂氛围,启动创造性想象力”、“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创造性想象力”、“结合音乐情境教学,升华创造性想象力”等策略的实施,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任之一。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入手,通过“营造新型课堂氛围,启动创造性想象力”、“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创造性想象力”、“结合音乐情境教学,升华创造性想象力”等策略的实施,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张铁男  才华 《学术交流》2005,(12):140-143
作为美德或个人修养、伦理规则或公共道德的现代诚信范畴,最终要通过社会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来.黑龙江省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及其衍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使其诚信社会建设较之发达省份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障碍.鉴于此,扭转诚信缺失现象,构建"诚信龙江",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社会诚信管理评价体系框架,并借助现代信息化的力量,构筑有效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6.
何广华 《创新》2009,3(4):80-82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企业应吸取“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要把诚信经营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把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摆在第一位,主动接受社会制约机制的监管,加强诚信道德教育,以此推动企业诚信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企业营销诚信建设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营销诚信建设能有效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反过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影响和制约着企业营销诚信建设。积淀企业文化底蕴、加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弘扬“行善积德”的价值观和儒家诚信文化、抛弃营销中的“道德缄默”和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更是企业营销诚信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加快企业营销诚信建设步伐,不妨从脚踏实地地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做起。  相似文献   

18.
增强未成年人诚信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海锋 《社科纵横》2005,20(1):100-101
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未成年人诚信教育的力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 ,不少未成年人还存在诚信的缺失的现象 ,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增强实效性 ,要求教育者要立足于未成年人的心智特征 ,把握诚信教育的实践本质 ,建立科学的价值衡量标准 ;在教育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 ;并营造一个“三位一体”的诚信大环境。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是高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实现“概论”课堂教学生活化。必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民族国家"语境中的个人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红亮 《浙江学刊》2007,1(1):16-21
现代的政治个人观是掩藏在政治思潮纷争背后更为基本的话题。现代中国思想家是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下讨论政治的个人观的。陈独秀和杜亚泉等思想家已经揭示出“五四”时期三种不同的政治个人图像:作为“国民”的个人、与“国家”划界的个人和作为“材料”的个人。现代中国思想家对政治个人观的阐释,主要不是进行事实性的描述,而是进行话语的创制,是依赖于“民族国家”叙事和“个人—国家”论述模式的一种创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