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三个半月以后的1932年1月7日,美国政府发表了“不承认主义”。“不承认主义”究竟是不承认,还是承认了日本侵略所造成的既成事实,学术界对此很有争论,但“不承认主义”是否承认了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这一简单事实,却似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承认主义”没有阻挡住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独占,它的失败是否就能证明这只是它对日本的妥协抑或绥靖;“不承认主义”是美国对中日两国的表态,那么,它对中国的意图又是什么?本文试图结合“不承认主义”和美国制订“不承认主义”的过程,对上述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不承认主义”承认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合理性”“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一个阶段,美国事实上默认了日本的行动。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美国逐渐对日不满,但它对日本的不满并不是出于对中国的同情,“不承认主义”并没承认日本的行为是对中国的侵略。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汉字产生于中国,传入日本作为一种表记方法,记录了日本的历史,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国都使用汉字,但是汉字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两国的爱用语以及常见的四字成语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八”事变后历史的基本要求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预谋已久所发动的突然袭击,由于东北军队执行了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日本侵略军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后,即迅速地侵占了东北铁路沿线的许多战略要地和重要城镇。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却深感统治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学习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多,多数高校也都开设了日语这一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词汇量匮乏、对单词理解不透彻、对中日文化间差异的理解不深刻、实际口语交际能力差等都逐渐暴露出来。以日剧《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为例,分析剧中所表现的日语实际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而讨论日本影视作品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运用日本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亲属称谓语的外化使用这一现象为例,探讨了中国和日本两种语言环境下亲属称谓语外化用法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个性。分析其原因,并揭示了中日两国家族结构形态的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对各自国家社会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中国作家在接受其影响的同时,表现出一种与日本不同的选择性。其一,两者所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内涵不同。其二,两者所体现的颓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中日文化的差异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现实是产生这种变异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村运动     
“五四”时期周作人所主张、倡导的一种社会运动。它来自于日本,最初的源头在十九世纪初的法国。1910年,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纠合了一班同志在东京发刊《白桦》杂志,开始宣传倡导新村主义的理想。1918年冬天,在日本九州的日向选定地方,建立起第一个新村,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对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反思主题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战后日本文学对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揭露与批判;另一种观点认为,战后日本文学对侵略战争缺少反省和批判。实际上,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反思主题呈现出了复杂性、矛盾性的特点,其中既有对侵略战争的揭露与批判,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憎恨核武器、呼唤和平等积极思想意义,也存在着宣扬"日本受害论"和"反对战败"等需要清醒认识和给予批判的思想因素。中国学者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矛盾的不同方面。战后日本文学的这种"矛盾性"的观点是日本作家自身的"矛盾性"和民族主义立场所决定的,也是战后日本社会发展的"矛盾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战败的日本理应向战胜国进行战争赔偿,这不仅是对受害国的一种经济补偿,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应有的一种惩罚。事实上,日本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赔偿。战后由于美国远东战略的变化,美国对日战争赔偿政策也随之改变,日本战争赔偿最终似是而非地解决。这不仅使日本逃脱了战争赔偿,而且也逃脱了发动侵略战争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至今四十年来,日本政权基本上被保守派政党——自民党所垄断。1945——1955年是保守政治体制的形成时期。本文拟对日本保守政体的形成过程及美国占领军当局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等问题作以分析研究。一美国在完成对日的军事占领之后,立即着  相似文献   

11.
日本国家战略与中日能源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和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目前在能源领域,两国出现了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日本的国家战略决定的。在日本看来,中日能源合作给中国带来的相对获益较大,不利于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实现。与此同时,中日能源合作将会对目前的日美同盟造成一定影响,不符合日本外交中“日美基轴”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和日本人的接触、交往中,从很多细节上发现他们所采取的语言表达方式有着与世界各国犬不相同的特点。作为外因人在短时间内,难以领会日本人表达的细微的含义。本文阐述了日本民族所具有的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共同点,并且解释了日本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日高等教育交流展暨日本留学说明会于2002年11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37所日本著名大学和一所日语学校参加了展会。这次活动对公众免费开放,向赴日留学申请者提供准确信息。这次活动得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后援单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协办单位是中国留日学人活动站。本次活动记者招待会上的信息表明,中国学生赴日留学越来越容易了。在中国举办“日本留学考试”正在商榷之中2002年6月,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务省、大学以及国外相关机构的协助下,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举行了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神话传说是在与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文化中产生的,是探究古代文化种种原象的重要端绪。《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所记载的神话传说包含了古代日本人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其中,创世神话、须佐之男命神话、苇原中国平定神话、夜刀神神话和治水神话等神话传说,一方面表达了古代日本人对自然灾害的敬畏,认为自然灾害是神的行为丨另一方面,亦传递出古代日本人直面自然灾害时积极应对的意识。同时,在日本神话传说中,不只是强调自然灾害对农耕社会的破坏与冲击,而且还言及人类开发自然的行为与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关联,显示出古代日本人对人与自然相互制约关系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但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护,德国、日本和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德日美三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在日军侵略面前,蒋介石先是采取“不抵抗、不交涉”的政策,而后又过渡到“一边抵抗、一边交涉”,最后倒向全面与日妥协,与日签订了《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及热河的占领。蒋介石对日政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这一时期蒋介石对国联的态度,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蒋介石依赖国联解决九·一八事变主张的提出 目前笔者所见到的蒋介石主张公理解决东北问题最早的资料是1931年7月6日张学良秉承蒋介石旨意转给东北政务委员会的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注意研究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构性原因或基础性原因。日本经济结构中最引人注目和容易受到批评的是存在一种关系错综盘复,业务经营范围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这种企业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三方面的紧密联系:一是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持股比例很高,而且这部分股票一般不上市流通;二是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对该集团内的核心银行(main bank)的融资依赖度很高;第三是集团内部企业通过贸易公司或综合商社在购、产、销之间形成一种互存共荣的依存关系。虽然这种企业集团并不是日本所独有的,象西德、南朝鲜、法国等也有同样的企业集团。不过日本的企业集团规模较大,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转中的影响较大,因此更具代表性。日本又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日美贸易失衡日趋严重和金融摩擦开始加剧的情  相似文献   

18.
诗话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论诗体裁,传入日本以后受到了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创作了不少日本诗话.而在日本诗话中,那些对诗话创作本身进行认识、反思的讨论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从对诗话的认识、对中日诗话的品评、对古今诗话的总体批评等三个方面来看,日本诗话关于诗话的讨论,有助于中日两国古典文学及批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推行其大陆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曾经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页。 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九一八”事件中所犯下的可耻的侵略罪行,已为世人知晓。但是,关于“九一八”事件的起因,却一直是人们所关注、所研究、所探讨的重要课题。 日本原是一个带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日本的垄断资本,无论在经济上或政治上都同封建残余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情况存在,使日本帝国主义者对  相似文献   

20.
"唐船风说书"是日本江户时代以中日贸易为背景形成的一种口述史料,自其被江户幕府儒官林恕、林凤冈父子汇编为《华夷变态》以来,就被日本学者应用于清初中国史、唐船贸易史及日本对清关系史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因语言和文本解读的困难,至今未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份珍贵史料."风说书"作为江户幕府海外情报搜集制度和清日贸易的产物,其史料价值是多方面的.除其本身所具有的文献学价值之外,不独对清初中日关系史、中日贸易史、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对清初政治史以及中国沿海地域社会经济史、航海史研究,甚至日本对外关系史研究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